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选手弧圈球练不好掌握这些要点帮你早日练成弧圈球

2023-08-21 2:09:44 聚哦体育 聚哦

业余选手弧圈球练不好掌握这些要点帮你早日练成弧圈球

今天说到现代乒乓球进攻技术里最主流的一项——弧圈球。还是先让我们来点老生常谈:自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人发明了弧圈之后,到今天,它已经成为最重要的进攻技术——即使对削球选手也不例外,但正胶选手除外。弧圈球有旋转,制造弧线更好,摩擦 件一一有半年、一年的时间熟悉球性,掌握拍形,稍微有点撞击的感觉,快攻可以在身前击球了,可以在最高点打到球了,动作结构有了,身体交换重心会了一一就可以练弧圈了。笔者的思路或许有点老套一碰上感觉好的小孩子,笔者甚至让他练完快攻后,先(直接攻) 打一段时间下旋来球,然后再练弧圈球,这样拉出的弧圈威胁会更大。当然,一般业余选手未必用得上,因为练起来难度太大,举这个例子的意思,是想说明撞击会为你的弧圈潜力做很好的铺 垫。

二、慢引拍>快引拍

盯住球了,接下来是“摆手”问题,或者说引拍。你要判断来球的长短、速度,还要下意识地预估这个球跳到最高点会在哪儿、会有多高。所以,你要盯球,然后决定引拍的速度和幅度。为什么我要求搓球的人一定要慢、要有缓冲? 因为主练方刚开始有点像上手练常规搓球似的,要慢引拍。其实无论弧圈、快攻还是搓球,除非是近台对攻球速非常快,或者打回头的球,通常击球时,引拍的速度都会慢于往前挥动的那一下,否则你的动作协调不了,一定是僵的。只不过快攻时,由于整个节奏快,动作外观上看起来这个“引”和“挥”的节奏差异不是那么明显,大家容易忽略。而到了练弧圈时,这点是不能忽视的,引拍要慢,慢到合上来球的节奏,你的击球节奏就对了。不少人教了很长时间球才跟学生讲节奏问题,笔者 现在是一开始就强调节奏。因为业余选手很多是十几甚至二十几岁才开始打球,在文字上的理解力远高于几岁的小孩子,你肯定没有小孩“童子功”,但你对自己肌肉的控制能力子的者定要好于小孩子。所以,笔者认为,先慢下反而是件好事。等你练到动作合理了,会转换换重心了,再快起来,那是真快,而且会感说快得非常舒服。假如一上来就只求快,不是建立在客观条件下的快,那是盲目的快,练到最后,你只能跟一个人练球了。为什么? 因为你俩打熟了。业余爱好者这种情况很常见,比如这个人可能在某高校是非常好的选手,你在业余段位上可能跟他差两段、三段,但是你俩天天一块打球,一起练的时候,人家看着水平是一样的,但你找一个水平跟他差不多的陌生对手打,你会输得一塌糊涂。这就是乒手球的特点:你跟同一个人练的时候,把许多向题都掩盖了。比如这人发球非常好,十个人里有九人吃,但到你这儿你不吃了。为什么?你都接半年了,还吃吗? 闭着眼睛都知道球到哪儿去。所以,还是那句话,我们不要求大家像王励勤那样练“万人敌”,但是得合理。慢引拍,就是合理的第一步。

三、从后向前>从下往上

现代弧圈球和二三十年前相比,一个显著的区别是,从后向前的感觉比以前要多,手臂不要沉得太低,拉球不要纯粹做上下运动,不要过于强调拉旋转强烈的弧圈。沉肩、放松还是需要的,但不要沉太低。拍形比老式的弧圈动作要亮开一点,这样容易给球一定的撞击,打出去的球速度快、威胁大,不像以前那种压着拍形、摩擦太薄的球,干转。

四、大臂跟出>大臂发力

摆手的时候,刚一开始可以说是半借力、半发力的状态,用上自己三、四成的力就够,主要是体会全身一起用力,蹬腿、转腰、挥臂一其实是挥前臂,大臂只是跟着运动,千万不要用大臂发力,因为我们现在说的是近台技术,练的是拉下旋球,对方发过来的多球也好,搓过来的单球也罢,完全还属于近台的范畴。笔者最不希望业余爱好者用大臂在近台抡,到最后肩都抡伤了,过去的球还既不冲也不转。乒乓球是项很巧的运动,不是说你肌肉多么发达球就能有多高质量。小孩子卧推就四十斤,可能打出来的球比卧推一百六十斤的人速度还快、力量还大,因为它需要的是一种合理的爆发力一一我就二十五斤的劲,但我在最好的时间放松地全打在球上了。你那二百斤有什么用?全没使上,全让肩给顶死了。只不过大臂要跟,不能夹着,否则一看就是僵的,也谈不上动作合理。

