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Here we go!”这一标签的圈内名记罗马诺因为可靠的转会信息被球迷们所熟知和信任,近日,他在一档节目中详谈了关于曼联的夏窗操作,其中,他也重点谈到了C罗的情况,让我们进一步清楚知道这个夏天发生在C罗身上的那些事。
第一,经纪人告知,C罗的经纪人门德斯和他的团队,在这个夏天,花了两三个月时间为C罗的转会寻找方案。他们和包括切尔西、拜仁、那不勒斯在内的欧冠球队都进行了沟通,直到最后一天都还在努力,但结局并不理想。
老钱侃球:客观的说,C罗经纪人满欧洲找下家却都被拒绝,这件事老钱相信99%是真的。作为统治世界足坛过去20年的“绝代双骄”之一,曾经没有哪个豪门不渴望C罗、不需要C罗,但是如今却处处碰壁,强如C罗也敌不过岁月。
人生在世,不论职业不论种族,最大的对手永远是时间。你可以是自身领域的权威,你可以曾经战无不胜,但你永远也战胜不了时间。
比如年过30的球迷们,有没有觉得熬夜通宵看球已经不那么轻松了 大鱼大肉也只能浅尝辄止不能胡吃海塞了 野球场上满场飞奔的青春早已经不复存在了
作为一位38岁“高龄”的足球运动员,即便如C罗这般顶级、自律、每天耗费无数精力和金钱去锤炼、打磨自己的身体,奢望让自身机能能够退化的慢一些,让时光的横纹留在身上浅一些,他确实也做到了,35岁之后的C罗依然是金球奖的热门,依然是那个无所不能的C罗。
但事实是,C罗如今已经38岁了,曾经和他一起竞争金球奖的顶级球星们除了梅西几乎都已经退役了,现在和他一起踢球的球员大部分都是看着C罗踢球长大的。
他的年纪太大了,哪怕38岁的他依然是世界顶级的前锋之一,依然保持着顶级的状态,但没有一家豪门俱乐部愿意引进他打破球队现有的技战术体系,没有一家豪门俱乐部愿意以一个老家伙为核心,没有一家豪门俱乐部愿意押宝在一个38岁的老头子身上的,更何况他还那么贵。
俱乐部毕竟需要考虑长远,也需要考虑未来,所以他们拒绝了。
这很现实,也很正常。
有时想想,其实C罗可以降价,可以甘愿替补,这样相信还会有很多俱乐部愿意接纳他的。
但C罗有C罗的骄傲,有他的执念。
不喜欢他的球迷,认为C罗癫狂傲慢、自私自利、球品差,这样的球员被其他俱乐部拒绝是活该,是理所应当,太丢人了。
喜欢他的球迷,认为正是因为C罗永不服输的精神、永不言弃的斗志、永不满足的野心、永争第一的骄傲才让他获得了如今的成就和荣耀,才得到了全球几亿粉丝的喜爱,如果放下骄傲、放下执念,他还是曾经的他吗
那是不是意味着他服了,他认输了,他服老了,这才是喜爱他的球迷们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但除了心酸,这并不丢人。
最近总是听到那么一句话叫:上山的人永远不要嘲笑那些下山的神!
更何况更多的人还都是在山脚下围观吃瓜的群众。
就如同社会上那些三四十岁的职场老人出去找新工作,却处处碰壁,被各大公司拒绝,这难道丢人
第二,C罗的职业态度依然是无可挑剔的。他在夏天保持着很好的状态,从没在球队里制造任何麻烦,不论是对教练、队友还是高层都是如此,他训练积极,总是全力以赴完成每一项训练。
老钱侃球:如今足坛都知道的事,就是从罗马诺口中得到的消息,99%都是真的。
更何况C罗一直以来表现的都是最职业的态度,所以老钱有理由相信,即便C罗一边在找着下家,另一边也没有丝毫怠慢。
赛季初期,他在球场上和球场外的行为和表现是有些急躁。
但很快大家看到,身为球队领袖,作为队中许多年轻球员的偶像,他放平了心态。
场下,他微笑面对
场上,他积极拼抢,积极执行教练安排的战术,为球队取得一场接一场的胜利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哪怕现在的主角不是他,但他的斗志、他的精神依旧未曾磨灭!
