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酸!26岁羽球名将三战奥运无缘奖牌,出局后抱着教练失声痛哭

2023-08-21 13:36:19 聚哦资讯 聚哦

心酸!26岁羽球名将三战奥运无缘奖牌,出局后抱着教练失声痛哭

7月30日,在羽毛球项目女单项目的1/4决赛中,泰国一姐因达农以1:2的成绩不敌中国台北名将戴资颖,赛后因达农心情很差,抱着教练失声痛哭,据悉这也是因达农第三次参加奥运会了,但是可惜的是在其他比赛上战集赫赫的她却接连在奥运会中失利,三届奥运会都是早早出局,真的是非常的可惜呢!

这一场羽毛球女单1/4决赛因达农在第一局表现的很好,以21:14取得首胜,不过随后她就被戴资颖逆转了,后面的两局戴资颖总是在关键时刻成功反击,因而连续以21:18 的成绩获胜,最后戴资颖就以2:1的大比分逆转获胜,晋级了四强,因此因达农遗憾失败,无缘进入半决赛。对于这样的比赛结果,因达农也非常的难过,比赛结束后因达农伤心的抱着教练失声痛哭!

看到因达农哭的伤心,网友们也纷纷表示:“小拉你还是很棒的,加油呀!”、“小拉真的真的很可惜,就差一点啊!”、“哎,确实遗憾,小拉期盼奥运奖牌许久了!”、“没事的,小拉你还是优秀的,继续冲!”、“坚持梦想,或许巴黎还有希望!”

说起因达农,现年26岁的她也是泰国羽毛球队的一位非常出色的选手,早在青少年时期她就已经锋芒毕露了!2009年的世青赛,年仅14岁的因达农就以不凡的表现拿下了女单冠军,随后2010年的世青赛,因达农再次夺冠,实现了卫冕冠军荣誉。进入成年组赛事后,因达农也非常的厉害,她一直都在进步,2013年的世锦赛,因达农在决赛中击败了中国名将李雪芮,拿下了首枚世界冠军荣誉,刷新了泰国队的历史,因此她也成为了泰国羽毛球队的女单一姐!

不过可惜的是,在其他赛事上表现出的因达农却屡次在奥运会上受创,作为泰国女单主力,因达农连续参加了三次奥运会,不过每一次的成绩都不太理想,伦敦奥运会止步八强,里约奥运会更是早早出局,这一次的东京奥运会因达农再一次止步八强,这对于她来说真的是个不小的打击,毕竟奥运会是每个运动员的梦想,接连在奥运会上受挫真的是很可惜啊,而且她的年纪也不小了,不知道下次巴黎奥运会还能不能有精力去参赛了!

方便就近办理,北京已设立17个外国人出入境接待场所

北京日报客户端 |

9月16日,

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副局长郭睿君表示,“两区”建设以来,北京市公安局拓展“两证联办”模式,充分释放移民政策红利,会同北京海外学人中心在全市13个外国人出入境接待场所设立工作许可、居留许可“两证联办”窗口,将受理范围从A类拓展至B、C类,实现在京就业外国人全覆盖,办理时限A类缩减至5个工作日,B、C类缩减至7个工作日。

同时,全面优化网点布局,打造移民服务首善窗口,在大兴经开区、朝阳CBD、海淀中关村、昌平生命科学园及怀柔科创园等12个重点区域设立17个外国人出入境接待场所,形成了“东西南北中”布局合理、办证便捷的外国人签证受理新格局,方便申请人就近办理。

两年来,北京市公安局完善移民服务体系,争取公安部、国家移民管理局政策支持,全面打通国际人才入境、签证、永居、复籍、落户办理的各个环节,不断完善“政务+警务”全链条、全流程服务体系。同时,推出“出入境服务+”机制,健全“两区”企事业单位白名单,加强移民政策宣介,量身定制服务包,推动各项新政落地见效。

出入境有境,服务无境。郭睿君表示,市公安局将坚持首善标准,不断创新举措,为优化首都涉外营商环境、营造国际一流生态和北京“两区”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上海老外和北京老外的区别

