孜孜以球五峰筑梦延续35年的业余足球赛助力乡村振兴

2023-08-21 14:31:03 聚哦游戏 聚哦

孜孜以球五峰筑梦延续35年的业余足球赛助力乡村振兴

第二十七届“五峰杯”足球赛现场

这是群众体育的盛事,这是乡村振兴的华章。

近日,全国唯一的苗族布依族自治县紫云即将举办一场名为“五峰杯”的足球赛,该赛事因山而名、因人而兴,源于1989年8月在县城五峰山下举办的首届青少年足球运动会,历经35载风雨洗礼而巍然屹立,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主抓、协会主责、全民主动”的浓厚氛围和办赛机制,越来越多的业余足球爱好者融入其中,实现了心中的足球梦,有力推动了紫云“文化+体育+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描绘了体育强国乡村振兴的生动画卷。

在热爱与执着中应运而生

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国家的体育事业快速发展,足球运动也在紫云的各中小学开展起来,广大足球爱好者还自发组织了6支业余球队,闲暇时间相约交流切磋。1989年,紫云的足球爱好者突发奇想,自主举办一场比赛,给全县广大足球爱好者提供一个展示和提升的平台。

泥地里开展的“五峰杯”足球赛

说干就干,由全县各个业余队成员组成组委会,在紫云电大召开筹备会。万事开头难,举办一场比赛和平时两个业余球队间的相约较量差别很大,加之紫云当时的经济欠发达,场地、资金、海报等一桩桩一件件都成了难题,但一腔热血的足球爱好者们没有因此而放弃,而是认真思考对策,一一破局。

“由于球场年久失修,我们就将球场划分成六块,每支参赛队伍负责修缮一块,大家拿起锄头、铁铲等简易工具自行挖土、运土、平整场地;没有球门,就用小树捆绑成简易的球门;没有资金,我们就分组去体育局、去学校等各家单位‘化缘’;没有统一的球服,就穿简单的T恤上场;没有海报,就自己动手画,我们第一届的海报还是现在的足协主席任克涛画的嘞。”回忆起第一届“五峰杯”足球赛,当时的组织者之一王凯俊滔滔不绝,嘴角也不自觉地上扬起来。

“五峰杯”足球赛领奖时留影

经过一个多月的筹备,1989年8月1日,第一届“五峰杯”足球赛在这样的热爱与执着中正式拉开序幕。

谈及比赛日期为何定在8月1日时,王凯俊说“因为那时候学校都放学了,县内外求学的足球爱好者都可以参与进来,更有人气也更有意义。”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边球发不了,铲球一身血。尽管条件如此恶劣,但也阻挡不了球员在赛场上肆意奔跑。第一届“五峰杯”的成功举办让组织者们信心倍增。从此以后,每年8月1日,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炎炎烈日,紫云“五峰杯”足球赛都照常开赛,成为目前全国连续举办时间最长,参与最广泛的民间业余足球赛事。

在“变”与“不变”中传承发展

体育场里人声鼎沸,绿茵竞技激情洋溢。

从“越野”足球到“沙滩”足球再到如今的“绿茵”足球,经过35年的传承与发展,紫云“五峰杯”足球赛的场地越来越好了。

在激烈的竞技中,观众席地而坐为运动员们助威。

不仅如此,35年来,紫云足球爱好者发扬“不怕困难、不甘落后、不断进取”的精神,精心组织比赛,并在2008年引入商业冠名等招商手段,比赛的组织、规模、水平都得以有力提升,比赛队伍最多的时候达50多支,数百名足球爱好者参与,近万名观众到现场观看比赛。随着比赛规模扩大,成人组、少年组、少儿组、女子组4个组别的划分逐渐出现,在全县掀起了足球热潮,每年的8月初都成了紫云球迷的节日,最热的时候有“不会踢球的娃不是紫云人”之说,有力推动了紫云的全民健身运动。

如果说紫云足球爱好者“不怕困难、不甘落后、不断进取”的精神,是“五峰杯”足球赛快速发展源源不绝的动力;那么紫云县委、县政府对体育事业及全民健身的重视,则是“五峰杯”足球赛长盛不衰的基石。

足球解说现场

1990年紫云县委、县政府从有限的资金中挤出部分资金修建了足球场,铺设了煤渣跑道;1992年,紫云率先成立全国第一个县级足球协会;2014年起,县二中、县民中先后修建塑胶足球场,改变了紫云没有11人制塑胶足球场的历史;“十三五”以来,紫云陆续在全县各乡镇(街道)及中小学建成近30个标准化足球场……多方协同、共同发力,“五峰杯”足球赛迈向正规化、专业化、标准化的步伐越来越快,名气也越来越大,成为周边县、市乃至全省比较有影响力的一项重要民间业余足球赛事,并在2018年被授予贵州省民间品牌赛事,紫云也被评为贵州省足球运动优先发展县。

“今年,我们将全县范围内的小学足球精英集中招录进入三中,扩充足球训练队的规模,建设足球运动员梯队,优化提升紫云足球运动员整体水平。”足球专业毕业,在三中任教的母小本老师高兴地说。“不仅如此,县委、县政府还将我们三中作为体育模块化教学试点,在校学生可自行选择喜欢的体育运动,选定之后进入为期一学期的专业教学,逐步弥补紫云体育教育的短板,全面提升紫云体育运动员的水平,紫云的足球教育乃至体育教育更加专业化,更加未来可期。”

医疗保障,让球员安心比赛。

今昔对比两重天,初心不改愈弥坚。虽然今日的“五峰杯”,场地、规模、水平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紫云人民始终秉承“享受绿茵、享受生活、享受快乐”的足球理念,传承“不怕困难、不甘落后、不断进取”的“五峰精神”,始终在“互相鼓励、互相帮助”的氛围中不忘初心,始终在“挥汗如雨、强健体魄”的竞技中提升自我,始终在“奉献自己、追逐梦想”的征程中勇毅奋进。