作为C罗的球迷,当初看到这一整个夏天的闹剧,心里的滋味也是五味杂陈,迫切希望知道真相,但又害怕知道真相。
更或许,这个真相也不一定是真相,真正的真相可能要等到几年甚至几十年后C罗在他的自传或者回忆录里,阐开心扉告诉大家在2022年的那个夏天,在他那个英雄迟暮的赛季,究竟发生了什么!
不过现在想想,何必纠结呢,只要能看到他还能上场踢球,那就是我们的幸事了。
C罗和梅西
我们这些球迷们能在这个时代有幸见证“绝代双骄”的青春,有幸目睹“绝代双骄”的盛世争雄,何其幸哉!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他们二人如今一个36岁,一个38岁,对于足球运动员来说,已经可以开始退役倒计时了,而他们的比赛更是踢一场少一场了,他们在珍惜,作为球迷的我们更要珍惜。
足坛代有新人出,以后的日子里也会有一颗颗群星闪耀而出,称雄一世,可是下一个梅西、C罗太难出现了,我们爱他们,不仅仅是他们的球技,更是他们十几年如一日的稳定和持久,更是他们的品行和性格,这样的球员,以前少见,以后应该也不多了。
英雄相重,请务必珍惜他们的最后一跃!
1.维克托·奥西姆恩(Victor Osimhen),尼日利亚前锋,来自冠军那不勒斯队,该赛季意甲联赛出场32次,打进26球,荣膺意甲最佳射手。
2.劳塔罗·马丁内斯(Lautaro Martínez),阿根廷前锋,来自国际米兰队,该赛季意甲联赛出场38次,打进21球。
3.布拉耶·迪亚(Boulaye Dia),塞内加尔前锋,来自萨勒尼塔纳队,该赛季意甲联赛出场33次,打进16球。
4.拉斐尔·莱昂(Rafael Leão),葡萄牙前锋,来自AC米兰队,该赛季意甲联赛出场35次,打进15球。
5.阿德莫拉·卢克曼(Ademola Lookman),尼日利亚前锋,来自亚特兰大队,该赛季意甲联赛出场31次,打进13球。
奥利维尔·吉鲁(Olivier Giroud),法国前锋,来自AC米兰队,该赛季意甲联赛出场33次,打进13球。
姆巴拉·恩佐拉(M'Bala Nzola),安哥拉前锋,来自斯佩齐亚队,该赛季意甲联赛出场31次,打进13球。
8.赫维查·克瓦拉茨赫利亚(Khvicha Kvaratskhelia),格鲁吉亚边锋,来自冠军那不勒斯队,该赛季意甲联赛出场34次,打进12球。
多梅尼科·贝拉尔迪(Domenico Berardi),意大利前锋,来自萨索洛队,该赛季意甲联赛出场26次,打进12球。
保罗·迪巴拉(Paulo Dybala),阿根廷前锋,来自罗马队,该赛季意甲联赛出场25次,打进12球。
奇罗·因莫比莱(Ciro Immobile),意大利前锋,来自拉齐奥队,该赛季意甲联赛出场31次,打进12球。
安东尼奥·萨纳布里亚(Antonio Sanabria),巴拉圭前锋,来自都灵队,该赛季意甲联赛出场33次,打进12球。(资料为@进球吧整理,仅在@今日头条发布)
附:2022/23赛季意甲联赛射手榜
1.埃尔南·克雷斯波(Hernán Crespo),阿根廷前锋,来自拉齐奥队,该赛季意甲联赛出场30次,打进26球,荣膺意甲最佳射手。
2.安德烈·舍甫琴科(Andriy Shevchenko),乌克兰前锋,来自AC米兰队,该赛季意甲联赛出场34次,打进24球。
3.恩里科·基耶萨(Enrico Chiesa),意大利前锋,来自佛罗伦萨队,该赛季意甲联赛出场30次,打进22球。
4.加布里埃尔·巴蒂斯图塔(Gabriel Batistuta),阿根廷前锋,来自罗马队,该赛季意甲联赛出场28次,打进20球。
5.克里斯蒂安·维耶里(Christian Vieri),意大利前锋,来自国际米兰队,该赛季意甲联赛出场27次,打进18球。