作为中国两个最大的城市,北京和上海都拥有众多的外籍人士。虽然这些外国人在中国生活的时间可能不同,但是他们的文化和生活方式都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

一、外国人在北京和上海的分布

根据2021年公布的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北京的外籍人士总数为97,000人,而上海的外籍人士总数为179,000人。这意味着上海有更多的外籍人士生活在这个城市。根据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上海比北京更受外籍人士的欢迎。

二、外国人的生活成本

除了外籍人士的数量之外,他们在中国的生活成本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根据2021年发布的Expatistan的报告,上海的生活成本比北京高出12%。这意味着,在上海生活的外籍人士需要支付更高的租金、食品和娱乐费用。虽然上海的生活成本比北京高,但是上海在其他方面的优势可以抵消这一点缺点。

三、北京老外和上海老外的文化差异

在中国生活的外籍人士通常需要适应当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北京老外和上海老外在文化方面的差异很大。北京被认为是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因此这个城市对于那些对中国历史和文化感兴趣的外籍人士来说非常吸引人。然而,由于北京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较深,许多老外认为北京的居民不够友善和开放。相比之下,上海被认为是中国最国际化和最先进的城市之一,拥有世界上最快的高铁和最繁忙的港口之一。这使得上海的老外们更容易适应当地的生活,并与当地人建立更紧密的关系。

四、上海老外更容易适应中国的语言和文化

虽然北京是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但北京话是一种与普通话不同的方言,因此外籍人士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适应这种方言。相比之下,上海的方言与普通话更接近,使得老外们更容易适应当地的语言和文化。此外,上海是中国最国际化的城市之一,这意味着老外们可以更容易地找到英语和其他语言的使用场合,使得他们的生活更加便利。

五、上海的国际化程度更高

作为中国最大的国际化城市之一,上海有很多国际化的企业和组织。这些企业和组织不仅提供了许多工作机会,还为老外提供了更多的文化交流和社交机会。此外,上海有许多国际学校和国际社区,这使得老外在这个城市中更容易地获得他们需要的资源和服务。

六、上海的环境更加宜居

北京和上海都是中国大城市的代表,但是北京在环境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在北京,空气污染和交通拥堵是老外们经常抱怨的问题之一。相比之下,上海的环境质量更好,城市交通更加便利,这使得老外们在这个城市中更加愉快地生活。

综上所述,北京老外和上海老外之间的差异在很多方面都很显著。虽然北京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是上海在国际化程度、适应性和环境方面更具优势。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上海老外在中国的生活更加便利和舒适。

陈子荷奥运决赛不敌邓亚萍,25岁退出国家队,后赴德国打球赚钱

有一位外国的乒乓球教练员这样说过:

“你可能打败中国国家队,但并不证明你征服了中国的乒乓球。”

的确,在那个众生皆王者的时代,邓亚萍的目光咄咄逼人,王涛的球虎虎生风,刘伟的气场轻装出击......

但是在这个王者辈出的时代,有一位运动员却显得没那么光彩夺目,可是人们依然没有忘记,这个球和人一样潇洒的怪球手——陈子荷。

陈子荷

今天的简史档案馆就跟大家聊聊陈子荷的故事。

陈子荷被“强迫”换了球拍

1975年,福州的大街上起伏不平,而7岁的陈子荷也如这条路一般,开始了她那不平坦的人生道路。

其实小时候,陈子荷的理想和乒乓球没有半分关系,因为陈子荷小时候的身体,绝对不是个运动员的料子,体弱多病不说,还爱挑食,实在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那样骨骼惊奇,天资卓越的运动苗子。

相反,陈子荷是个文静的人,爱古诗,爱李白,陪伴她长大的是那百余首唐诗,所以陈子荷喜爱上了文学,甚至曾一度表明自己要做个

但是谁能想到,这个美丽的梦在两天后完全破灭。

黄家仰

这一天,一位叫做黄家仰的教练把陈子荷选进了校乒乓球队。

如今看来,黄教练选陈子荷的原因无非就是让她锻炼身体,增加体质,陈爸爸看了看瘦弱的女儿,也点头同意了。

从这天开始,黄教练天天准时6点等候在家门口,陈子荷一开始还敢迟到,后来一看到这张脸,瞬间没了起床气,只能赶快起床,踉踉跄跄的加入晨练队。

就这样,陈子荷不知不觉也在学校乒乓球队打了5年的球。

1980年,福建省体工队来到陈子荷的学校选人,而陈子荷一眼就被省队的林镜华教练选中,连陈子荷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被选中的。

