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张志磊中国拳手如何在美国职业拳坛打出一片天

2023-08-22 13:54:08 聚哦体育 聚哦

东西问张志磊中国拳手如何在美国职业拳坛打出一片天

(东西问)人物 | 张志磊:中国拳手如何在美国职业拳坛打出一片天

中新社纽约12月4日电 题:张志磊:中国拳手如何在美国职业拳坛打出一片天

中新社

张志磊,中国重量级拳击运动员,曾获北京奥运会男子拳击91公斤以上级项目银牌,多次在各类国际赛事中获得奖牌。2014年他正式进入美国职业拳坛,2021年11月在世界拳击组织(WBO, World Boxing Organization)重量级排名第九,也是目前唯一在美国职业拳坛发展的中国重量级拳手。日前,张志磊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讲述了征战美国职业拳坛的经历和感受,以及对未来中国拳击发展的想法。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

中新社

张志磊:我从1998年开始练拳击,业余拳击生涯一共16年。刚开始学拳击也有点玩的心态,想着练练这个能不被人欺负,没想过拿成绩。练了两年发现自己水平还不错,打着打着居然拿了全国冠军,就想着干脆好好练。当时,中国重量级拳手在世界上没有取得过特别好的成绩,奥运会更是如此。我想既然已经到(全国冠军)这个程度了,干脆就拼一把。后来拿过一些国际赛事,包括奥运奖牌。我对业余拳击生涯还是比较满意的。

但如果没有打过职业拳击,对我来说是一种遗憾。到美国的职业拳坛打过一圈,比过那种安稳生活更重要。我不想后悔。

2021年,张志磊在美国新泽西州一家健身器材店训练馆进行体能训练,他的体能教练也是这间健身器材店的老板。许多职业拳手在这里训练,多数拳手除了训练还要上班。中新社

中新社

张志磊:和想象完全不一样。美国是职业拳击的殿堂。刚来的时候,我还想着自己是奥运会银牌、业余拳击成绩很好;想象的都是那些拳王多么引人注目、一场比赛拿多少钱。来了之后发现,美国人对业余拳击的成绩,包括奥运会并不太在意。不管是教练还是选手,没人看重这些。

所以我到美国之后就是从头开始,最初只能打4回合比赛,然后是6回合、8回合到12回合。几场比赛后,打倒了对手,他们才服气,向我竖大拇指:“好,可以。”这边尊重强者,你打败他,他尊重你;他把你打败了,对你就不屑一顾。

张志磊在一间拳击馆进行实战训练,场地和陪练均按时计费。他在美国的生活和训练场所均位于新泽西州东北部,这里毗邻美国职业拳击重镇纽约。中新社

中新社

张志磊:过去7年就是比赛,休息一周,恢复训练,赛前强化训练,再比赛,如此循环往复。训练安排要以比赛安排为准,赛前训练就会紧张一点;没有比赛不会那么紧张。

每天,早上6点半出发晨练,一般是跑步一个半小时。12点开始在拳馆训练,大概两个到两个半小时。晚上6点左右还需要练体能,也是两个半小时左右。

张志磊在训练时击打沙袋。现年38岁的他在美国职业拳坛打拼,不仅要持续训练保持状态不断赢得胜利,还要和自己的年龄赛跑。中新社

饮食方面比较注意,因为要管理好身体状态,训练期间要严格遵照食谱。一日三餐就是水煮鸡蛋、水煮牛肉、煎牛肉或三文鱼、西红柿、黄瓜、青菜、水煮土豆、米饭、杂粮粥等,还要特别注意控制油脂。

比赛完之后一般会休息一到两周。教练让我休息三周,但我经常休息一周就开始恢复训练了。这7年基本没有出去旅游过,只有比赛会出远门,赛后在当地玩两天。

总体上训练没有什么不适应的地方。业余的底子对我现在打职业拳击有很大帮助。否则,直接打职业拳击会更困难。

生活方面区别较大。过去在国内全职训练比赛,吃住行都不用自己操心。但在美国,很多事特别是跟训练有关的就得自己解决。比如吃饭问题,食谱是专门找美国的营养师制订的,每天必须自己管住嘴。这就跟在国内时很不一样。