在坚守与突破中助推乡村振兴

1992年,紫云“五峰杯”足球赛实现了外县队伍参赛“零突破”;2017年,实现了外籍球员参赛“零突破”;2018年,实现了职业球员参赛“零突破”。今年,紫云“五峰杯”足球赛也将实现多个突破,一是紫云县委、县政府把办好“五峰杯”足球赛作为避暑纳凉旅游旺季,以赛促旅、以赛促游系列赛的主要赛事。二是参赛足球队将在地域上再次实现突破,实现省外球队参赛“零突破”,大大提升了赛事的竞技档次、观赏性和知名度。

泥泞中的比赛,体现出紫云人民对足球运动的热爱。

35载的坚守与突破,让紫云“五峰杯”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影响力越来越大,不止有力提高了紫云的足球水平,也让越来越多的人爱上足球,爱上体育运动,成为体育运动的佼佼者,邓小佳、韦章娅等优秀足球运动员凭借足球特长被特招进入贵州师范学院、贵州大学学习,“光速少年”岑小林、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铜牌获得者胡光剑、马拉松冠军岑万江等体育名人不断涌现出来。“五峰杯”也逐渐成为紫云文体旅融合发展的“名片”,为紫云带来流量,直接、间接拉动紫云旅游、餐饮、住宿、交通运输等行业增收。2022年,紫云“五峰杯”足球赛为周边产业直接和间接带来近千万元的收入。

“近年来,我们通过‘以赛促健、以赛促文、以赛促旅、以赛促游’的新模式,持续推动了体育产业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有力带动了紫云文化、旅游等产业发展,促进了紫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紫云自治县文体广电旅游局体育活动指导管理中心负责人李超说。

尽管赛场简陋,运动员们依然不离不弃,赛出风格,赛出水平。

除此之外,紫云不断拓宽文体旅融合发展思路,结合“南北中”复合景观旅游资源,充分发挥格凸河景区龙头作用,规划实施了集商业、经济、文化、旅游为一体,提供包含购物、娱乐、美食、住宿等一站式服务的印山城市更新项目,建设了翠河漂流、黄鹤营温泉度假村等乡村特色户外运动消费场景,打造满足全家庭成员、全年龄段、多层次、多样化户外休闲需求的消费场景,让省内外的足球爱好者在今年的“五峰杯”足球赛事期间,可以沿着“漂翠河、泡温泉、逛印山、游格凸”的旅游路线观赏紫云美景、品尝紫云美食、 感受紫云文化、静享紫云慢生活,实现用体育赋能乡村振兴,富了村民的“口袋”“脑袋”,赛出美丽乡村新气象,踢出乡村振兴加速度。(于以迁)

紫云自治县委宣传部

(紫云自治县文体广电旅游局 供图)

为什么业余搏击比职业赛事更重要不接地气就是耍流氓!

中国搏击市场爆发到今年,已经走入了第三个年头。

今年的转向业内人士都看得到,资本趋于冷静,每个在惨烈搏杀中幸存下来的赛事,开始把风向从抢市场转变为寻找盈利模式,但赛事的数量却大量的增多。

但增多的不是上卫视的A级赛,而是大量的C级赛,几乎每个周末都有,遍布全国各地,这是为什么呢

动辄投入几百万的A级赛事如果没有资本的支持和优秀的选手资源,基本办一场亏一场,C级赛事不需要播出,几十万就可以做一场很好的,乃至做成B级赛。

对于大部分花几万块就能办一场的C级赛,为新人拳手提供了锻炼自己的机会,甚至业余选手也能上去玩两下,参与性高,故而能遍地开花。

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信息,那就是业余市场或者说真正处于下游的基层市场,已经开始形成,并且发展迅猛。这是一个好机会,但大量业内人士也许会误判乃至轻视了这个市场,因为业余或者说基层需要的,真的并不是我们想的那样。

首先我们的职业市场是刚起步的阶段,上游的建设依然没有完成,中游无法形成,下游现在发展迅速,但有生力量或者说市场效应还传导不上去,两边甚至有互相不理解的情况发生,这是值得注意的。

而此前因为我们太过于关注上游的A级赛,并没有意识到后备培养的重要性。

其实业余赛事需要的东西很简单,无非是技术详解、文化时尚、切身互动体验三样而已。但只这三样,很多俱乐部都没有去做好,或者还意识不到如何去做。

这里和大家简单分享一下我的一点感想。

是招业余学员,还是培养职业冠军

我们不像泰国的拳馆一样有大量的职业比赛可以打,有博彩业支撑整个行业;也不像日本有深厚的武道文化,青少年不管最后会不会坚持,很多都会在一段时间内学习一点格斗技术;其他像欧美地区,搏击运动当地人理解认同起来也比我们容易,所以会形成固定的群体练习。

我们的市场刚刚打开,很多观众从第一次电视上看到的搏击运动,到自己真实接触到拳馆,摸到沙袋,知道什么是拳靶,由此带来的各种小白问题,是巨量的。

而一个俱乐部要生存下去,特别是在中国目前还没有形成完整职业化的情况下,招收业余学员应该是目前最大的收益点:

大家知道培养职业选手是费时费力的,赚的钱勉强能持平投入就不错了,想要有收益基本看运气;

业余学员多的时候,能在暑假偶尔赚一两个月就很开心。

之前虽然有过散打的小规模普及,但年代久远,且当时全国各地最多的还是跆拳道馆,真正想练散打的,除了几个武术大省(河南、安徽、山东),基本想找到教的地方都非常困难,除了进专业队和武校,别无他法,而有消费能力的上班族是没有时间去武校专业队的,想业余锻炼的青少年除了寒暑假也没有时间整块训练。

现在基本省会城市都有像样的格斗俱乐部了,很多二三线城市也有小型俱乐部,基本上满足了硬件设施,而且不少拳馆还有泰国教练乃至欧美教练,相比于十年前,简直就是鸟枪换炮。

我至今都还记得,十年前,全国叫得上名字的泰拳馆就四五家,基本一家“统管”一个区域,哪个拳馆来个泰国教练,立马圈内或者论坛上就传遍了,别说去练,能让人家用数码相机录个打沙袋视频传到网上就是荣耀,如果能有打实战的视频上传,那就是王者荣耀!