陈子荷

结果可想而知,本就成绩一般的陈子荷来了省队,自然是稳坐败兵台,这傻姑娘倒是不生气,反而还心想着这下该指点一下她了吧。

的确,几天后的一次训练,陈子荷瞄到汤武领队和林教练盯着她看了半天,又窃窃私语了半天,陈子荷也兴奋起来,自己要成长了。

没想到的是,这指点不是什么技战术上的,而是“武器”上的,陈子荷要换球拍了,是一只正面长胶,反面正胶的球拍。

陈子荷当然不愿意了,来省队前,黄教练再三吩咐她要好好打球,还在她的球拍上刻下了“陈子荷,你要争当世界冠军”的话,现在换球拍,算怎么回事嘛!

陈子荷

其实这可不是针对陈子荷,而是林教练再三斟酌下的决定,陈子荷的特点是动作机敏,球路灵活,落点多变,但是力量稍显不足,正手和反手力量都一般,没什么杀板。

所以林教练从长远考虑,与其加强她的直板正胶打法,不如换个“武器”重新开始,当个怪球手。

可是陈子荷还是不愿意,林教练追到宿舍,装作生气地怒斥:

“不换拍,你就回你的校队。”

这句话才算是喝住了陈子荷,陈子荷也只好“被迫”地接下了这支让她讨厌的球拍。

陈子荷开始“抢”焦志敏的风采

别看陈子荷瘦弱,倒是有些李白的文人风骨,十分倔强。

陈子荷

当接过球拍后,陈子荷从零开始学起,当然,这球拍不同于传统球拍,打起来也怪,之前的扣杀球,现在却老是下网,好好地削球,也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出台外。

不过陈子荷没有抱怨,像是憋了一口气一样,把对林教练的不满和对这块球拍的抱怨全部加注在了平时的训练中。

渐渐地,陈子荷的球技开始发生变化,一开始个个赢她的队友,全部变成了她的手下败将,她甚至觉得,林教练也开始变得和蔼起来。

而真正崭露头角,还是1985年陈子荷挑大梁,带着队友在全国锦标赛上取得了团体第5名的成绩,刷新了福建队的成绩。

正好这时,北京正在寻找一名怪球手。

张燮林

1985年年底,陈子荷收到了来自北京的召唤,来到北京见教练组,陈子荷刚进大厅,就遇见了自己打法的“祖师爷”张燮林。

原来是他!

张燮林选中陈子荷来到国家队,就是看中她怪球手的特质,当时国家队内聚集着焦志敏、戴丽丽等一众高手,陈子荷在她们面前无异于是无名小卒。

可就是这个无名小卒,居然渐渐地抢了焦志敏的风采。

加入国家队后不久,陈子荷就入选了芬兰公开赛的团体赛名单,当时芬兰公开赛有中、瑞、英、法、日、南朝鲜等各路高手参加,陈子荷也倍感压力。

首先是团体赛,中国队派出陈子荷对阵欧洲名将赫拉霍娃,走到场上,陈子荷敏锐地发现赫拉霍娃偷偷看了一眼她的球拍。

赫拉霍娃

其实对于赫拉霍娃来说,陈子荷的球拍和打法并不陌生,自从张燮林发明了长胶打法,已经产生了葛新爱、童玲、倪夏莲等等好几位世界冠军。

所以陈子荷也有些紧张,自己作为怪球手,能不能起到奇兵的作用。

比赛开始后,赫拉霍娃发球,陈子荷按照往常接了过去,结果赫拉霍娃却因为球的飘忽不定而丢分,陈子荷越打越有信心,将自己的怪异打法发挥的淋漓尽致。

比赛结束,陈子荷这只初生牛犊斗败了赫拉霍娃这只虎!

