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马说第三十五期外置的Vis,内置的W968,谁才是王中王

2023-08-20 21:53:13 聚哦资讯 聚哦

二马说第三十五期外置的Vis,内置的W968,谁才是王中王

关于器材,您可能有很多疑惑。刚好,我们又有很多答案。尽管对于答案,每个人的理解也都不同。这不,搁这里,我,黑马;他,掌柜小马哥(大家可以搜索关注:喜马拉雅FM夜聊乒乓)。我们二马就有着不同的理解,谁对谁错,可以有您自己的判断。

是为题记。

这一期,我们的主题本来是:内置和外置底板的配胶学问。但事实不限于此,而是由此发散,再发散。发散到最后,变成是在谈外置和内置板的本质区别,分别以Viscaria和W968为首。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方面。

你可以从中学到一点外置芳碳(也包括ZLC)和内置芳碳球板的配胶思想。也能够得到一些“怎么打好外置和内置底板”的思路。

都是这个“球”惹的祸

塑料球时代,随着球体的增大和材质的改变,旋转在下降,球也没原来快了。套胶方面,自然也想方设法提提速、增强粘性(至少是摩擦力)。底板也必须努力些。于是,外置变得更软,更持球;内置在变得更硬,支撑更好,一速比原来快。这些调整和变化,都是符合新时代技术发展趋势。但是,这是符合专业选手的趋势的,适不适合我们业余呢 是个问题。

黑马:我个人的看法是,D09c的海绵是不如T05的。不如T05有能量,喷弹。只要底板够硬,不需要海绵提供多大能量,只要胶面够持球就好,这时D09c就好打。它只要处理好胶面持球问题,然后比狂飚3通透、弹点就好。

配软点的板子,D09c就不行,显得肉、出球慢。配Vis、波尔ZLC、超张这些,D09c就挺好。如果要配内置底板,比较厚、硬实的奥恰洛夫ALC就还可以。单论爆发力,D09c的海绵是不如T05的。

小马: Diginics确实就是更适合专业选手。因为专业的,不需要海绵有太高的回弹力,他更多是自己主动发力,纯粹的借力非常少。专业的发力好,跟对方打的时候,bang bang bang,一板接一板地,压住对方。

专业都是自己发力,你自己有劲,然后力量传到D09c上面,它这个胶皮又比狂飚有弹性,又能制造低弧线,这是它的优势。

黑马:你这么说也有道理,专业选手的发力好太多了。我跟省队的打,他用蝴蝶王Vis,中等力量发力过来的,就跟我发足力的效果差不多了。不是说旋转太顶,是力量太大了,我挡住那个球,很容易下网。

小马: 我是这么分析这个现象的。你挡住球,正常的话,按照你的意向,球是会反弹过网,回弹到对方台面上的。但是为什么球没能反弹过去,因为你发的那个力,以及板子的支撑力,被对方那个大力量给打散了。

为什么说软套胶+硬底板好防守 因为你发力的时候,软套胶已经被你打透;对方球来的时候,跟你的海绵没有产生对冲,力量就被减缓一部分,然后再到你的底板上,硬板子的支撑也会更好些,抵消掉另一部分的力量。

黑马:打专业队时,有这种感觉。硬板子,以外置为首,比如我用Viscaria,防守对方的进攻,更稳当,老扛得住。用内置的底板,比如W968、吉村真晴这些,心里总是难免有点发虚。因为内置板会相对容易吃转,你防守借力时力量加得多了,板子形变大,也容易出界。

小马:所以说吉村限量、W968这种,阿尤斯大芯的内置板,它的力量出来得比较晚,往往就是你发完力以后,力量刚出来,正好对方的力量到了。这类板就比较难起到“卸力”的作用。你说有没可能,用这类底板防守对方弧圈时,就是应该不发力,只挥臂不发力,就能把球防回去,是不是有这种可能。

黑马:这类内置板,我觉得防守最好的时候,就是对方发力,然后我借力的时候,稍微加点力,轻轻弹一下,效果最好。不能像外置那样,加那么多力。

对方一旦拉得转,我就还是减力比较容易,要弹击的话,击球点必须抓得很准。这个方面来对比的话,外置芳碳,就可以更“无脑”地防守。它更容易,精准性要求没那么高。

想到这里,我明白了。为什么每次打完比赛,我就对吉村很满意。因为凡是打比赛,我都是主动发力,全力拼抢,这时吉村本身够吃球,也有劲。你对它就没有啥怀疑。打比赛嘛,你也不会想着省点体力吧。就是抢攻。

