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臂少年彭超6岁意外失去双臂,用双脚高考进入四川大学

2023-08-21 13:13:38 聚哦资讯 聚哦

无臂少年彭超6岁意外失去双臂,用双脚高考进入四川大学

他出身于农村家庭,六岁时遭遇不幸,失去了双臂。他靠着顽强的毅力,用双脚学会了各种生活技能。

上学后,他的成绩一直优秀,2014年,他第一次参加次高考,因志愿填报原因而落榜。

复读后,第二年以603分的高分考入四川大学法学系。

2016年,他参加中央电视台的《诗词大会》节目,表现出色,成为首届擂主

今年考取了同济大学法学院的研究生。他的求学经历是一部正能量的励志传奇。他身残志坚的事感动了许多人。

2015年,他获得“四川省自强模范”的荣誉称号,2018,他被评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他一个残疾人到底是如何取得如此成绩的

本期子牙童趣学生观察就和大家一起了解,用双脚书写人生的学子——彭超。

突发变故 失去双臂

1995年,彭超出生于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的一个农民家庭。父母亲在外打工多年后,回乡创业。

家庭生活虽说不上富裕,但应该还算过得去。彭超还有一个哥哥,小时候的兄弟俩聪明可爱,有些调皮。

和其他许多小朋友一样,他与哥哥的童年还是幸福快乐的。

意外是在彭超六岁那年来临的。2001年的一天下午,彭超在爸爸彭昌富创办的小工厂里面玩。

正准备吃饭时,他却不愿回家,自己跑到隔壁工厂找小朋友玩捉迷藏。不到一刻钟,就传来了彭超被高压电击中的噩耗。

被紧急送往攀钢医院后,医生表示为了保住这孩子的命,只能截去了他的双臂。

出院回家后,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哭闹和消沉,彭超的情绪慢慢地平复下来,接受了现实。

在父母的帮助和鼓励下,他开始学习用脚来生活。从日常的穿衣、吃饭开始练起,到后来的用脚写字。

用了将近两年时间,他就能用脚完成很多事情,基本做到了生活能够自理了。

在这一切的背后,彭超的脚磨出了多少个血泡,付出了多少的努力和汗水,只有这个孩子自己知道。

进入校园 用脚写字

眼看着周围的小伙伴都上学了,7岁的彭超着急了起来。他很想去学校读书。

经过几次恳求,学校答应收下他,但要求生活自理,成绩也要跟得上班,否则还得退学。

尽管之前在家训练过,但独自上学后,彭超面临的困难还是超出了想象。

为了写字方便,彭超长年只能穿着拖鞋,进教室后不能穿袜子。夏天还行,到了冬天,脚经常暴露在外面写字、翻书,被冻得麻木疼痛。

为了能自己上厕所,妈妈在他背后系了一根绳子来操作裤子。最麻烦的是碰上下雨,没法打伞,斗笠遮不住大雨,衣服常常被淋湿。

这些困难,彭超都一一克服了,他抓紧一切时间去学习。每天早上提前一小时起床,到学校去预习功课,课间休息时,他会提前把书准备好。

他把别人玩乐的时间都花在了学习上面。通过勤奋学习,彭超的成绩超过了大多数正常孩子,经常名列前茅,让老师们改变了对他的看法。

随着年龄的增长,彭超越来越适应学校的生活。学习成绩也始终稳居中上游的水平。

顺利地度过了小学、初中九年义务教育后,2011年,彭超考上了攀枝花市七中

他在高一、高二和同学们一样住校寄宿,老师和同学们给了他不少帮助,比如接开水、换笔芯等。

高三时,学习节奏加快了,父亲辞工后,在学校旁边租房陪读。在高中三年中,彭超所有的学习、生活都能用脚自主完成,答题的速度并不比别人慢。

他的成绩在全年级也是位居前列的,在高三的模拟考试中,每次都能超过一本线二十多分。他的理想是考上重点大学的土木工程专业

彭超不仅学习成绩好,在其他方面也很活跃。因为个子很高,他是班上足球队的成员

他的跳远还在学校运动会上得过名次,平时的他乐观开朗,和同学们相处得也很融洽。

家一起下象棋,玩滑板,甚至玩电脑、打游戏,能用脚做到的事情他都会积极参与,成为同学们崇拜的对象。

2014年,19岁的彭超第一次参加了高考,成绩为538分,算上地区加分后,仅超过一本线3分。

在填报志愿时,他只填了三所一本院校,没有再填报二本,最终落榜了。彭超没有悲观丧气,他决定回去复读再考。

2015年,彭超再次出征,幸运的是,国家正好下发了照顾残疾考生的政策。

他不仅可以携带专用的桌椅,还获得了延长30%时间的优待。

复读再考 实现大学梦

最终彭超考出了603分的高分,超出了一本线75分,成功地被四川大学法学院录取。开始了人生的新篇章。

残疾学子彭超靠着双脚,考上重点大学的事迹被媒体报道出来后,迅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一时间,彭超成了名人,也成了大忙人。整个暑假他马不停蹄地参加各种活动。