在张志磊家中,赛事助手李茂沛正挥舞着棒球棒与其说笑。这对搭档从北京奥运一同征战至今。张志磊在美七年,妻儿居住在中国河南,已有两年时间没能与他见面。中新社

中新社

张志磊:对成绩比较满意。在美国这7年可以说是边学习边比赛,不断充实自己对职业拳击的理解。打了这么多场比赛,现在我知道自己在重量级的位置。

在重量级里面年龄不是问题。只要你的生活够自律、训练够科学,把这两点做好。世界拳王当然还想拿,来美国的最终目的就是这个,我也有信心,我的拳只要打中对手,不管是谁绝对拿下。一场比赛前十回合可能我都不占优势,但只要抓住一个机会,一套组合拳甚至就是一拳,对手“Game Over”。比赛结束铃声没有响,一切都有可能发生。重量级的魅力就在这。

我不惧怕和任何人比赛,因为我的水平和他们在一个层次,主要是看有没有机会。在美国,机会主要是知名度的问题。和谁打比赛,推广人和赛事方都要看选手的知名度、观众是否愿意看,因为这和收入挂钩。他们现在也瞄准中国市场,因为中国职业拳击选手很少,他们希望中国能出现有吸引力的选手。

张志磊在纽约曼哈顿一家拳馆参加赛事媒体公开训练,为几天后的比赛造势。右侧墙壁上是同行拳手的头像海报。中新社

中新社

张志磊:现在主要是因为疫情困扰。去年我从中国到美国,当时国内疫情已经控制住了,但美国疫情还很严重。原本计划从新加坡、阿联酋飞美国,两个航班两次取消;最后从东京终于飞到美国。航班上我全副武装,戴着口罩、护目镜,十多个小时没吃没喝没上厕所。到美国后,原本安排的比赛也因疫情反复调整日期。我尽早接种了疫苗,否则对训练、比赛都有影响。

这7年间还经历了母亲和父亲先后去世。妻儿都在国内,现在没想把家人接来,因为妻子有工作,孩子在上学。说实话还是想念妻儿,想家的时候就视频连线。

这些困难也没有改变我的决心。我这个人一根筋,决定的事情很难回头。既然来打职业拳击,我就一定要打好。

当然打到最后退役可能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好,但是这一段路我走过来了,就可以。

完成赛事媒体公开训练后,张志磊离开时偶遇粉丝要求合影。在美国拳坛,张志磊的知名度并未能与其职业水平相称,而知名度是在美国职业拳坛进阶的关键因素。中新社

中新社

张志磊:当然想过。比如说退役之后,在美国搞一个训练基地,帮助国内的选手、爱好者借助这边的优良资源, 件。

2021年11月27日,张志磊出战重量级拳击比赛。这是他首次在被誉为美国职业拳击殿堂的纽约麦迪逊广场花园亮相。中新社

另一方面通过这种方式同国内开展交流,在中国更多地宣传推广职业拳击。我觉得不管任何体育项目,在国内都应该想办法多推广。一个明显感觉是美国对未成年人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很高。

比起其他体育项目,国内的拳击推广还需要花更大力气。在美国、欧洲,拳击的群众基础和市场很成熟;在中国说拳击,很多人觉得就是打架,还带有“暴力、野蛮”这种偏见。但拳击对训练者精神上的磨练,特别是培养永不言弃的意志力方面是非常突出的。这些东西靠语言很难传达,必须亲身体验。

2021年11月27日,在纽约麦迪逊广场花园举行的重量级拳击比赛中,张志磊击败对手克雷格·刘易斯,赢得其美国职业拳击生涯第23场胜利。中新社

就我个人而言,现在就是通过自身比赛表现,让更多人看到拳击的魅力,吸引他们参与体验。中国现在需要更多在职业拳坛打出名堂的选手,才能够吸引更多普通人学习拳击、促进拳击在中国的发展。(完)

受访者简介:

中新社

张志磊,中国男子拳击运动员,曾获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子拳击91公斤以上级项目银牌,2014年赴美成为职业拳击手,是目前美国职业拳坛重量级选手中唯一的中国人。

中国新闻网

扎根云南半世纪,从16岁支边青年到师祖级足球教练

特约

这个冬季,即使在炎夏暖冬著称的开远,也比往年要更冷一些。得病的另一原因显而易见,沙俊起笑着说:“人总会老的,身体也不比当年喽。”当年,如果不是爱上足球,如果不是命运安排,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会经历这样的足球人生。

1950年出生的沙俊起,打记事起就喜欢足球。工厂学校、大街小巷,似乎走到哪儿都可以看到踢球的大人小孩。当然,天津最激动人心的地方是民园体育场,一有全国甲级联赛这类比赛,那里总是挤得人山人海。“票价是几分还是一毛,我记不清了,反正家里穷,再便宜也没钱买。”想看球怎么办 “爬墙头看,扒门缝看,那时候人小不起眼,跟着别的小朋友,有时候也能混进球场。”盯着场上队员用心看,跟着全场观众一起喊,这无疑是沙俊起最快乐的一段童年时光。

▲改造前的天津民园体育场

上小学了,就在学校操场上踢;放学后,在家附近的街道上踢。从第一天踢球开始,沙俊起就认定,这是世界上最有趣、最好玩的运动。他在天津踢球的日子,绝大部分时间并没有老师、教练指导,“就是看着别人踢得好,就跟着自己练,自己学。”

直到有一天,从体校来了一位足球教练,到学校选拔队员,他才第一次知道教练是什么样。也就在那天,他第一次对这个职业有了初步印象,并且铭刻在内心深处。当时遇见的那位教练身材高大、英姿飒爽,选拔队员的规刚也很简单,就是教练先示范一些基本动作,再让到场的孩子们照做,看哪些孩子模仿得好。

“他几十年前做的那些示范动作,我一直到现在都没忘。”沙俊起说,教练穿的那身运动服显得很精神,也让给他留下深刻印象,“那天我就在想,我应该怎么好好踢足球,我什么时候能踢得像他一样好,会不会有一天我也能成为一名教练 ”

▲71岁的沙教练,如今徒子徒孙遍云南

1958年中共中央北戴河会议提出《关于动员青年前往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参加社会主义建设运动的决定》。由此产生的共和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人数最多的“支边”人口迁移,一直持续到1966年。这一年,16岁的沙俊起追随时代洪流,主动报名支边,当时只知道去云南,具体地方和工作岗位未知。

据《足球开远》一书《开远足球大事记》一文记载:“1966年3月,天津支边青年151人来到开远,后组队与开远多支足球队进行交流比赛,促进了开远足球运动的发展。”开远第一位省队球员、开远一中的何文启老师在书中回忆道,天津支边青年中踢得好的有石勇、沙俊起、黑宝山等人,其中“沙俊起后来到市少体校当了足球教练,为开远足球运动发展培养人才做出了很大贡献”。

之前的开远足球,已经是红河州冠军、省运会亚军,前后有五人入选省队。但沙俊起初到开远,并未意识到这是他与这座小城命中注定的缘份,反而因为念旧,申请调到蒙自与同班同学相聚。幸亏没被批准,否则足球之于他很可能永远只是爱好。

▲如今的开远足球,依旧传承着当年的光荣传统

16岁的沙俊起在开远县贸易公司工作了九年,得益于当地的足球氛围和年青人旺盛的精力,沙俊起球技大涨,“可能我比在小时候天津踢得更认真吧,另外在开远比赛打得 路,沙教练走了41年

一个年过七十的人,经历的事情往往不是一席话可以道尽的。但毫无疑问,沙俊起一辈子最快乐的事情就是足球。“肯定跟足球有关。具体地说,一个是带队打比赛检验教学成果,另一个是训练比赛的过程很辛苦也很快乐。”他说,“另外能有那么多的学生,这些学生一个个还都很争气,看到有的学生从事足球教练工作,我都觉得心里挺满足。”