6.达里奥·胡布内尔(Dario Hübner),意大利前锋,来自布雷西亚队,该赛季意甲联赛出场31次,打进17球。
7.朱塞佩·西格诺里(Giuseppe Signori),意大利前锋,来自博洛尼亚队,该赛季意甲联赛出场23次,打进16球。
8.罗伯托·索萨(Roberto Sosa),阿根廷前锋,来自乌迪内斯队,该赛季意甲联赛出场30次,打进15球。
马尔科·迪瓦约(Marco Di Vaio),意大利前锋,来自帕尔马队,该赛季意甲联赛出场27次,打进15球。
大卫·特雷泽盖(David Trézéguet),法国前锋,来自尤文图斯队,该赛季意甲联赛出场25次,打进14球。资料为@进球吧整理,仅在@今日头条发布)。
附:2000/01赛季意甲联赛射手榜
文 |陈鸣卉
字数|4743
前 言↘
我总是开玩笑自诩我是一个“有故事”的女同学,但真的和别人波澜壮阔的经历相比,似乎又完全不值一提。甚至故事之一,还是曾经极力隐藏的,关于我毕业十年,裸辞12次的故事。
小学六年级,掀起了一阵“同学录”的风。大家争相在同学的本子里留下一些自己的信息,还记得“我的梦想”那一栏,我写的是「什么都想做,怎么办。」
我跟大人也这么说,他们就微微皱起了眉,好像有些失望,说我「无大志」「说了等于没说」,小时候的我张大眼睛真诚地发问,冷不丁却被浇了冷水,一脸不解,难道还有人不喜欢什么都体验看看嘛!
没想到,我把这个念头很彻底地落实在我的职业生涯里。毕业至今,我集齐了国企、民企、外企、A股、港股、美股上市企业的工作经历;干过空乘、老师、运营、策划、文案有些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工作;曾“海”漂、北漂,也自己创业过,到如今在「真与虹关」开启了全新的创业之路…
曾经有人问起我的履历,竟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作答,尴尬一笑,蹦出「职业体验官」这个名号。以亲身经历自创一派,殊不知,这是自嘲,有不甘,有退让,有无奈,当然也有深远的意义与价值。
01 自我探索的漫长跋涉
第一份正式工作,或许是过去许多女孩的理想职业——空中乘务员,我不太喜欢称之为“空姐”,因为有失真之嫌,“姐”不足以窥见这份工作的全貌,反而让它承受了太多的偏见与恶意。这是一个被严重低估的工作,它默默地担起为整架飞机上的旅客保驾护航的职责,在看似光鲜的背后,满是看不到头的延误等待、乘客的埋怨以及家人的不理解。
那我选择辞职是因为这些吗 并不是。工作时依然勤恳努力,带飞师傅也常夸我干得不错,但只有我自己知道,当时的我处于随时可能崩溃的边缘。每天提不起精神,怀揣着无比沉重的心情面对全新的一天,晚上闭眼睡觉只愿第二天不要醒来上班。心底好像有个黑洞,时间越长被黑暗吞噬的范围就越大越深。
家人和朋友在辞职这件事上的看法惊人的一致,经历了面试、培训、考核、实习等一路过关斩将后,终于飞上蓝天了,我却要在这个时候临阵脱逃,说我真是做了一件彻头彻尾赔本破产的生意,劝我千万不要因为一时冲动脑热就辞职。他们看重的是「高收入」「大国企」「工作稳定」「有面子」,而我更在乎我的感受和心底不断传来的声音,我再也无法忍受把时间花费在我不那么感兴趣的事上。这无关乎工作本身,全然是自我的感受。
顶着“众叛亲离”的巨大压力,在大学毕业半年后,我以先斩后奏的方式顺利失业了。那时的我,没了稳定的收入,租着房子入不敷出,不知道前路在哪,却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大口气,因为我终于拥有可以选择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自由。彼时的我,不确定自己要什么,但很确定自己不要什么。