期间,他参加了中央电视台、云南卫视、四川卫视的节目录制,回到母校攀枝花七中拍专题片。

8月份,在四川省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上,彭超被评为“四川省自强模范”。9月份,他还参与了第九届残运会的火炬传递活动

2015年9月,带着耀眼的荣誉和无限风光,彭超正式来到四川大学报到。

学校为他专门改造了宿舍,同时,还量身定制了三套课桌放在不同的教室里面。

为了方便照顾他,学校为其父亲在后勤部门安排了工作。尽管学校承诺会在生活上提供帮助,但表示不会在学习上降低要求。

这一点,也在四年后彭超考本校研究生失败上面得到了证实。

成为一名大学生后,彭超把首要目标定在了考研上,另外一个愿望就是看书。他在学校阅读了大量的书籍。

2016年,彭超报名参加了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他展示了丰富的诗词功底和敏捷的反应能力,过关斩将,力压群雄,夺得了首届擂主

他以优秀的表现再次进入大家的视野。2018年,彭超获得了“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的称号。这对他来说既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肯定。

考研成功 追逐梦想

2019年彭超大学毕业,因准备不充分,考本校研究生失利。他没有气馁,回家潜心备考。

“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他终于考上了同济大学的研究生。继续朝着梦想的远方前行,他表示下一个目标是攻读博士

生活中的彭超开朗大方,他爱好画画、唱歌、弹钢琴,也喜欢宫崎骏的漫画。

他的业余时间排得满满的,各地的学校、残联频频邀请他去做报告。他愿意把热爱生活,追逐梦想的正能量传递给大家。彭超过着充实、积极的生活。

彭超幼年遭受不幸,失去双臂给他的生活和学习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但他在巨大的打击面前,没有自暴自弃。

靠着双脚学会了生活中的各项技能,在求学路上一路前行,虽遭挫折,但他努力坚持,终于取得了成功。

彭超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他也在尽力地回报这种关爱,积极向社会传递正能量。

2021年高考已经结束了,9月份开学后准备备战高考的新一轮学子,你们准备好了吗

彭超幼年不幸,却通过坚持不懈与努力,成为了学生代表,他有给到你们榜样的力量吗 你怎样看待这位跨越险阻成就自己的学子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

--END--

小花

永嘉出了个小朱启南!摘得射击世界杯金牌,破世界青年纪录!

2018年射击世界杯德国站于6月28日落幕。

永嘉籍射击选手卢恺曼发挥出色,与队友李雪和、肖嘉芮萱合作拿到女子气手枪60发团体第一名,并创造了新的世界青年纪录。

 个人在女子气手枪60发比赛中以569环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

卢恺曼,2000年出生,永嘉县瓯北人,2012年就读瓯北二小五年级时,被县体育运动学校射击教练王孙科选材时发现,直接输送到温州市体育运动学校射击队,师从戴爱珍和戴笠二位教练,是他们的得意门生。

卢恺曼在2014年初出茅庐就一鸣惊人,一枪射落省运会女子丙组气手枪金牌。2017年被选入国家青奥会集训队,成为国家队射击运动员,师从原奥运冠军、射击名将王义夫门下。

我们相信并期待,通过更加科学、全面、专业、系统的训练,定能创造更多辉煌,为永嘉争光添彩。

点亮大拇指

为永嘉姑娘卢恺曼点赞!

期待小姑娘再创佳绩

为家乡争光!