不过那个时候获得这种技术资讯的喜悦是非常难忘的,因为那个时候我们都是小白,能学到东西就是最乐意的,所以这种心态最符合真正的业余群体。

1、技术详解

如今这个年代,一个人业余学拳为的是什么

反抗校园暴力 减肥 时尚炫酷 追星 想有自己的小众爱好 这些都可以是原因。

但我们大部分俱乐部却一直想着的都是——宁可饿死,也要出一两个像样的冠军,而不是想着先好好活下去,再慢慢培养自己的冠军。

对于很多业余训练的会员,很多俱乐部就是让教练跟着一起打沙袋,学下基本功,很少详细讲解技术,甚至对于学员提出来的新手技术细节问题感到厌恶,就算学员买私教,很多教练也都无法解答,或者不甚关心学员的问题,导致学员粘度不够,最后流失。

其实我们只需要自己想想最初喜欢格斗和最初练习格斗的时候最需要的是什么,我们也就会明白业余这块的学员最缺的是什么。

举个例子,比如格斗中一个提膝格挡的动作,提膝格挡的时候脚背是绷直还是屈起

这个问题很多职业选手基本不会在意,觉得只要胫骨硬,怎么样顺利就怎么样挡。

但很多业余学员就非常在意这个动作到底对不对,为什么他感觉脚背绷直发力要比屈起顺畅,如果不能一一给他们解释清楚,你就是金腰带头衔再多,你也不是一个好教练,最终也不会有长久的回头客。

2、文化时尚

技术详解这一关要求教练本身有清晰的思维,一定的口才,这些都是要经过培养锻炼的,而一个技术往往代表着一段格斗文化或者故事。

比如站立格斗里面的掩手打法,其实在很多格斗技术里面叫前锋手或者雷达手,播求就非常擅长用前手掩手打法,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对手一旦进入你前手的距离,无论是踢还是拳,你都可以打中对手,而且可以起到干扰对手的作用。

所以格斗游戏和漫画里面前锋手的动作被多次运用——KOF的泰拳东丈,空手道坂崎良都有前锋手的架势。

这些点是很容易让业余学员兴奋并且继续产生训练热情的,因为他们很多过来训练就是因为看了相关的文化作品或者比赛,很多时候他练会了技术,只不过是找寻一下心里的归属感,觉得自己像喜欢的格斗人物,这就行了。

业余的学员学会一种新技术,比如转身腿的那种兴奋,相信很多人都体验过,简直比中了奖还高兴,而如果在练习中能用新招数打中人,那得高兴一个星期去,下回接着来练,而职业选手早就没了这种兴奋,不过毕竟不是人人都能有条件做职业拳手的。

所以,真正重视业余的俱乐部是一定会把格斗文化传播好的,充分了解格斗文化也是好的俱乐部需要加强的事情。

3、互动体验

当业余的学员练习到一定程度以后,能切身体验一场比赛就显得很重要,一来能让他们体验真实的比赛,二来可以检验他们的技术,让他们知道自身的差距。

一份体验,除了可以留下一份影像资料作为纪念,更重要的是打得好的,则会更努力的训练,打更多的比赛,这也是大量馆内交流赛和C级赛的基础。

欧美、日本等地区的职业选手也是从这些俱乐部里的业余拳手诞生的,但往往训练认真程度不输其他国家职业选手,因为他们的出发点始终是在兴趣上,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

所以俱乐部一定要摆正一个心态,任何对格斗保持有敬畏心的习练者,都值得尊敬,而不能因为你技术好,你是冠军,就忽视这些人的存在。

这个行业成熟的粉丝群体,乃至未来的市场,很大一部分都是靠这些人来支撑。何况很多人除了格斗以外还有其他更擅长的事情和职业,这才致使在各行各业里都分布着对格斗项目有兴趣有理解的人,这一点不得不重视。

市场打开效应:业余赛事带来的机会

记得09、10年的时候,我还在泰国念大学,当时有一些业内人士问我,为什么不做泰国的泰拳产品代理业务,一方面是我的兴趣并不在此,另一方面当时国内连有格斗俱乐部的城市都没有几个,所以我就和朋友说,做这些装备产品,如果没有关系进入各个专业队,那么基本就是等死。

搏击装备产品大致就是擂台、沙袋、靶子、拳套、衣服、裤子、护具,以及一些周边。衣服裤子这些,以中国的山寨能力,只要你火,迅速就能把你复制掉,以更便宜的价格出现在市面上。真正盈利好的还是装备,因为用起来确实感觉不一样。

专业队能出成绩,所以装备消耗大,像泰国Fairtex这样的品牌,都是有专门的测试环节,像雅桑克莱3个月就可以打烂一付手套,而按照当时国内的情况,进不了专业队,你卖给业余的粉丝,他3年都打不烂一付,你怎么卖第二付

其余的沙袋、擂台就更别说了,至于护具,一个拳馆买两套就算大客户了。

如今已经过去了六七年,大家可以再看看中国的各种搏击产品的数量,乃至销量,按照以前的情况来对比,简直就是翻天覆地。

中国业余的市场哪怕只打开一点点,对于其他国外品牌来说,基本就是50%的利润来源。

而目前在国际上,格斗项目的发展状况,似乎是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理解、加入进来——K1和PRIDE几乎用尽最大努力让世人知道格斗比赛,然后由UFC和其他诸多比赛继续将这些推广下去。

我今年在曼谷的商场里发现了一个明显的变化,以往曼谷市中心的大型商场,至多只有一小家店面有各类泰拳搏击产品的专柜,因为当时曼谷给业余人士提供训练的俱乐部并不多。而现在,Fairtex和Venum都有了自己的专区,而且很大,很时尚。这证明购买的人数增多。项目普及成功,才会有这样的影响力。