五、腰控>手臂

正手弧圈的范畴里还有几项技术,我们业余选手都是看过甚至自己尝试过的,比如反带、反冲、中远台对拉。先说反带,从相持转进攻时,一般人也不大容易反冲,所以最实用的还是反带。反带时要注意: 第一,不能拉后手,要以腰带手臂,感觉上,是用腰和重心来调节回球的弧线,这种作用甚至多于手臂;第二,拍形不宜压得过低,只有这样,才能早点接触球,回球才有速度,才能以向前挥动为主。当然,练到高水平,你的手腕还可以加点摩擦,但首先要明确,都是在借对方力的基础上,不是自己去发多少力。反带是借力中的技术,如果你有能力,借力中再发点力,当然更好,如果发不上力,借力用腰一带,也行。作为业余选的手,其实未必用得上手腕去加力,能用腰控制好就可以了。反冲的拍形要比反带稍微前倾一点,前臂要收得快。触球时的发力,摩擦成分比反带要多,自身的发力也 件,甚至大臂都要跟上,这样动作才有根,不能纯粹在那儿“挠”。

汤普森季后赛6次单场8三分,历史第一

西部半决赛G2,勇士主场127-100大胜湖人,系列赛1比1平。

克雷-汤普森只打了三节,他全场31分钟18投11中,三分球11投8中得到30分,在场时净胜了28分。

这是汤普森季后赛第6次单场命中8记三分,历史第一。

雷-阿伦、斯蒂芬-库里、达米安-利拉德各有4场。

筐都砸歪了!深圳三分命中率7.4%创队史季后赛单场新低

CBA季后赛,深圳87-91不敌浙江,大比分0-1落后。

本场比赛,深圳全队三分27中2,命中率为7.4%,仅贺希宁与萨林杰各命中1记三分。

据统计,7.4%的三分命中率创造了深圳队史季后赛单场的最低纪录,球队季后赛队史只有两场比赛单场三分命中率未超过10%,此前最低还得追溯到2011-12赛季,深圳在客场面对新疆的季后赛中,全场三分球26中2,命中率8%。

用业余球友听得懂学得会的语言,聊一聊正手弧圈球

2021年/第49篇分享

如果问当下“最热门的乒乓球技术是什么 ”

毫无疑问,是弧圈球技术。

关于如何练习弧圈球技术,从个人经验和体会出发,结合理论、训练等各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观点:

一、弧圈球属于乒乓球的高级技术,可敬畏,但不能畏惧

端正的心态,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前提。

弧圈球,因其旋转强、稳定性高、适用面广,一经出现,迅速成为乒乓球技术中无可匹敌的王牌技术,先进性毋庸置疑。我们应当对这项历久而又弥新的技术,心怀敬畏之心。

但是,敬畏之心可有,畏惧之心不可存。

很多球友从第一次接触弧圈球,就被身边球友或者教练告知:弧圈球很难学,一般人可学不会,要做好长期学习的准备等等。还没真正上手学习,已经各种压力山大。

个人认为,这其实是很多人拉不好弧圈球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被“吓住了”。

所以,要想学好弧圈球,第一位的,不要心存畏惧。

其实,弧圈球并不神秘,就像发球、正手攻球一样,是一项基础性的技术,有规律可循,有方法可学。过度神化,过度神秘化,都是错误的。

想学弧圈球,认真地学,刻苦地练,就是了!

二、弧圈球技术动作本身非常非常简单,难的是其他东西

万事万物,大道至简。真正美的东西,一定是简单的!

回归到弧圈球,其本身的技术动作是非常非常简的,网络上各种图片、GIF动态图遍地都是,不再赘述。

可是,偏偏有许多球友觉得弧圈球动作很“难”,看各种教学视频,各种琢磨,各种调整。这样的认知,其实进入了误区。

弧圈球技术动作本身,并不难,入门很容易,难的是上水平、出质量。

比如说,你让一个业余球友打定点正手拉球,很多人能拉得非常非常规范,一二十板都不掉球,说明单个动作已经过关了。但是,一旦加上步伐、加上旋转(上下旋结合)、加上近台中台前后走位、加上节奏快慢变化,立刻歇菜,各种惨不忍睹。

其实,这从一个重要的侧面道出了弧圈球的重难点所在。

弧圈球的重难点,不在动作,而在于对每个球落点的判断、旋转的调节、步伐的调整、节奏的把控以及对整个身体的控制,还有弧圈球特有的“放松——紧张——放松”的击球节奏,这些才是需要经年累月练习和积累的关键所在。

三、旋转是弧圈球的核心要义,对于业余来说旋转是第一位的

中国业余球友习惯于对标国家队,因为世界顶尖水平就在中国,从技术到器材,莫不如此。

这样的想法不能算错,但具体到某些技术,很容易出现眼高手低的问题。

比如弧圈球。40+以后的现代弧圈技术,特别是专业队层面,更强调力量速度和连续性。

但是,具体到业余球友,万不可舍本琢末。

弧圈球,“具备强烈上旋”才是其根本特征,能制造出强烈的旋转,才能称之为弧圈球。

为什么这样强调

因为很多业余球友包括我自己,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在追求如何把球拉的更冲、更爆、速度更快,潜意识里总认为摩擦多会影响速度和力量,威胁小,没质量,觉得“快如一道白光”才是对弧圈技术的最高褒奖。