但你平时正常节奏那样打,你就会觉得吉村也好,W968也罢,中性球防守起来就是不稳定啊。因为平时打,你就是攻防参半,不像比赛都是有机会就抢攻。

小马:是这么个意思。我也有这种体会。打阿尤斯大芯的板子,我觉得就是发力这块,要求还是很高的。不是说你发多少力的问题,是对力量的控制要求高。不同的时候,你要用不同的几分力去控制。(典型代表:打W968的龙队!)

打桐木大芯的,对力量的控制要求就很低,你大概想好了,就能挡得住。现在我防对方的爆冲,使那个樊振东ALC,就很无敌,随便一扛就防下来了。

黑马:其实还是回到最初你说的那个点。你自己打着舒服了,别人其实也可能舒服。你打得难受点,有时效果也好。你用吉村、968这些,自己累,但抡起来确实质量高,对手也难防,遇见个打W968的,我防起来也发毛。你用Vis来防守,稳定,你上手也容易,但其实它的弧线也规矩,对方好防。除非你发力足够好。

还有一点,就是外置的板子对胶皮的要求反而没那么高。同时能兼容硬胶和软胶。你如果是内置的板子,比如W968,反手配个偏软的,防守起来就很容易发虚。外置的,纤维层在面材下面,很快就支撑到,反而胶皮软点也无妨。

小马: 这个问题,我挺早就思考过。内置刚出来的时候发展得并不好。早期是狂飚和高密度海绵的套胶出来,用来贴纯木。外置发展起来后,基本还是继承了这点,可以跟狂飚和高密度海绵兼容。说实话,外置(桐木芯)就是有点“底气”不足(底劲一般)。但因为套胶工艺发展的时间比较长,能够弥补外置的不足。当时的海绵都相对比较扎实有劲。

内置这种东西,主要出彩的是从蝴蝶Innerforce系列开始,不过那时国外使用的更多,国内也有女队员使用,但没有成为主流。以前主流还是外置。从马龙开始成为主流之后,其实狂飚本身也发生了变化。一个是海绵变得比以前松软(尤其明星国套这些),然后也变得没那么厚重,而是轻薄了些(比如NEO)。当然,这种改变还不是非常足够的,还没有对内置底板产生一个非常大的支持。

你说得没错,目前来看,内置底板,可选套胶的范围比外置明显小些,选起来比较难。外置还是承继原来纯木七层那套,只不过增加一点速度,后劲啥的,其实跟CL对比,上限也没提高多少。

黑马:我觉得早些年对底板的底劲这块,就没有那么高的要求。刚开始可能就是手感、形变和旋转。后来外置的碳素板出来了,对速度有帮助,但底劲也没有太高的要求。

小马: 对,当时确实没这个打法。现在要用内置底板,来实现中近台低弧线的弧圈结合快攻,这真的对套胶要求很高。

黑马:小球时代,本身球速就很快,那时盛行五层纯木,本身形变和持球就够,可以说有旋转,有速度。现在球变大变重了,内置底板要把这个球“打快”,不仅要有形变,还要有支撑力。

外置不一样,刚出来时,是不适应小球的,大家觉得它太过刚猛。等到球变大之后,它才适合打。但这个时间还是比内置长。内置早期虽然有亚萨卡马琳软碳这些,但一直没有成为主角。直到Innerforce系列出来,才有点起色。

内置本身就比外置慢了,外置只要有刚性,有支撑力,它至少就有很快的速度。内置的速度比不上外置,所以需要有更强的底劲。蓄力时间又不能太长,太长了出球就更慢了。所以这个对套胶要求就高。最适合的套胶是透力快、回弹力还足的。

小马: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说,塑料球时代之后,以蝴蝶为首出的内置板,包括Innerforce系列,其实是有一些不同的。

黑马:我觉得首先是弹性上的增强。第一代是Innerforce ALC,第二代是Innerforce Layer ALC。当时我用的第一把第一代是97g,但球咬球很深,甚至有点吐不出来。第二代明显弹了,出球更轻松了。Inn ZLC到Inn Layer ZLC也是如此。