后来我花很多时间研究星盘、紫微斗数、八字这些术数工具,最后还是发现职场才是更有效的探索自我的方式。因为深度地参与,才能有深刻的了解。就此之后,我好像在辞职这件事上“一条道上走到黑了”。
摸黑前进,不知道终点在何处,径直往前走就对了。挣扎过,痛哭过,迷茫过,一开始被命运推着走,到后来自主地选择,从毫无章法到有迹可循,这一段心路历程花了近3年的时间。当把能接触到的工作都做了一遍之后,我开始逐渐缩小了自己的“能力圈”,通过实践筛选出了可能更适合我的领域范围。
再后来的几年,身边的同学忙着升职加薪、成家立业,而我依然忙着“自我探索”,这种在他人眼里“作死”的行为,引领我走上了另一条路。见过许多别处的风景,也结识了形色各异的人。透过不同的职位与角色,看见岗位本身乃至企业、行业大系统的不同切面,学会把握细微之处,也有了更健全的全局观。
现在看来,像是有一股天真的勇气恰逢其时,让我敢不停的“折腾”自己,不断的更换轨道,去尝试未知,面对人生选项保持开放的态度。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有过强烈的思想震荡与自我怀疑,只是抱持着不愿等“老了”再回网友分享现自己的青春全是随波逐流的妥协,一路挣扎着起身打破那些约定俗成的束缚。
走错路和弯路都是体验,相较于传统意义上的成功人生,我更想拥有丰富多彩的体验。自我探索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探索过程生动而有趣,即便没有结果,也有启发性意义。在与世界的碰撞中,会迷茫,会犹豫,但也终会找到属于自己方向,然后坚守下去。
02 夺回职业的定义权
近年来「逆社会时钟」这个说法开始流行起来,所谓的「社会时钟」就是遵循“什么年纪应该做什么事”的箴言。出生-学习-高考-就业-结婚-生子-升职-退休,所有人按照统一的社会规则生活,像极了游戏里打怪升级的路径,却鲜有人问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在时代剧变的社会语境下,多元化发展的进程愈演愈烈,越来越多人敲响了「逆社会时钟」。豆瓣上有同名小组,目前已经7万人加入,他们都是“逆行者”,被视为人群中的“另类”,这是专属于他们的自留地。组内有的高中毕业后就去寺庙当义工,有的20岁隐居山林,有的40岁开始备孕,有的辞掉正职搞音乐,过着都是父母眼中“离经叛道“的人生。而他们身上却呈现着自洽的轻松,正是在打破「社会时钟」后,按照自己的节奏生活,各自活成了自己更喜欢的样子。这也许也是打破社会时钟的真正意义:更多选择,更多流动。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刻意隐藏裸辞经历,只因为我知道一旦开口,就要承受异样的眼光的“扫射”,以及难以扭转的刻板印象。我已经记不得有多少回听到这样的“控诉”——
「放着好日子不过,瞎折腾」「工作稳定最重要,喜不喜欢没用」「频繁换工作,你只能一直拿试用期工资」「工作就需要忍耐,你这样没人敢要」……
那个时候的时间过得冗长而缓慢,世界笼罩在僵化的秩序之下,刻板而缺乏生趣。直到有一次与何翔聊职业规划,透露了我的不安,他说 “说到底职场上拼的是‘稀缺’,你没发现你这样的履历也很‘稀缺’吗 ”
这时我才幡然醒悟,自己终究还是被世俗规则绑架了。我只是没有走在所谓的“正道”上,难道走到“岔路”就注定失败吗