其实,你去问问任何一名专业运动员,他们可能语言表达并不是那么绘声绘色,但每一个人都不约而同地强调要多摩擦,吃住球。这种业余认知与专业认知的巨大差异,是制约业余球友弧圈球技术提高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句话总结,摩擦感觉好、能把球拉得转的球友,以后加力量、旋转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只“傻”撞,看起来很猛,其实手上吃不住球的球友,天花板会很低,而且很难突破。

四、练习弧圈球需要讲究顺序,循序渐进

凡事有规律,世间万物才如此和谐有序,弧圈球也不例外。

我们必须承认,把任何一样东西学精学透,达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平,都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不可逾越。先学什么,后学什么,如何在尊重规律前提下,合理安排学习顺序是非常关键的问题!

接下来,按照个人认识,由简单到复杂,依次来说:

一是要放松。放松是发力之母,一定要放松,放松了才能发出力,放松了才能加上摩擦,哪怕刚开始身体有些散也没关系,宁“散”勿“僵”,“散”了,还有机会紧起来,“僵”了,很难再松下来。二是要掌握弧圈球特有的击球节奏。即“松——紧——松”的感觉,“先放松,击球瞬间抓板、发力,然后再放松,周而复始”,刚开始学习,击球节奏容易出现“要松都松,要紧全紧”的现象,很难找到“松——紧——松”的感觉,但是不要急,这种感觉绝对值得花时间去积累。甚至有种专业的观点,衡量一个运动员弧圈技术优劣的标准之一,是看发力之后能用多长时间彻底放松,时间间隔越短,水平越高。 三是找摩擦的感觉。用语言很难去描述,简单理解就是击球瞬间感觉球在拍子上有停顿的感觉。刚开始学习,为了更好找到摩擦的感觉,拉出来的球,速度慢一些、弧线高一些、落点浅一些都是可以接受的,甚至是值得鼓励的。同时,一开始手臂发力偏多,都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不必求全责备,随着训练的深入,会更多运用到身体的力量。四是要保证身前击球。无论过来的是上旋还是下旋,快还是慢,长还是短,一定要保证身前击球,弧圈球尤其如此,击球点靠后,永远拉不出高质量的弧圈。 五是要有重心交换。重心交换有两个重大作用:一是发出力,二是挪开步。没有重心交换,永远不可能做到主动发力,加步伐更是天方夜谭。六是学会借力和合力。对于业余球友来说,发力从来不用提醒,借力和合力是必须学习才能掌握的技巧。特别是拉下旋球,能借上球下旋的劲,向上的挥动与球的下旋“对抗住”,才能拉得轻松,有质量。

五、检验是否真正掌握了弧圈球技术的几个具体技术细节

细节一:引拍与出手的速度要有差异,差异越大越好。即引拍要慢,越慢越放松,出手瞬间要快,集中紧凑才能吃住球。两者差异越明显,效果越好。凡事违背此原则或是差异不明显的,尚需多多努力。

细节二:拉出的球可以调节。可以爆冲,可以高调,也可以侧拐;可以拉出落点很浅的球,也可以拉出直逼底线的长球;可以小动作快速衔接,也可以全力以赴地一板过;可以拉高点期,也可以选择上升期或下降期;能拉转的,也可以拉出不太转的,甚至用拉球动作把球托过去;总而言之,能根据需要,自主调节。

细节三:无论遇到任何情况,拉球的时候,给人的感觉都是从容淡定。真正掌握了弧圈技术,无论碰见任何球,或长或短,或快或慢,全部来得及,不会被顶住,也不会够着拉。

六、关于更好练习弧圈球的几个训练小建议

建议一:多多练习拉下旋球。上文已述,弧圈球的核心是制造强烈的上旋,如何去更好体会旋转感觉 拉下旋球。因为下旋球本身带着下旋,拉的过程中,首先要克服旋转,其次才能制造旋转,特别适合体验旋转的感觉。第二,相比上旋球,下旋球速度更慢,不容易被球顶住,更适合建立身前击球的感觉。第三,下旋球更适合让训练者体会主动发力的感觉,上旋球借力合力更多。

建议二:竭尽全力去把球拉转。尽你所能,能把球拉多转就拉多转。举个例子,为什么同样是高调弧圈技术,有的球友可以把它作为得分利器,而有的球友只能作为过渡呢 不是技术本身问题,是质量差异,质量是什么 无它,旋转!

建议三:练习阶段,尝试把球拉短,落点越浅越好。打比赛,落点要长要深,才好使。练习的时候,在发出力的前提下,能把球拉短,说明手上吃球深,是摩擦感觉好的体现。

以上是个人对于弧圈球学习的一些经验心得,抛砖引玉,供大家参考!

发表评论:

标签列表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