回家钓鱼了!54浪费赛点,56惨遭绝杀,中国业余小将告别世锦赛

2023-08-20 21:52:44 聚哦资讯 聚哦

回家钓鱼了!54浪费赛点,56惨遭绝杀,中国业余小将告别世锦赛

2022斯诺克世锦赛资格赛第二轮,中国小将斯佳辉对阵杰米-克拉克,最终,斯佳辉在5-4拿到赛点的情况下浪费赛点,连丢两局5-6惨遭绝杀,告别了本次的世锦赛,要回家钓鱼了。

斯佳辉目前还是业余球员的身份(下个赛季将获得职业资格),不过2002年出生的他潜力无限,首轮面对扎克-舒尔第,斯佳辉还是顺利6-4取胜。而事实上,斯佳辉在之前也打出过很出色的比赛,比如击败了世界冠军和大满贯球员肖恩-墨菲;克拉克是一名90后,年龄27岁,他的排名相对较高,是从第二轮开始打起。斯佳辉能否延续上一轮的势头、打入到第三轮,敬请期待。此前两人没有正式比赛的交手记录。

第一局斯佳辉66-41险胜,第二局,克拉克还以颜色,63-18拿下。第三局,斯佳辉赢得相当惊险,66-65极限1分险胜,2-1再次领先。第四局,斯佳辉打出全场第一杆破百(106分)、110-23轻松拿下,上半场,斯佳辉3-1领先。

第五局克拉克多次上手82-8拿下,第六局,斯佳辉虽然打出单杆60分,不过克拉克还是72-60险胜,大比分3-3扳平。第七局,斯佳辉单杆53分、68-35拿下,第八局,克拉克还以颜色、53-42险胜,4-4打平。

第九局,斯佳辉单杆89分、96-0零封,5-4拿到赛点。第十局,克拉克55-24险胜,5-5扳平。决胜局,克拉克惊险拿下,完成了绝杀。

简述拳击规则

人类很早以前就懂得用拳头保护自己,打击敌人,这是最初的拳击运动。早在历史上的古希腊时代和古罗马时代,就已经有了关于拳击比赛的记载。

近代拳击和现代拳击的区分大体上是以1890年为分界线。从1890年到现在的拳击运动被称为现代拳击运动。而且还收获了“甜蜜科学”的美誉。

后来,随着拳击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普及和广泛开展,拳击逐渐成为许多国家竞技体育项目中的必设项目。

1891年拳击比赛规则被全世界所公认,并于1901年在英国伦敦第一次开始世界范围的正式拳击比赛。

1904年,拳击在广大拳击爱好者的共同努力下被正式列为现代奥运会的比赛项目,成为世界水平的最高层次的竞技比赛。

现代拳击运动分为两大系统即业余拳击和职业拳击职业拳击和业余拳击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是有规则限制的竞技体育运动区别之处在于不同的规则造就了不同的发展方向也造就了不同的拳手。根据运动员的体重分为七个大级别分别是重量级、中量级、轻量级、羽量级、雏量级、蝇量级、草量级而这七个大级别在职业拳击又具体可以分为17个体重级别,业余拳击则分为11个体重级别。

职业拳击基本规则

  职业拳击是拳击比赛的一种,拳击运动员接受某个职业拳击俱乐部的聘金,或经纪人代理从事商业性拳赛,比赛一般由专门的赛事推广人组织,由权威职业拳击组织认证。

职业拳击是拳击运动商业化的一种表现。职业拳击运动员必须年满十八岁。手套重量,60公斤级以下为171克,60公斤以上为143克。每回合三分钟,中间休息一分钟。新手每场六个回合,二级拳击手赛八至十八个回合,一级拳击手赛十至十二个回合。

目前的职业拳击已成为所有运动项目中继NBA之后最赚钱的行业,著名拳手在单位时间内获得的收入远远超过了NBA赛场上的大牌明星。所以,当今涉足拳坛的杀手越来越多,职业拳击的辐射面也在迅速扩大,拳台内外的竞争与日俱增。国际公认的最主要的职业拳击组织:WBA(世界拳击协会)、WBC(世界拳击理事会)、IBF(国际拳击联合会)、WBO(世界拳击组织)。

业余拳击比赛基本规则

  业余拳击比赛是拳击比赛的一种。参加此项比赛的运动员必须年满十八岁,经家长同意,并持有教练员证明训练良好的签证和医生的健康证明书。每场为三个回合,每个回合三分钟[也可以是两分钟],两个拳击手回合之间休息一分钟。每只拳击手套重量为228克。

双方选手在比赛时要带上头盔、和赛会组织方提供的拳套,口咬护齿,穿着护裆(男性),比赛一般要求进行3-4回合,每回合两分钟。有力击中对方一下得一分(点),最后分(点)数较高或击倒对手的为胜利者。

目前比较知名的世界业余比赛包括奥运会和世界拳击锦标赛。

WSB、APB基本规则

世界拳击联赛(WSB)诞生于2010年,是国际奥委会承认的国际拳联AIBA下属设立的两大职业赛事之一,WSB是团体赛事,APB是个人赛事。比赛的形式和规则则介于职业赛与业余赛之间。

WSB是团体赛事分为亚洲区、欧洲区以及美洲区,每两支队伍之间将进行主客场比赛,各自对决5个级别的较量。赛事规则采用10-12盎司奥运拳套,不使用护具,赛事为5回合,每回合3分钟,采用10分减分制。WSB拳击联赛每场比赛为5个回合,每回合3分钟。

APB也就是国际拳联职业拳击赛为国际拳联赛推出的世界顶级赛事,计划是将奥运与职业拳击结合,旨在让奥运拳手也有机会打职业比赛,而赛事冠军更将获得参赛奥运会的资格。比赛共设十个级别,参赛选手为目前世界各级别排名前八名的选手。

有时,APB赛事会成为奥运会的资格赛之一,十个级别的比赛在全球的国家拉开帷幕。APB赛事共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各级别的冠军将成为该级别金腰带卫冕者;第二阶段,每个级别的冠军将作为该级别的挑战者向金腰带卫冕者发起挑战。两个阶段的冠军不仅将会最终争夺该级别的王者,还将直接获得奥运会的参赛入场券。

拳击规则到底是怎样的真正的干货来了,国际拳联最新拳击规则!