或许是自我意识的觉醒,我越来越多地意识到加之于自己身上的那些凝视,那些凝视的目光向我乃至所有人都灌输身份与规则:学业有成,找个好工作,组建幸福的家庭,养育有出息的孩子。这样的人是逢人便说好的,反之则会被整个社会持负面评价,遭人嫌弃。面对这样的困境,走“岔路”的人很容易陷入自我攻击,我深有体会。于是我意识到亟需建立自己的秩序,找到自我价值的坐标,才能不被别人的评价牵着走,在自己想要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说起来有些荒谬,人经常愿意被别人定义,而不是自己定义。
尽管「频繁跳槽」无论在何种情境下都不那么受欢迎,但我依然想为此发声,击碎那些看不见的道德制裁。辞职、换工作并不代表工作摸鱼,或者懈怠、摆烂。相反,因为发源于自我探索的初心,每一份工作都格外珍惜,每一次任务都竭尽全力。当然,我也在一次次更换轨道中,意外地吃到了“红利”,有了职业发展和选择上的灵活性,慢慢盘活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我变得自信,包容和开放,我也在最合适的时候遇到了「真与虹关」。
我开始相信,不用一味地追求统一的答案,很多事情不止有一个结果。
03 创造有意义的工作
你还在做着“狗屁工作”吗
工作的价值与意义越来越模糊,每个人都坐在明亮的写字楼隔间里被异化着。为了毫无感情的数字殚精竭虑,其实更多时候,是在应付老板和工资。
人类学家大卫·格雷伯在《狗屁工作》(中文译《毫无意义的工作》) 中提到,研究发现社会中毫无意义、甚至是有害的工作占了所有工作的一半以上,这种狗屁工作到处都是,还在不断膨胀。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人们相遇时并不会关心对方关于情感或内心感受的问题,而是问:“你是做什么工作的 ” 这演变成了一种极端矛盾的新现象,人们一边享受着把职业当作社会标签,一边又憎恨自己的工作毫无价值,而且还折磨着心灵。
还记得我也曾在深夜里嚎啕大哭,痛斥工作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当在传统的大企业里逐渐迷失时,那种想找回“自我”的感觉就越发强烈。我积极地寻找变化的机会,不是简单地换一下工作,而是寻求突破“打工困境”。这也是我离开发展势头正劲的公司,而选择加入创业团队的内在动因。
在「真与虹关」工作了一年之后,我对“有意义的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
重塑工作观
大部分人,包括我自己曾经对工作的定义就是苦行僧般地劳作,拼命低头赶路,是繁杂的重复,充满着内卷地自我消耗…直到我加入真与虹关,亲历自身与身边伙伴的成长与变化:有人把工作当作事业,视其为愿意倾尽全力去努力的人生事业;有人彻底打开了自我,活得“绽放”了;有人找到了工作与生活的完美衔接,生活与工作不再割裂,而是相互滋养…
所以,生活、工作真的有很多种形态,你不用赢得每场战役,更重要的是选对你自己的战场。某种程度上说,真与虹关正在重新定义工作。在真与虹关,我们笃信选择一项事业即选择一种生活方式,致力于开创一种令事业、商业、家庭、生活浑然一体的创新型创业方式。
真与虹关有一个“特殊”的福利,伙伴们可以享受每年5天全薪的“探索假期”(牛逼假),这个假期是在法定年假之上的,鼓励和支持小伙伴去挑战自我,去做一件从未尝试过的事。今年5月,何翔和彬哥合作完成了中国首次四天三夜桨板漂流闽江全程147公里的壮举。而其他小伙伴们也纷纷开启了属于自己的“绽放计划”,比如光叔说他计划要骑着他心爱的摩托,长途跋涉1000公里回到老家…