对于刚走上教练岗位的快乐时光,他至今记忆犹新。白天带队训练,晚上二十几个孩子挤坐在家里的地板上,围着那台黑白电视收看《加里森敢死队》……更别说,这些日夜过后的每一份奖状、每一座奖杯。

2001年从市少体校退休后,闲不住的他在昆明待了7年,到大理3年。其中有过执教成人业余球队、聋哑人球队的经历,但主要精力还是放在省体职院的足球学校里,继续自己在青训事业上的快乐。

▲沙教练的弟子、红塔队长张彪回乡授艺

回顾与足球相伴的六十多年人生,他唯一的遗憾是自己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我一直是业余球员,业余教练。”他说,“如果我能像张彪、(高)富林他们一样,进入职业队深造,相信我可以把校园青训做得更好一些。”

2019年,沙俊起与揭方礼、李崇智一起,获得云南省足协颁发的“突出贡献奖”,这是云南足球界同仁对三位前辈的敬意。可是他觉得自己没法跟揭、李二人相提并论,“人家是我的前辈,又是专业队教练,水平都比我高。”

2020年,沙俊起当选“开远榜样”,成为当地各行各业中唯一的体育界代表。这表明他几十年的付出获得了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认可。“我这辈子其实相当幸运,也相当顺利。”他说,能用自己最喜欢的足球支援边疆建设,是他刚到开远时“做梦也没想到的”。

▲能用自己最喜欢的足球支援边疆,沙教练很欣慰

就个人技术而言,沙俊起觉得30岁以后在少体校执教时期取得的进步,要超过自己的青少年时期。一方面,足球教练的梦想成真让他干劲十足;另一方面,一本《攻击性足球》的书、一盘荷兰青训的录像带,让他找到了学习的样本。

1980年云南省体委组织的全省足球教练员训练班,是他不断学习、考证的起点。在那之后,他托海埂基地的一位朋友复制了那盘珍贵的录像带,翻来复去地看,反反复复地学,而且常常一边看录像,一边对着镜子纠正自己的动作。

虽然身份变成了体校老师,但在自己热衷的足球教学领域,他既是一名求知不倦的学子,也是一位终身学习的典范。正因此,一个“野路子”出道的业余球员,竟然以动作规范、技术细腻的教学而闻名云南。

▲年逾70的沙教练仍亲自下场执教

张彪、高富林都曾师从沙俊起,走过了各自职业生涯里最关键的成长期,分别走进了国奥队、国青队。在沙老师门下,至今仍有近三十名足球教练,奋斗在红河、昆明、大理等地,其中张高二人,也是云南省仅有的两名亚足联职业级教练。

直到现在,散布在云南各地做青训的弟子,其中有的已为恩师带出徒孙辈的教练,仍然念念不忘地相约着回开远,恭敬地请老师给大家再上一节训练课,认认真真地思考老师总结的教学经验和新近的学习成果。

“我去昆明也会找学生聊天,从他们那里,我也能学到很多新知识。”张彪去德国学习A级教练回来,就和他分享过欧洲训练的光盘、材料和计划,“有时候我也会翻一翻富林的教案。”

在开远家中的书桌上,《足球技战术训练全书》是他最感兴趣的德国足球教材,《培养孩子的足球创造力》则给他每天训练必带的课件增加了新意,“日本和巴西的很多案例也不错,但未必都用得了,还是得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删繁就简。”

▲张彪、高富林都是云南教练的杰出代表

2019年开远市足协换届,新任主席、当地知名企业家王永也是沙俊起的学生之一。在这个新的团队里,在永利足球俱乐部这个新的平台上,沙俊起给自己定了两个目标:一是通过培训和督导,持续提升教练员的能力,二是把开远市、红河州的女足运动带起来。

在永利俱乐部的训练提纲里,沙俊起要求每周一、三、五进校带队,周末集中训练,而每周四下午都要进行教练员培训。

沙俊起很庆幸自己有一个年轻化、专业化、上进心很强的教练团队,同时也深感这批教练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所以他要求所有教练反复思考这些问题,你要教什么,到底怎么教,每个时间段应该传授什么,“还有就是你身上有多少东西要教,你教的东西规范不规范 ”