辣评,趣闻与大家分享

欢迎大家在文章下方踊跃留言,就本文内容进行讨论!

冯骥才告别篮球

文丨 冯骥才

原题《告别体坛后的感谢》 选自 《世间生活》

人生的每一个转折,必然会牢记不忘。对我来说,告别体坛就是一个大转折。

在那之前,我的全部时间,是和搭伴的队友、教练、热情的观众、球筐和球、运动衣上的号码、严厉的哨声,还有那艰苦的训练后香甜的睡眠在一起。这中间,有我的挚爱,事业,苦乐悲欢,希望与目标。我是被教练认定为“有前途的中锋”选拔到市篮球队里来的。

我却在一次非正式的比赛中摔伤了。

一九六一年十月四日——这情景真像一张拍下的照片留在我脑袋里。教练庄重地对我说:“你的胸骨损伤,不适于大运动量训练了。”教练的表情微微有些紧张。任何运动员离队时大都要经过一阵情绪的波澜。不过,我很快就平静下来。

我原有三个爱好——篮球、绘画和文学。初中期间,我随一位国画家习画,高中一年级曾获得市青少年美术展览的优秀作品奖。即使我在球队集训期间,星期天也要跑回家,穿着球衣球鞋,弯下又长又大的身躯,伏案练笔。当时我的绘画能力,已足以承担国画社仿制古画的工作了。

在我胸骨摔伤后,从医生口中得知,体育不再是我继续拚搏的事业。我失望和苦恼过,但不是一落千丈,我所喜爱的绘画在体坛之外等待着我。

一盏灯灭了,我点燃另一盏灯。

脱下球衣,我开始了将近二十年的绘画生涯。二十年中我画了数百幅画,出口到港澳、东南亚和欧美。我却一直没有放弃对篮球的爱好,在“文革”期间还参加一支杂牌军,到处去“打野球”。而我另一种爱好——文学,也依旧紧紧抱在怀里。以后由于生活的变化等等原因,我就改换以这种更为有力的方式,来表达我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了。

我得感谢青少年时代体育恩赐给我的强健的体魄,使我在短短几年里写了将近二百万字的文学作品。

我常常关心当年同队队友的现况。他们一个个离开球坛时,都为自己未来的理想苦恼和茫然过一阵子,有的至今没有一个确定的奔及目标。

有位队友来找我聊天,口气里透出几分自卑。我真不愿意听到他这种自卑。运动员的甘苦我深深懂得。我想埋怨他当年没有第二种业余爱好和特长,忽视了文化素养而把生活看得过于偏狭。但话到唇边却留在口中,因为我说出来也于事无补,只能加深他们的自悔。干嘛要在人家追悔莫及的事情上再加一个石子儿呢

一个人从事了体育,就注定他将来还要更换一项职业。一个人的运动生命是短暂的。竞技和竞赛,只能在精饱力足的青春时代。体育又像接力棒,只紧紧攥在正在全力飞奔的竞争者的手中。从事体育的人,当然要在这黄金般短暂的时机上,倾心竭力去创造成绩和功勋。同时也要注意发展自己多方面的才智,才不会在年长力衰、失去随心所欲的体质,或因意外变故而中途易辙时,茫然无措。

一个人的爱好,往往成为他毕生为之奋斗的事业。兴趣使他将这工作做得兴致勃勃。一个人多一种爱好,就像多会一种语言(喜欢外语也是爱好),总会有用。怕就怕一无所长,又不能安心于普普通通、无特长的工作。那么就难免把工作作为一种负担,勉强去做。勉强可是一种摆脱不掉的苦恼。

如果你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我劝你不妨多读点书,它会使你增长才干,还会使你的心境、胸怀、思想、知识都得到开阔。运动是力和智的统一。思维敏捷与思路灵活相关,运动反应不单是身体反应。文学、音乐、知识、各种艺术,还在道德、气质、风度、修养各方面给你以影响。改变你的谈吐,增添你的能力,加深你的思考,使你真正认识到世界的丰富和广阔,了解与体育相联系的全部生活,使你热爱它。那么你的精神将充实起来,你就是一个真正有智慧的运动员。无论在运动的黄金时代,还是在将来韶华已逝的岁月,你都不会在生活之路上彷徨。

我早已离开体坛,却经常在体坛之外把目光投向年轻的体育健儿们。愿他们的今天和明天更愉快,更美好。

本文选自冯骥才散文集《世间生活》 图片来自网络

冯骥才 《世间生活》物本无情,物皆有情,感谢生活

《世间生活》辑录冯先生六十余篇生活散文,创作时间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日,跨越近四十年,其中有《珍珠鸟》《灵感忽至》《往事如“烟”》等誉满天下的名篇,也有《结婚纪念日》《房子的故事》《为母亲办一场画展》等近年来冯先生描绘生活、描绘人世间的感悟之作。

人生有些日子是要设法留住的。因为在这种日子里,总是在失去很多东西的同时,却得到更多。

阅尽世间生活的风雨后,愿读者从冯先生的智慧和感悟中获得启迪,收获自己生活的恬淡幸福。

发表评论:

标签列表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