装备的火热让很多从业者意识到了业余市场的潜力,C级赛的成功也让这个势头继续保持了下去,如果俱乐部这块能稳住,那么我们就能完成良好的传导,把下游到上游的环节对接起来。

粉丝讨论的热情,以及高度参与带来的专业,才能真正让行业完善,而不光是一线选手在台上打,打完了消耗库存就退。

但对于下游市场和业余赛事的运作执行,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我索性采访了两个在这方面比较有经验的业内人士:一个是推广泰拳培训项目比较成功的“HBW训练营”创始人韩博唯,他做的业余培训颇有成效,在国内已经有了一定口碑,另一个是昆仑决C级赛城市英雄的负责人栾俊。

他们对业余市场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去分析,这里分享给大家参考。

1、韩博唯

问:怎么看待中国的业余搏击市场

业余市场空间巨大,开设的格斗场馆越来越多,从业人员需要客观认知市场才能正确有效的对大众人群进行引导。

全世界的业余用户起点不相上下,但中国的搏击从业者引导能力普遍不足,因此尚未充分引流。

中国搏击从业者的普遍特征:

A、对市场缺乏认知:

习惯性的陷入自己的武林世界,缺乏对用户的了解,往往自我虚构出不存在的消费市场。

B、课程产品生产力差:

搏击业浮躁,普遍缺乏客观自我认知,从业者优质课程产品生产能力不强,尚未意识到自身产品内容的缺陷和短板,反而盲目在一些只有空壳子但无实质的合作模式上费劲心思。

诸多自身缺乏流量获取手段的从业者,即使联合在一起,除了凑个热闹,到最后仍一无所获,还是因为不注重自身内容的质量。

也有从业者希望通过与赛事合作的形式获取流量,但缺乏对赛事关注人群的分析了解,如果赛事关注人群的线下消费能力极低,那就很难对行业的格斗场馆进行引流。

C、从业者的局限性:

搏击业余场馆的开设看似不需要巨额的创业成本,致使越来越多的搏击人事或业外人事选择开馆,但此行业对创业者有较高的技术门槛。

所谓技术不单指格斗技术,更多是对营销等方面的要求——目前行业流量迫使创始人需要严格控制从业成本,很难让优秀的营销人员获取与自己价值匹配的同等报酬,所以通常需要创业者亲自上阵,但创业者普遍营销能力相当不足。

每个创始人都认为自己有一两个别人想不出来的大计划,暗自欢喜憧憬未来,但殊不知大家各自心里想法都大同小异,所谓的计划也是脱离市场的考量。

搏击从业者应该像健身房的格斗课管理和营销模式学习,从创造的社会价值上来说已经远超搏击的垂直行业。

不否认健身房里有一些非常优秀的格斗教练存在,我曾在我们“HBW欧式泰拳”的线下教练员培训中遇到过很多,但也必须承认一大部分健身房搏击教练的水平有待提高,但是他们很善于学习,如果垂直搏击圈的从业者止步不前,依然闭门造车,那早晚会被超越。

健身房是巨大的流量入口,待到时机成熟,如果搏击拳馆的流量入口还未通过任何方式打开,那时拳馆从业者则人人可危。(你们的会员就要跑去健身房啦!)

问:推广项目中遇到的最大难题是什么

为B端和C端用户建立认知,讲通俗一点就是对从业者和大众人群建立认知,这个环节是最花时间的。

很多从业者给大众建立的格斗认知非常有限,甚至有的是错误的,无论是格斗的技术体系层面,还是格斗的功能性延展。

大多从业者不能把格斗体系的娱乐化、训练中的多变性、趣味性、专业性并存的一面展示给大众,反而把格斗最暴力、最令人担忧的一面反复给大众洗脑,无意间抬高了大众加入训练的心理门槛——有人在一边努力为大众树立正确认知,而更多的是众多从业者在另一边不断破坏生态,虽然他们是无意的。

健身房的格斗产业虽然比垂直格斗业顺利很多,但有一些推广者空谈概念,打着“格斗健身”的旗号,并无深入的实质内容,企图通过降低格斗授课的技术标准,来获取流量,通过降低健身教练的从业技术门槛,来引导他们更愿意参训。

嘴上说着“只是用格斗的形式去健身”,实际则是用来掩盖自身能力不足的借口。

比如国内某格斗健身培训品牌,传授给参训教练的本身就是劣质的格斗课程,再由教练把这种劣质课程传授给大众,更加剧了格斗相关产业的生态恶化,给大众建立了错误的技术引导,以及对格斗健身的歪曲认知,这样的模式不会长久。

问:职业和业余市场,是不是完全是两回事

在国外不是,在中国是。

中国早年就给大众建立了很深的错误认知,认为职业的才专业,业余的就不行。但在国外,职业运动员大多只是打职业比赛获得冠军头衔,其实他们都是业余爱好者,在运动员打比赛的身份之外,还有其他工作,比如KO泰拳王播求的日本选手“佐藤嘉洋”。

国外的模式告诉你,即使你是爱好者,但你有你的选择:

你的格斗水平可以很高,你也可以只是用格斗来减脂,课程同属一种体系模式;

参与课程的人多种多样,有运动员级别的、也有入门爱好者,大家相互鼓励,只是强度不同,收获不同;

教练把自己当成主控台,带动起所有人共同创造。

这是国外的授课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搏击业内的整个群体才能成为一家人,这个话题不是一两句话能讲清楚的,毕竟搏击业内有太多要普及的知识,对于世界上其他国家同行业人在做的,我们了解太少,以后有机会再详细讨论吧。

问:如何做好业余市场

A、踏实做事,先做好自身内容,不然一群同样挫败的人联合在一起也只能是互相打打气。

B、做好引流工作,控制成本,善于尝试资源置换。

C、让两者形成闭环。

2、栾俊

问:你怎么看国内业余赛/C级赛的市场

我觉得市场巨大,但我们目前综合能力不足:

1)缺乏优秀的教练,缺乏专门做青训的教练;

2)缺乏科学的训练和团队;