紧接着,中国女队其他队员纷纷上场,不费吹灰之力就战败了对手,拿下了团体赛金牌。

越战越勇,陈子荷用她那怪球拍战胜了一批又一批的欧洲高手,后来又在女双决赛中,和队友朱娟拿下了女双金牌。

陈子荷、朱娟合影

值得一提的是,陈子荷还创下了对外全胜的战绩,也是这场芬兰公开赛,直接确定了陈子荷在乒坛的一席之地。

比赛结束,陈子荷跟随队伍回到北京,恰好北京也下起了大雪,看来除了金牌,还有大雪迎接这位从未见过雪花的南方姑娘。

陈子荷笑了,她是那样的高兴......

剧烈的打击却让陈子荷变得更加坚韧

转眼间,1986年到来了。

在芬兰公开赛崭露头角于世界的陈子荷,准备在乒坛开始正式大显身手,很快,第2届亚洲少年乒乓球锦标赛到来。

陈子荷

在团体决赛中,陈子荷挑大梁,一人从南朝鲜那里拿下了2分,可是团体得意单打失意,陈子荷在单打比赛中输给了洪次玉,这让陈子荷毫无准备。

紧接着,败败败!

在第39届世乒赛上,陈子荷纵使用了全身力气也还是遭遇了失败,单打,八分之一赛受挫,双打,四分之一赛受挫,混双,四强都没有进去。

这简直就是剧烈的打击!

比赛结束,陈子荷回到宿舍后把球拍从背包里拿出来,狠狠地摔在床上,这也是陈子荷对球拍第一次发火。

张燮林又怎么不会懂陈子荷呢 看着这个瘦小的姑娘,张燮林是又心疼又无奈。

张燮林

回到北京后,又开始新的训练,这天陈子荷正在和队友练球,忽然这时张燮林给陈子荷递了一张纸条,然后就走开了。

陈子荷很忐忑,又怕是责骂又怕是追问,结果这张纸条上只写着7个字:

进攻、进攻、再进攻。

陈子荷这下恍然大悟,她为自己的鲁莽发火和自暴自弃感受羞愧,任何人都不能抱残守缺,应该主动寻找生机啊。

也是这一天,陈子荷开始变得坚韧起来,大家都说陈子荷像换了一个人一样。

1987年第6届全运会,陈子荷按照安排回到了福建省带领女队参赛,在分组预赛上,福建女队教练祈求千万别碰上江苏队,因为江苏队有戴勇和谢小燕两位陈子荷的克星。

第六届全运会

天不遂人愿,冤家偏偏遇到了一起。

这场江苏和福建的比赛,可真是针尖对麦芒,果然,江苏队派出两位克星,企图将福建队的战将陈子荷挑下马。

可是陈子荷历经失败打击,浴火重生,面对困难再也不是防守,而是主动上手,发球抢攻,落点刁钻,线路多变,质量也很高。

江苏的两位运动员纷纷傻眼,陈子荷就这样将江苏队挤出比赛,为自己的王者归来敲响了钟声!

1989年,陈子荷带着这份坚韧来到第40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团体赛上,陈子荷像在芬兰公开赛一样,被国家当成对付外敌的头号武器。

冠军合影

陈子荷不负众望,落后也顽强,终于再一次成功地将对手拍在马下,完成了中国队交予的任务,为中国第9次蝉联女团冠军立下汗马功劳。

陈子荷拒绝“让球”邓亚萍

“球打得好,人长得也好。”

这是外国人对陈子荷的一致评价。

1989年的苏联公开赛,莫斯科的观众不仅过足了球瘾,也过足了眼瘾,陈子荷带着她那独特的东方魅力上场,风采盖过所有运动员。

于是当届比赛,陈子荷居然获得了“最上镜头小姐”的称号。

而第1届世界杯团体赛结束后,中国队还获得了“最佳服装奖”的荣誉,陈子荷身着队服,上台领奖的时候,再一次引起了全场球迷的欢呼。

陈子荷

1990年元旦,国家体委训练局组织了一台“明星荟萃联欢晚会”,中央电视台有位导演看中了陈子荷,想让陈子荷当节目主持人。

不过后来因为种种原因,陈子荷的主持录像居然被删去了镜头,这也让陈子荷有些失望,但是表面这么说,实际上陈子荷也心想,说不定还出丑呢。

虽然这次电视台的机会,陈子荷没有展露风采,但是在次年日本千叶的比赛上,陈子荷的样貌和气质终于展示在大家面前,众多球迷纷纷夸赞:

哇,怪球手原来如此潇洒。

不过样貌的潇洒,陈子荷从来不在乎,对比起样貌的比较,陈子荷更在乎的是比赛场上的潇洒。

玄静和、陈静、刘南奎

在这场千叶世乒赛上,混双八分之一决赛,陈子荷和谢超杰的对手是刘南奎和玄静和,其实论实力,陈子荷和谢超杰是不如对手的,不过陈子荷和谢超杰并不打算这样轻易放弃。

比赛开始,双方很快就打到了20:16,陈子荷和谢超杰落后,在一个短暂的暂停下,陈子荷和谢超杰交流战术,准备把进攻改成求稳,也就是只求上台。

这样一来,倒是出了奇效,刘南奎和玄静和接着丢了5分。

第二局开始,是谢超杰打玄静和,陈子荷打刘南奎的对阵,或许是没有适应陈子荷的打法,刘南奎的进攻变得和小学生一样无力。

很快,陈子荷和谢超杰就拿下了这场混双八分之一决赛的胜利,2:0战胜了长久没有败绩的刘南奎和玄静和。

邓亚萍、乔红

混双打的是外战,陈子荷自然是全力以赴,但是接下来的女双是内战,是陈子荷和高军对阵乔红和邓亚萍。

尤其是邓亚萍,陈子荷在1987年的时候就认识了她,当时邓亚萍身上的杀气,深深地吸引着陈子荷,两人的脾气也很对,不知不觉就成为了好朋友。

训练场上,陈子荷会和邓亚萍主动练球,回到宿舍后,两人又会主动给互相煮方便面吃,经常是两人一边交流一边吃方便面。

可是这次女双比赛,陈子荷却无奈地对上了邓亚萍这个好友。

一方面是高军在团体赛上失利,希望借陈子荷的“怪刀”拿下胜利,一方面是状态堪忧的乔红,希望借着邓亚萍的杀气拿下胜利。

邓亚萍

说白了,这场比赛还是要看陈子荷和邓亚萍如何表现了!

比赛开始,陈子荷完全没有顾忌好友之谊,也没有顾忌平时互相煮方便面的情谊,坚决拒绝“让球”邓亚萍,而邓亚萍也坚决拒绝“让球”陈子荷。

很快,这场比赛的胜负就见了分晓,还是陈子荷和高军更胜一筹,以3:0的比分拿下了这场战斗的胜利。

值得一提的是,陈子荷在奥运会上也输给过邓亚萍,真是一段奇妙的经历啊!

渐渐地,或许是因为打法受限制,也或许是陈子荷想换一种人生道路。

在1993年的时候,年仅25岁的陈子荷选择从国家队退役,暂时停止为国家乒乓球队效力。

不久后,陈子荷远赴德国,选择在法兰克福KASAL俱乐部打球,像之前的前辈曹燕华等人,选择去国外打球赚钱。

曹燕华

后来在1998年的时候,陈子荷凭借着高超的乒乓球技术和影响力,成功担任了KASAL俱乐部教练,扩大了乒乓球在德国的影响力。

1999年,陈子荷回国,次年在福建省体育中心正式挂牌,担任省体育中心副主任,为中国国家队输送优秀的乒乓球人才而努力着。

纵观陈子荷的乒坛生涯,无异于可以用外战内行,内战外行来形容,对外总是屡立奇功,对内却是总拿不到单打世界冠军。

因此,也有很多

“陈子荷,你有何感想 ”

陈子荷、郭跃华

陈子荷的解答不假思索,用她喜欢的古诗巧妙解答了这个问题:

“任何喜欢唐诗的人不一定非要写出漂亮的古诗来。”

潇洒不失大方,温柔含存内韧。

这就是陈子荷。

声明:本文为头条号简史档案馆分享文章,任何未经允许的转载、抄袭、洗稿行为发现必究!

发表评论:

标签列表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