第二点是刚性上增强。从Innerforce Layer ZLC小黄人到阿波罗尼亚ZLC再到张本智和ZLC,都是刚性增强、弹性增强的产物。有些业余球友,原来打Inn ZLC的,觉得阿波罗尼亚ZLC太硬了。他们打不出形变,觉得旋转变弱了,底劲不容易出来。但一些动作比较紧凑的,就觉得阿波罗尼亚zlc的力量感比小黄人更好。内置底板在变弹、变硬,这是一个主要变化。那这种改变对很多业余球友来说,不一定就更适合。

小马: 超级张本智和和奥恰洛夫ALC做到6.2mm这个厚度,我相信蝴蝶是想把那个中台的力量和速度结合起来,产生类似W968那个效果,然后不增加纤维的硬度。可能最后效果没达成,还是蝴蝶那个味。W968还是纤维为主导,蝴蝶还是讲究一体性比较好。

我觉得业余的,很多人喜欢打外置,一个就是难度低,还有一个就是好配胶。阿波罗尼亚ZLC、竞技者Power这种又像内置,又像外置的莫名其妙的感觉,就做得不是很成功。

这里头,我就感觉狂飚龙5X,相对来说成功一点,你发力拉,弧线也不错。要打快,也能加上一定速度。它其实还是软弹,但稳定性提高了。

外置,更容易上手,更容易防守,配胶更宽泛;内置更凶猛,但更吃发力,也难在配胶。孰优孰劣,终归要自己拍板。

(P.S. 本篇文章不过是黑马用一块硬板贴了D09c后的一个猜想:好像硬板更兼容各类套胶 然后跟小马哥闲聊几句,没想到一发不可收拾,变成几乎“谈古论今”,于是铸成长文。)

~~~~~~~~~~结尾分割线~~~~~~~~~~

二马说,不是道听途说,也不是歪理邪说。虽是街谈巷语,却尽量言之有据、有案可稽。希望大家继续支持二马说,您所关心的,就是我们想聊的。

中国职业联赛面临经济困境,资金缺口在12亿到20亿元左右

职业联赛在中国足球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对下承接青少年足球人口的热爱和就业,对上支撑着国字号的战绩。

职业联赛的另一重意义在于,通过让职业联赛的发展,同时不断扩大职业足球俱乐部、半职业足球俱乐部及业余足球俱乐部的数量,全面带动教练、球员、裁判,以及相应的管理及保障人员的就业,同时带动球迷在球票、衍生品、餐饮方面的消费,进而成为体育产业和中国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撑。

划重点就是:中国足球经济对就业及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2023赛季,全面回归主客场的中超联赛已经展现了这一功能,以极为火爆的国安主场和成都蓉城主场为例,国安每一个主场的比赛,赛前、赛后工人体育场周边餐厅全部爆满,成都蓉城场均接近4万人的现场观众,很大一部分在赛后在流向成都的大小餐馆。目前,中超每轮现场观众在16万人左右,相当于16万个“移动的自媒体”,时时刻刻通过网络平台和现实沟通传播着中国足球和职业联赛。

职业联赛的健康和联赛管理水平、俱乐部管理水平、裁判水平等等相关,还受到来自于青少年足球和国家队的影响,联赛要健康发展,最核心的因素还是经济因素,即钱的问题。

日前,佩雷拉及团队人员抵达中国,各方纷纷猜测佩雷拉是否会执教某一家中超俱乐部,对此一家中超豪门俱乐部的负责人明确表示:“这不是我们的,因为我们没有那么多的钱请这个团队。”另一家豪门俱乐部的球迷也认为,这不是他们俱乐部的选择,因为这家俱乐部即将出现经济困难。

联赛之“钱囧”始于2019年,爆发于2020年到2022年,在2023赛季的准入工作完成之后,从2019年到2023年,退出的俱乐部多达42家。

2022赛季的摸底情况显示,中超18家足球俱乐部除了少数俱乐部不欠薪之外,其他多数俱乐部都存在欠薪情况。在2022赛季不欠薪的俱乐部中,有2家俱乐部已经或即将在2023赛季出现欠薪情况。