3)运动员的文化水平有待提高,起初三两年感觉不出来,成熟之后,会局限运动员进一步的自我提升;

4)缺少专业的经济团队为他们规划、包装。

问:为什么C级比赛如此火爆,观众喜欢的原因

我觉得业余比赛主要还是小城市更受欢迎,因为他们平时文娱活动少。C级赛的规模有大有小,在广场、酒吧、俱乐部都可以举行,到场观众多则上千,少的只有几百人。

问:目前业余赛/C级赛的市场开放有多少

不到一半。因为我们做的比赛还是太专业了,我们想做业余的比赛,但是跑来的大多都是接受专业训练、打不上比赛的人群。

从以上的解答可以看出,在不同视角下,大家对业余搏击比赛的理解和看法是不一样的。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目前我们都还不够重视业余赛,业余赛的发展也不够成熟,甚至没有一个大的方向。

但是,只有业余市场真正成熟了,职业搏击才会真正完整,运动员退役也有着陆的平台,整个行业的从业人员也能有更稳定的收入,专心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真心希望每一个俱乐部都能良性发展,选手能打又能教,推动搏击产业在中国的持续进步,共勉!

感谢雷武龙老师供稿

更多热辣内容请移步微信(搜索bjqbj01),关注“搏击周评”,搏击其实很酷哦~

拳击真实状况

我们的拳击和搏击只是小众群体,玩业余的人员基数也不大,注册的职业选手数量就更少,职业化水平普遍比较低,数量和质量上都比不过日本,欧美更是甩我们几条街,世界顶级赛场上黄种人超越白种和黑人本来屈指可数,除了次中量级以下还有日本人的身影,在重量级别的顶级职业赛事上更难见到黄种人。

业余球队的组建活动和预算

本文分为:组建、分工、队规、装备、活动、经费六部分,分门别类叙述。

一、组建

业余球队的组建有多种方式,因缘际会,并无一定之规,比较常见的、比较有效的方式有:

一是依托单位。多为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球队,这是最常见也最稳妥的方式。这些球队大都有一个牵头的部门,常见的多为工会、共青团等。经费有保证、人员都熟悉、日常有管理。

二是依托行业。例如厦门市新闻媒体联队、中央暨省级驻厦新闻媒体联队,也包括各校校友足球队;俱乐部球迷形式的球队;足球培训机构组织的球队。这样的球队需要几位热心、有威望的组织者,需要几位热心的赞助商,人员较为庞杂,但向心力有保证。

厦门新闻媒体联队

中央暨省级驻厦新闻媒体联队

厦门大学八八校友联谊会足球联队

厦门第一中学校友队

厦门国际男女足俱乐部球队

伟之星体育足球青训俱乐部

三是爱好者自发组织的球队。这些球队往往始于狂热、终于松散。

二、分工

球队成立后,最好能做到“有计划、有组织”,这首先就是要有分工,既各司其职,又充分发挥大家的积极性,整合资源为球队服务。

齐备的分工大致为:

领队:依托单位的,多由单位领导班子分管成员担任,或者所支持的部门领导担任,例如归公会的由工会主席担任、归共青团的由共青团书记担任。领队的职责对内是协和王邦,对外是广结善缘,管理球队的外部环境,为球队争取政策和资源,特别是解决球队的经费问题。

教练:负责球队的训练,指导球队的比赛,教授足球的专业知识,包括一些伤病的预防和治疗等。

队长:队长是球队的场上核心,在没有设置领队和教练的情况下,要负担大部分的队务。队长要慎选,须具备三大要素:

一是球技好,专业能力强是基本,这也是队长和领队、教练的很大不同。

二是威望高,能指挥得动球队,例如范志毅、魏群、坎通纳,马尔蒂尼等,马拉多纳那是队长的天花板。

三是能长时间上场比赛,这点非常重要。无论位尊如领队、位高如教练,只能站在场边喊是没有用的,这也是本人从一开始就极度不看好李铁这种从头嘶鸣到尾的主教练的原因。球场那么大、噪音那么大,突发情况那么多、形势瞬息万变,只有能及时出现在场上任何一个地方的队长,才能对此施加强有力的影响,及时地处置。

同时,按照竞赛规则,也只有队长才有权与主裁判沟通,其他人上来啰唣只能吃牌,适得其反。

财务:管理钱款,定期公示。

队务:相当于球队秘书,负责打理球队的日常事务,例如定场地、买饮料、发球衣等,是一个需要细心、耐心、付出的岗位。

队医:业余球队这一岗位多为球员客串。例如驻厦新闻联队有在医院工作的球员,要是不小心脱臼了,现场就能给你装回去;而厦门六中校友队的郭氧大国手,本身就是厦门的一位名医,救人无数。

当然在大多数球队中,只要有队长和队务(兼管财务)就可以了。

笔者的经验,如果球队中有德艺双馨富有威望者,则交由这一位或小几位为佳——毕竟需要为球队殚精竭虑,在日常中要时时思考、处处留心、及时处置,授一人以权,非权利也,乃责任也、奉献也。如果大家水平都差不多,又都来自五湖四海,则也可团一个队委会。切忌九龙治水、反增矛盾。

本文谨以网络上一段简朴的文字,表达对队长的敬意:

正所谓不踢足球你就不会知道一个球队的队长是多么的伟大了,当你戴上队长袖标的那一刻,所有的责任都要自己一个人承担。尤其是如今的业余球队里面,在笔者眼里业余球队的队长,是一群被抛弃的孩子,莫名其妙要扛起一些自己以前不愿做的事情,队长人多的时候可以是替补,人少的时候可以踢满全场和任何位置,队友受伤的时候可以是队医,球队没钱的时候可以垫钱,我真的希望有更多的人理解你们球队的队长,他们其实和你们一样,只是想好好踢球,他们也不想管任何事情,你能看到的只是每周你有球踢,有水喝,你看不到的是谁订的场,谁买的水!你不需要操心每周够不够八个人,只需要来踢球!