▲永利俱乐部练球的孩子们

沙俊起希望从这里走出去的孩子,无论是去省队,还是职业队梯队,技术动作都很规范,不能让下一阶段的教练重新纠正前一阶段的工作,否则“你不是对外输送人才,而是给人家找麻烦,这样的球员人家也不能要。”

就女足来说,现有的U12原本有18人,其中6人已升入初中,有两个孩子在

两大目标的背后,是沙俊起教练生涯暮年的规划,“这算是个期待,是个梦想。”

▲沙教练希望开远的教练、女足水平都能有所提升

校园足球成为国家教育部制订的一项战略之前,其概念和形态存在已久,前后有何不同 对此,沙俊起认为以2009年为界,足球更普及了,学校的生长环境更有利于足球的发展,“普及面更大,选材面就更宽,这是相辅相成的。”

就选材来说,他眼中的好苗子除了身体素质、协调灵敏、热爱足球、积极主动……最要紧的是朴实。“从张彪他们身上,我看到就是一种朴实,我就喜欢带这样的学生,本本分分做人,老老实实踢球,勤勤恳恳训练,认认真真比赛。”

作为青训专家和校园足球的指导者,他乐见校园足球氛围之热烈,到处都是班级赛、啦啦队,但还可以做得更好,“如果语文、数学老师也能喜欢足球,整个开远的足球就好了。”另外,通过开展班级的足球训练和比赛,学生的组织纪律、团队意识会也得到很大的提高。

▲沙教练希望 路不可,文化水平和学习能力对球员的发展影响也非常大,并就此与廖发有多次沟通。

“我的位置是边锋和中场,C罗和梅西我都喜欢,要是只让选一个,那就是梅西。”为了踢好自己热爱的足球,廖彦铭认真执行教练、父亲的训练意图,同时也很乐意接受沙俊起的指点,虽然以他的年龄,并不清楚三名教练的训练方法、作用有何异同,但有个观点和张彪高度一致:“沙爷爷对我们很严格。”

2022年云南省县域足球赛暨开远市第十九届小康杯足球比赛落幕

2月26日晚 ,2022年云南省县域足球赛暨开远市第十九届“小康杯”足球比赛在开远市体育创意产业园开远市足球训练基地落下帷幕。在决赛中,开远市永利足球俱乐部凭借3号何宇在补时阶段的绝杀进球,以1:0的比分战胜生力足球俱乐部,夺得冠军。

本次比赛由云南省体育局主办,云南省足球协会、开远市总工会、开远市教育体育局承办,吸引了来自开远、个旧、蒙自、建水等地的17支球队、600余人参加比赛。自2022年12月起至2023年2月底,比赛共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将参赛球队分为4个小组进行比赛,第二阶段决出前8名,比赛采用周末联赛的形式,旨在带动当地业余足球运动的发展和竞技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对全省的社会足球发展起到示范作用。

“小康杯”系列足球比赛作为开远市的传统体育赛事,至今已举办了19届,是红河州优秀的足球赛事品牌。此次参赛的队伍都认真备战,运动员们每一场比赛都展现出了积极拼搏的风采。

“从整个红河州的情况来看,开远市的群众足球氛围比较好,青训发展水平也较高。在近几年在云南省的比赛中,开远的青少年队伍总是能保持出色的成绩。“在谈到对开远足球的印象时,本次比赛冠军开远市永利足球俱乐部主教练包旋说。“作为足球教练,我会继续努力,积极带动我们整个红河州的足球发展,让开远市发挥作为红河州足球发展领头羊的作用”。

“县域足球赛能有效推动开远足球的发展,我希望未来能有越来越多这类群众足球赛事落地开远。”开远市足球协会秘书长元蒙表示:“基于开远良好的足球氛围,每次有足球比赛的时候,都有很多球队积极报名参加。当业余的球队多了以后,经常可以带动参赛球员自己的小孩或者是亲戚朋友的小孩来,然后不断地从小培养他们的兴趣,帮助我们开远足球后备力量发展。”