最终获得2023赛季准入的俱乐部,其实并没有彻底解决欠薪情况,绝大部分俱乐部都以违背合同的方式来解决薪酬问题,这实际上透支了中国足球的公信力,他们使用的办法包括:其一,强制性降薪,个别俱乐部降薪幅度超过80%,为此也出现了罢赛等现象;其二,通过“威胁”的手段、打折的方式来解决历史欠薪,措辞无非是,打折还能拿到钱,如果球队解散了就什么都没了。当然,这或许也是事实,俱乐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球员的历史欠薪不打折,未来薪水不降低,俱乐部就无法通过准入而被迫解散或无奈退出。

时至今日,除了少数俱乐部的运营相对健康(比如目前的成都蓉城),以及少数俱乐部获得了新股东的资金支持(比如上海申花俱乐部获得了久事的投资)之外,大部分俱乐部仍旧在艰难度日。部分俱乐部仍旧为历史欠薪所困,尽管他们此前和球员达成了协议;部分俱乐部虽然因为仲裁官司而暂时逃过一劫,但未来困难重重;更多的俱乐部资金问题非常紧张,已经或者即将产生新的欠薪。

这就是中国足球尤其是中国足球职业联赛所面临的资金困境。

必须要说明的是,“钱囧”中的中国足球,包括中国足球俱乐部,也存在严重的资金浪费现象,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其一,管理水平低下导致资金利用效率很低,同样的投入,最终名次方面的差距是非常巨大的;其二,腐败和职务侵占现象进一步侵蚀了原本并不充裕的资金。这也是我们在谈及体制方面要保持常态化司法监管,尤其是对腐败和职务侵占进行常态化司法监管的缘由所在。

实际上,短期内要完成中国足球的股改难度极大,目前央企及地方重量级国企缺乏明确的政策导向,民营企业对投资足球也有了明显的畏惧心,很多重量级民企宁愿重金投入世界杯广告也不愿沾中国足球。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三级职业联赛,包括半职业联赛的中冠联赛,短期内面临的资金困境无法彻底改善,这需要在一定程度上给予补贴和扶持。

12亿是金元时代一个中超中游俱乐部一年的投入,20亿还不到一家中超争冠俱乐部一年的投入。

这种支持和补贴,其实很容易对外界释放积极的信号。如果有持续5到10年的补贴,同时在体制改革、青少年足球方面实现提升的话,整个中国足球的环境便有望改善,一旦中国足球的资金回流趋于正常,这方面的补贴可以逐步减少并投向场地、青少年等其他方面。

至于补贴的方式,可以有财政支持、央企赞助等方式,当然,如果中国足球彩票可以发行的话,自然可以一劳永逸。通过限额及数据监管,可以基本杜绝足球彩票对于联赛公平竞争的影响。

怪象!职业的干不过业余的,是职业球员钱太多,负担太重造成的吗

怪象!职业的干不过业余的,是职业球员钱太多,负担太重造成的吗

几年了二年级CBA的星锐一直输给大学生联队,不是崔晓龙一个人的问题而是CBA整个。大学生选出最好的新秀到了CBA就完蛋:CBA联赛环境太差教练要求不严上无压力轻飘飘下无追赶软绵绵,高薪到手心中无大志。娇矫二气盛行、一点小事发脾气、不尊重裁判。

两大高个内线且是主力轮换球员却无法建立绝对优势,封盖零,篮板输,强攻不行策应没有,这都不能甩锅给配合生疏。毕竟是常年打球吃职业饭的,最简单的挡拆都打不明白 外线和罚篮命中率如此低,职业球员连合理出手的选择都不会 这也甩锅给配合生疏?

CBA职业联赛二年级生中的所谓绞绞者组成的球队竞打不过一支业余球队,丢脸。一年少的几十万,多的应该过百万,这种表现和水平配拿哪么多钱吗

仔细看看很正常,篮球比起足球潜规则更加黑暗,有人脉的,天赋普通也可以入队,就算训练不努力混日子的依然可以打上主力,天赋好点的没钱没势谁培养你,天赋这玩意能展现出来的很少很少,除非是特别突出的,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加人外国的运动员,作为炎黄子孙如果在国内有好的公平的发展环境,谁会背景离乡的改换国籍加人外国运动失业。

现在CUBA都要求学生打五六年才给参加选秀,如果有哪所大学放开学生选秀年龄并且为选秀成功的学生保留学籍,会不会吸引更多的优秀球员去报考呢。nba有天赋的球员都是ncaa打一年就参加选秀了,一般打到毕业才选秀的大概率没什么天赋,以前没年龄规定的时候高中生进nba的一大堆,kg,科比,詹姆斯都是