球员:

“民为邦本”,球员之谓也。球员的组成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身体健康、时间上能经常参加活动。

二是人员构成合理。

1、位置配备完整:各位置都要有踢该位置的球员,尤其门将更不能由其他位置的球员客串,客串必出大乱。

2、队员配置合理:指相同位置最好不要有超出正常情况的多名球员,例如一个队储备了3名以上的门将。这既浪费资源,又容易产生矛盾。

3、人员数量合理:少了不成队伍、多了不好安排,一般球队总人数在30——50人之间,经常来的在20——30人之间为佳。

三、队规

队规明确了球队定位、活动规则,是球队的基本大法。主要由几部分组成:

1、球队名称:名称要清晰响亮,与本队有关,与行业有关,富有特色。

2、球员组成:即入会对象。

3、入会资格:包括身体健康能正常参加球队活动,能保证出勤率等。

4、队规:根据本队需要与特点制定。

5、队费:如有收费,则制定标准与使用范围。

业余球队的队规要简单易行。

队规还可以包括一些补充的规定、规则、规矩等,具有针对性、时效性。

厦门大学厦门元老队的队规可供参照,其主要由《球队规则》(会规)、《竞赛规则》、《球衣发放规则》三部分组成。

球队规则(会规)

球队实行会员制。

一、入会资格:

1、厦门大学校友;

2、年满45周岁;

3、身体健康,能正常训练与比赛;

4、参加过球队3次以上活动者,可成为正式会员,球队为其配置球衣等装备;

5、会员资格一年一审,会员出勤率须达到50%以上。

二、球队管理

球队事务由领队、队长、球队秘书负责。

三、球会会费

1、球队为大家提供球衣、场地、饮料、联谊活动等;

2、年费:无

这个规则非常简洁,且球队有常年的热心赞助商,不收会费,是一个理想的方式。

竞赛规则

比照国际足球理事会《竞赛规则》、国际足联《五人制足球竞赛规则》制定与执行。

一、平时训练和内部比赛(5人场)

1、每节15分钟;

2、胜者守擂、负者离场;

3、平局守擂方离场;

4、如参加人员多,则到点双方同时离场。

二、球衣

1、球衣颜色以大红、深蓝、白色为主;

2、球队有定制的红色球衣一套,另有校友提供的深蓝色球衣一套。

三、纪律

1、友谊第一、健康第一;

2、禁止剧烈的、危险的动作,严禁恶意动作。

就是强调养生足球,以健身和联谊为主。

球衣发放规则

参照业界惯例与厦门大学校庆足球邀请赛规则制定。

球队向正式会员发放印制有本队标志的球衣。

球衣号码分配规则

1、原则上按照位置选号,例如门将多为1号、22号,后场多为2——5号,前锋多为9——11号,避免出现诸如门将穿9号,前锋穿1号的情况;

2、若队员选号有重复,依据厦门大学校庆足球邀请赛规则,按照年级或年龄顺序,长者优先;

3、队服每人一套,若队员有额外需求,可自行购买,不受选号等限制;

4、球队另外为赞助商、关心和支持球队工作的热心人士提供球衣;

5、球衣发放由(领队)最后决定。

这个规定妥善解决了队员选择号码重复的问题。

队规当然也有制定得详细的,可参考中央暨省级驻厦新闻媒体联队的版本:

各位队友们:

2019年成立的驻厦新闻联队足球队,是一支由驻厦媒体人组成的业余足球队,现有队员38人,分别来自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经济日报、中宏网、福建日报、福建电视台、福建法制报、东南网、海峡导报、海峡之声等中央、省级驻厦门新闻机构。从球队成立至今已近3年时光。自球队组建以来,承蒙各位队友的关心、支持和帮助,驻厦新闻联队才有如今这般好光景,归根结底这是与大家的共同努力有着密切联系。经过不断磨合,队伍趋于稳定,不过随着人员的增加,队伍的壮大,规范成熟的球队管理工作已成为当务之急。于是在大多数队员们的一致认可的情况下,经商议现推行关于球队管理运作的试行办法,内容

1、我们是一群在绿茵场上热爱足球、在新闻现场挥洒汗水的新时代媒体人。热爱足球的你皆可申请加入球队,成为球队预备会员。预备会员连续参加球队活动3次后,凭其具体表现,由球队管委会讨论是否吸纳其成为正式会员。有会员资格的队员才有在正式比赛中上场的资格。

2、 会员一切活动听指挥,保证训练时间,按时参加训练及比赛。球队每周六晚6:30,固定组织训练/比赛,队长及管理人员会提前数日将消息公布于球队微信群上。凡是缴纳会费的队友,均判定为默认参加比赛(伤病员除外),此项算作正常出勤率。会员若因故不能参加每周例行的活动,则需提前与球队负责人联系;会员若因工作等原因等需要长期请假,需提前打报告申告理由。以上情况不扣除其场均消费,但不增加出勤率。

3、 为保证队友们能够有一个舒适的踢球环境和无忧的后勤保障,球队决定实行会员缴费制。会员全年缴纳会费800元/人,一次性交齐,钱款由球队财务负责人统一管理调配,择期公开会费支出明细。球队将为每人设立专属考勤报表,另由专人负责考勤制度,年出勤率低于50%,将被扣除全部会费;出勤率高于80%,将有额外奖励。

凡未入会或偶尔参加活动的球友,每次活动结束后收取费用。鉴于会员应有的优惠政策,未入会或偶尔参加活动的球友,标准与会员有一定区别。

4、交纳会费并正式入会的会员,将每年享有印着驻厦新闻联队队标的限量版球衣两套、每年约50场顶级人工草场狂奔体验、每场农夫山泉(或其他品牌)免费畅饮、每年至少一次正规赛事参赛资格,还有足球宝贝免费合影机会。

球队永远向喜欢足球的朋友敞开大门,随时欢迎新朋友加入!新朋友如想加入,请多参加几次活动后,确认自己喜欢这个集体,确认自己会长期留下来,确认自己能经常的连续的参加集体活动,再申请会员资格。若新朋友参加活动后感觉不适应或不喜欢这个集体,也随时准许退出,来去自由。

5、啦啦队队员因性别优势,不交纳会费。欢迎广大队友们多多吸纳!