2022年云南省县域足球赛通过在全省各地区开展丰富多彩的足球赛事,推动社会足球赛事活动下沉,不断扩大足球人口,推广足球文化。近年来,开远在开远市体育产业创意园、开远市足球训练基地等场地相继举办了云南省青少年足球冠军赛、全国县域社会足球赛、云南省足协杯青少年U系列男子足球锦标赛、“中国体育彩票·竞彩梦想杯”五人制业余足球赛等赛事,这些在社会足球场地上开展的群众足球赛事进一步推动了开远市足球事业的发展和普及,丰富了群众足球业余生活,在开远各个群众社区营造了浓厚的足球运动氛围。

文字丨陈佳骏

图片丨陈佳骏

业余拳击并不业余,中国拳击在误解中前行

(资料图)

在距离太原近百公里车程的忻州市,摔跤运动已有逾800年历史,城区内摔跤馆遍布,或许正因为此,同为格斗类项目的拳击在这里会如此受欢迎。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举办期间,忻州市跤乡体育馆内人声鼎沸,即便拳台上的青年选手籍籍无名,也无碍观众们的热诚。有时,当对决进入白热化,就连在运动员通道口远远望向拳台的安保人员,都忍不住模仿起拳手们的样子比划几拳。这样的景象,即便是对国内专业队的多数成年拳手而言,也并不多见。

“以前也参加过一些比赛,从没见过那么多观众。”上海拳手张中鸿的解答并不令人意外。无论熊朝忠、邹市明、徐灿在职业拳台掀起怎样的热潮,无论民营的拳击俱乐部如何如潮水般涌现,寂静无声似乎才是“体制内”的中国拳击常有的状态。作为改革重点,本届青运会将许多项目的赛事拆分为体校组与社会俱乐部组。对于其他一些运动而言,来自社会俱乐部的选手往往意味着较低的竞技水平,但在将专业队运动员称作“业余选手”的拳击世界,一切似乎截然相反。在这之中,有着太多误解以及混淆的概念。

“业余”定义并非竞技层面

不同于职业拳击,本届青运会的拳击赛场,社会俱乐部组与体校组同样采取三回合的奥运规则。从教练到运动员,几乎所有人都认为,社会俱乐部培养出的选手目前还不具备与专业队拳手较量的实力。事实上,在社会俱乐部里,真正有能力甚至有意愿触及职业拳坛的选手凤毛麟角。据上海体育学院拳击教练潘峰介绍,社会俱乐部本就水平参差不齐,既有由高水平退役运动员开办的,又不乏一些由半路出家、甚至健身房教练转行的人员执教,更重要的是,在他看来,“在中国,职业拳击的整体水平要比业余差一些。”

这是一个极具争议的观点,截然不同的规则,让职业拳击与业余拳击难以被公平比较——过去这些年,专业队选手挑战职业拳坛失败与成功的故事都不胜枚举,首度向职业拳手敞开大门的里约奥运会,则见证了多位职业拳王的惨败。但这些至少足以证明,在拳击世界,区分“业余”与“职业”的标准并非竞技水平,而是规则与商业化水准。或者说,拳击领域还需要一个更准确的名词,来将专业队里所谓“业余拳手”,与那些竞技层面从字面意义理解的“业余拳手”有所区分。

然而同样不可争辩的是,从影响力到经济效应,职业拳击的发展已远远走在了业余拳击之前,也不由得引发了另一个猜想——尽管职业拳手生存压力与风险更大,但面对着不在同一体量的收入与关注度,会不会有 件相比专业队可能还是要差一些。”内蒙古拳击队教练包旋表示,尽管目前为止,社会俱乐部的水平还不足以为专业体校培养拳手,却聘请了大量退役运动员作为教练,或是在俱乐部名下继续参赛。从最现实的角度而言,这比打职业拳击更能解决生存问题。在较早结束的社会俱乐部组比赛中,不少带队教练都是从专业队走出的退役拳手。

二青会的拳台没有职业赛事眼花缭乱的绚烂灯光,不见铺天盖地的商业宣传,却从多个方面真切地展示了中国拳击人的生存状态。

(本报太原8月11日专电)

发表评论:

标签列表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