即便在被疫情牵连裹足难行的去年,我们依然冲破重重阻碍,点亮了中华大地17个地标,探索自然、阅读人文以及寻访多元领域顶尖专家,努力践行着「迁徙式办公」。加缪说,“自由应是一个能使自己变得更好的机会”,我们相信,只有身体挣脱束缚,思想才能自由。让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同时发生,向隽永、深邃的大自然学习最恒久的智慧,面对山川湖海,美妙的灵感永远在路上乍现。我们立志成为我们的产品本身,通过知行合一的工作与生活方式——在创业创新实践中修炼真知灼见,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修炼广阔视野,以真修实证打磨产品,创造独一无二的价值。
创造雕刻生命的事业
过去的时代,是一个相对确定的时代。“职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是确定的,答案也是明确的。如今我们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商业环境的动荡,新旧职业更迭速度的加快,许多人被裹挟着向前走,越走越迷茫。一句扎心的发问,令我印象深刻,“如同螺丝刀一般的存在,如果有一天换了台机器,是否就拧不上了呢 ”
在真与虹关,我们常常提及的词是“本质”。或许是内在基因使然,大家都有种岿然不动的淡定,光叔笃定,何翔冷静,彬哥从容,风雨欲来也不曾露怯或动摇。我曾问光叔是怎么修炼的 光叔说,“不用修炼,因为看到了不确定中的确定性。” 拨开浮于表面的碎片化信息,那些曾经过载的知识焦虑正在消弭,根植于最深处的是事业初心——创造具有商业之美的永恒价值,在时间的洪流中历久弥新,因此不盲从也不慌张。
我们所做的种种创新,都在试图突破惯常的规范,去塑造出一个人的状态及其生活最昂扬、最美好的模样。我们相信,每一个人都能成为领导者,无关乎能力,而在于状态,这是本质的区别。也正因为此,我们向跨学科最深邃的思想中借光,在宏大壮阔的自然场景下,在一次又一次的碰撞与连接中,点亮每一个人,帮助他们开启自己的绽放之门,踏上可持续的自我探索和成长之路。
当公司伙伴自我实现的理想、阻止的价值创造愿景与客户需求、社会发展需要紧密连接在一起时,雕刻生命的事业便已经开启。
至此,我漫长的自我探索之路告一段落。
现在我想做的,是和优秀的伙伴一起,以绽放的姿态,全心投入至美商业作品的创造,塑造他人并自己也成为真正的领导者。真与虹关,满足了我对理想工作的全部期待。PS.
客观地写自己的故事比写别人难多了,反复拿捏尺度,担心会看起来像是鼓吹多换工作勤跳槽的主张,其实不然,只是把过程中那些自怨自艾,矫情迷茫都隐去了。
当决定写下这篇文章,我已经做好了再也得不到面试机会的准备。
但或许,我也不再需要了。
- End -
The Author
|关 于
陈鸣卉
拥有多年互联网运营、品牌策划经验,集齐美股/港股/A股上市公司、国企/民企/创业公司,以及个人创业的工作经历。丰富的职业履历,带来多维视角和多重角色切换自如的能力。放荡不羁爱自由,相信热爱才是最永续的动力。
(1)2022lol世界赛程时间表赛程:入围赛:2022年9月29...
(1)2022女篮世界杯赛程表时间女篮联赛2022赛程表如下:小组...
1、cba辽宁2023年赛程表年CBA联赛将于10月初正式开幕,辽...
(1)英雄联盟2021总决赛LPL代表队一览1、S11全球总决赛L...
(1)女排世锦赛2022具体时间1、女排世锦赛2022年时间是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