以上规定最终解释权归驻厦新闻联队所有!

驻厦新闻联队足球俱乐部旨在传递足球正能量,让新闻媒体人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既能够强身健体又能够互相联谊。我们因为足球而结下的深厚友谊不应只是该昙花一现,在驻厦新闻联队这个球队,大伙们都能够为曾经儿时的青葱梦想去执着,去挥洒汗水,去释放激情。那么当你困难时,请不要感到无助,你身边还有一群值得期待的队友。我们是队友,我们是战友!

此规章制度还在不断完善规范中,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这个规则充满激情与欢乐。

四、装备

球队的装备非常重要,必不可少。主要有:球衣、护具、医药,当然要把运动饮料包括在内也行。

球衣

队服是球队的标志,是比赛之必备。

队服的选择:

1、普通球衣,背面印上号码即可。

2、选择著名球队(俱乐部)的同款。

3、自行设计,DIY。

建议球衣以大红、深蓝、白色为主。这些颜色易于识别、易于购买。一般避免使用杂色、暗黑色。

队服印制的主要内容:

球衣号码、球队名称、球队LOGO、球员姓名、赞助商等。

笔者建议球衣要尽可能印制队员姓名:一是便于辨识,帮助大家相互认识——喊叫号码与称呼姓名,感觉是不一样的;二是具有荣誉感和责任感。这两点对于业余球队都很有帮助、很有必要。

队服的发放:

队服发放两个原则:按照需要、不伤和气。尤其是在球衣号码的选择上要做好协调工作。

厦大元老队大牌云集,队中充满了校史上不同朝代、不同院系的诸多队长和10号巨星,包括各款球霸,其规则极有借鉴意义(见前文)。

笔者设计的厦门大学百年校庆“飒”战袍

笔者设计的厦门大学厦门元老队“黉”球衣

球具

足球:5号球。

球鞋:球鞋是最个人化、个性化的准备,即便在国家队这样要求统一着装的球队,球鞋也多是五花八门的。

选择的标准:按照场地需要,主要是草皮情况;按照天气需要,主要是晴天、雨天;按照个人喜好,例如踢小场我喜欢捅射,因此就选了鞋头硬的。

我选择的原则是蹬地有力、变向不打滑、膝盖不会酸痛。使用的情况是平时用短钉,打比赛用长钉。最好是买品牌的:设计科学、好用耐用,这才是性价比高。

长钉一双、短钉一双即可,如打大赛,可准备一双备份的。同时,球鞋不宜频繁更换,这会影响脚感,尤其是在射门和停球的时候。

老球棍喜欢就是一款圆钉打天下:适应性强又不伤膝盖。

至于令人眼花缭乱的FG、SG、HG、AG、TF、MG、IC、IN等球钉分类,对于业余踢球的我们,大致只要记得4个分类即可:

1、FG、SG适用于天然草场,最常用的是FG(长钉足球鞋)。

2、HG、AG、TF适用于人造草场,最常用的是AG(人造草场专用钉)。

3、IC、IN适用于室内足球场。

4、TF适用于人工塑料场地。

足球鞋鞋钉的分类、特点和用途

球袜:球袜的选择因素是:质地、长度、颜色。

我的选择依据是:质地舒适、防滑即可,冬天厚薄均可,夏季要透气些的;长度有过膝与不过膝的,如膝盖有伤,以过膝、有厚度的为宜,可起到护膝的作用;颜色与队服搭配。

护腿板:很多人上场比赛,故意不带护腿板,牛哄哄的,这种人千万不要学,至多是许褚裸衣斗马超,落了个臂中两箭——毛宗岗就禁不住挖苦说:“谁叫汝赤膊 ”鲁迅则批评说这是“充好汉”,鲁迅这次又是一针见血。

护腿板是最重要的护具,我的经验是不管比赛还是训练,都必须准备齐全再上场。尤其是在和厦门国际队女足、双十海附初中女足比赛中,都被对方隔着护腿板踢出血来——这要是没有戴护腿板,后果岂非不堪设想。女生都这么狠,何况爷们。因此愈发觉得,不带护板就上场是不懂爱惜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

就是这一下迎面骨踢出血来

护踝:踝关节是很容易被踢伤的部位,而且恢复慢,因此对踝关节的保护,也很重要。

带护踝的护腿板

保暖内衣:寒冷的时候,尤其是冬天,需要备着。尤其是踢业余队,换上换下频繁,有个保暖的衣服,对身体也是一个保护。温度实际上是对肌肉和关节的重要保护和保证。

一般选择黑色的,白色亦可。

头套可有可无。笔者是因为喜欢用头球攻门,加上考虑到旧的足球表面粗糙、南方场地常年潮湿球面总会沾到一些碎屑,容易擦破皮肤,引起受伤和有碍观瞻,因此列入装备。

护腕:护腕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选用。

护目镜:可选项。亦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也有说近视还是隐形眼镜好用的。要选防雾的。

护膝:可选项。不仅起到保护作用,还有支撑作用。

护腰:可选项。据说有的人把这当减肥用,目标是肚腩、“游泳圈”。

袖标:队长必备,最好自带。

口哨:偶尔客串一下裁判,最好自带。

球袋:压轴的是球袋。现在的球袋设计非常合理好用:一是容量大,二是区隔合理,球衣、球鞋、足球、饮料等等,分门别类地放着。

足球个人装备包

医药

跌打损伤类的,我多用传统的正骨水、云南白药,赛后涂点药膏。创口类的,多备创可贴、碘伏、棉签等。

保健药品:随着年龄的增大、机能的衰减,适当服用保健用品可能有帮助。综合球友意见,最经常服用的是氨糖类保健品。但我个人的喜好是谢绝一切吃药——如果真跑不动了,改练其他就是,例如游泳,也很喜欢。