年龄不是最大的问题,最主要增加上优秀球员进入CBA的渠道,随着大学生联赛不断的提升,未来选秀年龄趋势肯定是往下降的。同时也能缩小球队之间的差距。像上海久事财力比较雄厚,梯队里网罗这么多有天赋的球员,上场时间有限,球员涨球阶段都浪费掉了。有天赋的球员通过选秀大部分会进入弱队,有更多的上场时间。像蒋帅、黎伊扬、王岚嵚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小评正在服役的六把乒器,告诉你内置碳素与外置碳素该如何选择

进入塑料球时代,可以说碳素底板越来越吃香。由于塑料球的速度以及旋转都有所下降,碳素底板,尤其是芳碳底板大行其道。比较火热的如W968和VIS都是芳碳底板,在保留部分纯木手感、旋转的同时又兼顾了一定的速度。

兄弟你说了,以后就不烧了,一路风尘盖不住,烧货的脸颊!兄弟你变了,变得沉默了,说说吧,那些放在 心里的板…兄弟我们的青春,就是在烧那球拍,经过风吹雨打才会开的花(以上纯听着歌杜撰,嘿嘿)

底板可以说是烧了一批又一批,越玩越高级,球嘛,其实没进步多少(典型的器宗),所以本文仅从业余角度出发,讨论各个底板的使用感受。底板搭配套胶均为正手狂飙3 40°,反手蝴蝶T64 。

以往评测,开篇就说一堆修饰语,这次特立独行一把,开篇先说总结。

笔者手中服役的底板都是碳素底板,内置三只,外置三只,其中两只W968,两只VIS,一只限量内置ZLC,一只超级张。塑料球时代,业余球友更适合使用速度更快的碳素底板,但并不是说纯木底板就不合适了。从个人爱好来说猎手更喜欢碳素底板!内置的W968和吉村限量ZLC更为柔和,速度快,旋转好。而外置的VIS以及超级张速度更快,相对旋转略弱一些!

下面咱们分别说说每款底板,先说W968,国产底板的顶级工艺,弹性好,持球佳,速度快,是一块可以匹敌国外品牌的国产底板,性能指数爆棚!

W968正手完美,出球清脆,弹性好,一速快,加速度快,手感清晰,形变明显,板身纤细且吞吐感强烈。虽然持球感不如斯蒂卡纯木以及红双喜本家的506,但明显好于VIS,底劲足,力量反馈忠实,弧线低平、下扎、上台率高,发力后球稳,对拉非常好

出球质量高,笔者认为是目前正手最好的底板,但是反手不如vis,不过目前业余球友中反手技术主要是以过渡为主,出机会了撕、拉一板。

再说说VIS,虽然VIS正手持球不如968 ,持球时间较短,弹性与968接近,但是VIS的KOTO面材更硬、更扎实,出球的一速明显比968快,但是内置碳素底板出球后,球的有一个加速度,由板身的形变提供,而外置的VIS在加速度上不及968。

可以说目前新版本VIS正手提升明显,老VIS正手发木、不易打透,VIS底劲充足,VIS是蝴蝶多年的经典款式底板,性能均衡,攻守兼备。

再说说超级张,初次打超级张的时候,感觉一般般,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尤其是搭配正手狂飙3需要时间适应)确实可以说超级张是VIS的升级版,甜区大、速度更快,不用发力球就能有很快的速度,但是轻小力量下感觉板子略微发木,只有发力打透以后才能迸发出底板的威力!

最后谈谈我们的吉村限量,蝴蝶最近推出的一款限量底板,板面略大,内置ZLC纤维,特注制造,波尔拍柄,非常的亮骚。外观好不一定代表性能好,所以我们说说性能。吉村ZLC板身柔软,但是板身虽然软,弹性却很好,属于软弹型。板身略薄,大板面使得薄板身更容易产生形变。类似于W968,初速度一般,但是加速度很好,球的旋转好。旋转好于W968。

对于业余球友来说,总有一个难题困惑着我们,那就是内置或外置底板如何选择

笔者认为,内置底板需要一定的发力基础,毕竟碳层深埋,如果打不透碳层的话,内置底板发挥不出自己的性能,而外置底板碳层靠外,对发力要求略低。注重旋转且发力好的球友,应该选择内置碳素底板,而发力相对一般,借力多的球友适合外置底板。

发表评论:

标签列表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