永嘉传媒集团通讯员 潘罗华

绿茵场上争锋永嘉县中小学生足球比赛落幕

2019-03-26 12:00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通讯员 永楠

3月24日,永嘉县第九届中小学生足球比赛圆满落幕,参加本次比赛的共有来自全县中小学校的22支代表队,270名运动员,赛事前后历时3天。激烈角逐,温州翔宇中学、县实验中学、桥下镇中分获初中组前三名;瓯北二小、桥下一小、县实验小学分获小学组前三名。

足球,有“世界第一运动”的美誉,是全球体育界最具影响力的单项体育运动。近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县教育、体育主管部门的直接指导下,按照“四个抓起”的要求,即从娃娃抓起,从基层抓起,从基础抓起,从群众性参与抓起,不断完善足球场地、积极开展训练竞赛,切实加强市、县,校际之间的交流借鉴,大力推进足球进校园,发展青少年足球运动,并取得显著成效,2018年,在参加温州市第十六届运动会足球比赛中,永嘉县代表队分别荣获男子甲组第二名、男子乙组第五名、男子丙组第一名的好成绩。

据悉,本次比赛设小学组和初中组,分别采用5人赛制和8人赛制竞赛规则进行。由县教育局、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永嘉县第二职业中学、县崇德学校协办。

体育扶贫四川山沟沟里走出全国冠军

四川在线

小山村建起了“洋盘”的塑胶灯光篮球场,乡村里办起了国际性质的体育赛事,体育特长教育让贫困乡村学子人生轨迹得以改变……着力构建“体育+”或“+体育”的发展模式,书写四川体育人的脱贫攻坚故事,助力乡村振兴。

生活习惯:体育让生活更美好

“李老师,今天晚上我们一起打球哇?”3月24日,雷波县曲依乡马鞍村村民曲木哈嘎热情邀请四川省体育局派驻在此的扶贫干部李毅,参加村民篮球赛。这个村有凉山州第一座村级塑胶灯光篮球场,很“洋盘”。李毅说,现在不少村民已经养成了“只要有空,就来这里锻炼”的习惯。

与李毅一样,胡铂也是四川省体育局所派的驻村扶贫干部,在回忆自己2017年12月刚到马鞍村见到的情景:低矮破旧的土坯房,没有自来水,没有电,就连电话信号也时断时续。事实上,在四川省体育局对口负责的雷波县曲依乡其他几个村,情况也大同小异。

改变从生活习惯开始。曲依乡的村民家里大都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坐在地上,蹲在门口端碗吃饭,是村民习以为常的事。突破口就从改变村民“吃相”开始,他们买来碗筷炊具、洗涤洗漱等生活用品发给村民,引导他们改变生活习惯。大力倡导“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通过“移风易俗、四好家庭”创建活动,评选“四好、五洗”卫生家庭等活动,村民卫生意识大大提升,“有一次我到一个村民家做回访,他特意把洗得干干净净的手伸出来给我看。”省体育局驻村扶贫干部缪梦航说。

在引导和督促村民改变卫生习惯的同时,村垃圾站、太阳能路灯、集中安置点公用厨房也陆续建成,走在四川省体育局定点扶贫的几个村里,可谓翻天覆地,硬化的水泥路两旁是绿道,沿着绿道走,由中国体彩公益金捐建的文体广场、健身路径、卫生站等文体设施可见。如今,雷柏县帕哈乡全部5个村都有了多功能文体广场。村民有了开展文体活动的场所,生活变得多彩,精神面貌也得以改观。

不仅雷波县,“体育+”或“+体育”也改变着武胜县村民的生活。“以前村民们吃了晚饭,不是打牌就是喝酒,没有一点文化体育生活。”张雪飞是武胜县梅托村的驻村扶贫干部,可梅托村自从修起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后,每天来这里锻炼的村民络绎不绝,就连附近村子的村民也来凑热闹。“体育锻炼的人多了,村民的精神风貌和村里的风气也变好了。”“是体育让我们生活更美好。”梅托村爱跳广场舞的村民张红梅笑着说,“有了好身体才有好心情嘛!”

体育扶志:打开一扇通往外界的大门

小山村建起了“洋盘”的塑胶灯光篮球场,乡村里办起了国际性质的体育赛事,体育特长教育让贫困乡村学子人生轨迹得以改变……着力构建“体育+”或“+体育”的发展模式,书写四川体育人的脱贫攻坚故事,助力乡村振兴。

2019年12月,一场足球比赛在成都举行,对阵双方是来自攀枝花米易县撒莲镇中心校足球队和石室天府中学足球队。两所相隔600多公里的学校,为何走到了一起?“农村孩子也需要足球运动,让怀揣足球梦想孩子走出大山,闯出一片不一样的天空,是我们初衷。”撒莲镇中心学校校长张昱说。张昱爱好体育曾练过田径,该校体育老师杨华篮球专业毕业,两个对足球几乎一窍不通的人,因为这样简单而朴素的想法,组建起撒莲镇第一支足球队,沙马打哈、刷日约布这些彝族孩子成了这支球队的第一批队员。