《资治通鉴·汉纪三十一》记载:

更始将都洛阳,以刘秀行司隶校尉,使前整修宫府。秀乃置僚属,作文移,从事司察,一如旧章。时三辅吏士东迎更始,见诸将过,皆冠帻而服妇人衣,莫不笑之;及见司隶僚属,皆欢喜不自胜,老吏或垂涕曰:“不图今日复见汉官威仪!”由是识者皆属心焉。

翻成白话就是:

更始帝刘玄将要建都洛阳,任命刘秀(后来的东汉的开国君主光武帝)代理司隶校尉,派他先到洛阳修建宫殿官府。刘秀于是设置下属官吏,用正式公文通知地方官府,处理政事完全按照(西)汉王朝旧制。当时三辅(京城一带)的官员们到洛阳迎接更始帝刘玄,看见他的将领们经过,都用布皮包头、穿着女人的衣裳,没有不耻笑的。等到看见司隶校尉刘秀的下属官员,都高兴得不能自制,有年纪大的官员流泪说:“想不到今天重新看到了汉朝官员威武的仪表!”从此,有见识的人都归心刘秀。

所以最后再强调一遍:球队有没有球衣,是流寇与王师的区别!

笔者的足球装备架

五、活动

活动对于球队而言,既是目的,也是手段。生命在于运动、球队在于活动。

1、常态化:运动贵在坚持,坚持重在常态。对于队员而言,以每周1——2场,每场30——60分钟为宜,中间辅之于1次力量训练。这种频率和内容能保持强度、保持状态,又符合人体运动规律。

2、内部交流:球队内训与训练赛。主要是健身、熟悉队友、形成球队打法、切磋球技等。强调友谊第一、健身第一,要避免大动作、强对抗,严禁伤人。

3、对外联谊:联谊具有多方面的意义,也很受队员们欢迎。例如中央暨省级驻厦新闻媒体联队时不时就会对外组织活动,这极大地刺激了球队的战斗力、加强了球队的凝聚力、提升了球队的活动力,焕发了足球的魅力!

驻厦新闻联队Vs厦门新闻联队

驻厦新闻联队Vs福建广电集团队

厦门新闻联队勇夺象屿杯季军

六、经费

古人云“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有了经费,球队活动就有了保障,球队的管理也就容易多了。而没有经费——经济是基础,没了基础,奢谈什么球队!

最常见的是:

单位拨款:多来源于工会、共青团组织,这样在财务上也方便列支。

社会赞助:作为世界第一大运动,喜欢足球、愿意襄助球队的热心者不少。赞助内容和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厦大厦门元老队在赞助商有:球队赞助商(球衣、场地、矿泉水)、球具赞助商、啤酒赞助商、红酒赞助商、白酒赞助商、撸串赞助商、摄像摄影赞助商等,五花八门,十分闹热。

队员会费:中央暨省级驻厦新闻媒体联队采用会员制,每位会员年缴纳会费800元,并与考勤挂钩。

开支:

最经常的项目有:队服、球具、场地、聚会、赛事等。

以球队总人数30人、经常参加者20人、每年50场训练和内部比赛、2次对外赛事(本地1次、本省1次,实际参赛人数20人)计算:

球队支出 单位:元

项目

单价

数量

合计

说明

装备

足球

200

5

1000

5号球

球衣

150

60

9000

红、白、蓝

球鞋

600

2

1200

长、短钉

球袜

30

3

90

深、浅色

护腿板

30

1

30

手套

100

1

100

门将

场地

场租

500

50

25000

5人、8人场

食品

饮料

2

1000

2000

矿泉水

零食

10

60

600

赛事用

聚会

聚餐

200

60

12000

30人全部

竞赛

场地

500

2

1000

8人场

保险

50

60

3000

30人全部

拍摄

1000

2

2000

交通

300

20

6000

20人参加

住宿

300

20

6000

双人标间

总计

69020

说明:不包括药品、裁判费用等,为球队第一年最基础之开支,第二年起可删减球衣、护腿板等费用。

据《封氏闻见记》卷六、《唐语林》卷五记载:

打毬,古之蹵(蹴)鞠也。《汉书·艺文》:“《蹵鞠》二十五篇。”颜注云:“鞠,以革为之,实以物,蹵蹑为戏。蹵鞠,陈力之事,故附于兵法。”太宗常御安福门,谓侍臣曰:“闻西蕃大好为打球,比令亦习,曾一度观之。昨升仙楼有群胡街里打球,欲令朕见此胡,疑朕爱此,骋为之。”景云中,吐蕃遣使迎金城公主,中宗于梨园亭子赐观打球。吐蕃赞咄奏言:“臣部曲有善球者,请与汉敌。”上令仗内试之,决数都,吐蕃皆胜。时玄宗为临淄王,中宗又令与嗣虢王邕、驸马杨慎交、武延秀等四人敌吐蕃十人。玄宗东西驱突,风回电激,所向无前。吐蕃功不获施,其都满赞咄尤此仆射也。中宗甚说,赐强明绢断百段。学士沈佺期、武平一等皆献诗。开元天宝中,玄宗数御接观打球为事。能者左萦右拂,盘旋宛转,殊可观。打球乃军州常戏,时复为耳。今乐人又有蹑球之事,戏彩画木球高一二丈,女妓登榻,毬转而行。萦回去来,无不如意,古蹵鞠之遗事也。

元·胡廷晖《宋太祖蹴鞠图》

明·杜堇《仕女蹴鞠图》

足球的前身蹴鞠,起源于中国,发展到今天,成为了世界第一大运动。

它,带给人们健康、快乐、友谊;

它,带给人们勇敢、团结、自律。

这,就是我们最热爱的足球啊!

绿荫兴会更无前!

声明:

本文纯属个人观点,不代表机构意见,欢迎交流。

作者简介

厦门市足球协会副秘书长

厦门大学八八级校友联谊会足球联队领队

厦门大学中文系足球队长

发表评论:

标签列表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