虽然训练条件一般,但无论刮风下雨或烈日当空,孩子都会聚集于球场,追逐自己的足球梦想,沙马打哈更甚,他练球后回家都是背着书包跑在山路,“这是我训练体能好的办法。”他的父亲沙马木呷不懂足球,但是对儿子踢球很支持,“希望他坚持下去,走出大山。”事实上,足球也正在改变像沙马打哈一样的孩子们的人生轨迹。杨华说,沙马打哈等人通过遴选,代表攀枝花参加省级足球赛,攀枝花城区一所比较好的中学也希望这些孩子毕业后到该校就读,让孩子们继续踢球。

武胜县也有一支帮助贫困学子圆梦的体育队伍,项目是赛艇皮划艇。这支成立于2015年的赛艇皮划艇队,如今已经是四川省赫赫有名的冠军队伍,其中有4人获得了全国冠军,队员大多来自农村的初、高中贫困生,由于他们在四川省青少年赛艇皮划艇锦标赛中所向披靡,不少人因此进入了省队、考上了大学,他们都说,是体育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泸沽中学是凉山州艺体特色中学,90%的学生来自农村,其中有600多人来自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1986年起,学校先后组建了举重、拳击、田径、篮球、足球、健美操等训练队,培养了大量优秀运动员,尤其以拳击项目见长。在2020年四川省青少年拳击锦标赛中,学校有7名学生分获金、银、铜牌。在校园里,男孩们的大部分时间都用于文化课学习,下午四点到五点半则变身“拳击少年”,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训练。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这所乡镇中学竟有一个拳击馆,每天在此训练的有150多人。教练史光雄已执掌拳击队30年。“对乡村孩子来说,体育特长教育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外界的大门。”

赛事下沉:助力乡村振兴

国际自盟自由式小轮车一级赛(中国武胜站),日前在四川省武胜县白坪—飞龙乡村振兴示范区骑跑基地开赛。120余名中外运动员云集赛场,演绎小轮车上的“速度与激情”,这已经是武胜县连续第二年举办该项赛事,赛事之所以放在这里,是要增强这里乡村的“造血”功能。

武胜县是四川省体育局对口帮扶县,驻村干部们深知乡村振兴,除了党建工作引领、设施设备建设、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之外,还要构建起一套体育产业链,让村民获得收入,而白坪—飞龙乡村振兴示范区的骑跑基地就是这个理念的产物,它以运动休闲为主题,由装配式功能用房、酷跑广场及小轮车标准训练基地构成。省队长期在此驻训,还吸引来了许多户外运动爱好者。

还不止是小轮车赛,最近几年,落户武胜县的国际、国内赛事越来越多:2019年全国青少年体育冬夏令营、武胜乡村马拉松赛……“体育赛事让武胜人尝到了体育的甜头。”武胜县副县长刘勇说,在四川省体育局的支持下,武胜县的生态农产品直供运动队,既保障了运动队的食品安全,又拓宽了当地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助力农民增收。

凉山州盐源县泸沽湖镇的赵华才也感受到了赛事带来的好处,“每年环泸沽湖国际自行车公举办时,就像过节一样,非常热闹。游客来了,客栈生意也好了很多。”首届环泸沽湖国际自行车公开赛举办以来,泸沽湖四川片区的游客量逐年增加,仅2019年1至9月游客量就超过65万人次,“体育+旅游”有效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

成都体育学院经济管理系党总支书记、天府国际体育赛事研究院副院长柳伟认为,体育赛事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已经被国内外无数实践经验所证明,体育赛事lP对于乡村振兴工作能够发挥积极有效的助推作用。

在四川省体育局机关党委书记赵军看来,有意识的用体育设施、体育活动、体育服务指导、体育精神激活村民的锻炼意识、团结协作意识,培养和唤醒乡村人不畏艰苦、顽强拼搏、勇于争先和乐观积极向上的体育精神很有必要。为此,四川省体育局近年来还推出了“冠军行动”,先后16次组织张山、殷剑、陈静、冯喆等奥运冠军、世界冠军深入帮扶乡村与群众互动,激发他们自立自强、不屈不挠的斗志,以体育精神助力乡村振兴。

发表评论:

标签列表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