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线上那抹最美“迷彩绿”
——走近广西百色市戍边民兵群体
天池国防民兵哨所。罗桂科 摄
初秋时节,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划过天际,缭绕山间的云雾逐渐消散。群山之中,一面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国旗下,广西百色市那坡县天池国防民兵哨所民兵们整齐列队,哨长凌尚前带领大家高举右拳宣誓:“忠诚履行戍边使命,誓死守卫祖国疆土!”铮铮誓言,响彻云霄。
这不仅是几个人的豪言壮语,而是一群人的初心使命。在革命老区百色市359.5公里的边境线上,国防民兵哨所民兵们与青山为邻、与艰苦作伴,用脚步丈量祖国的边境线,用为国担当的忠诚筑起一道坚固的“长城”。
近年来,随着“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最美奋斗者”凌尚前、“全国最美退役军人”王启荣、“广西壮族自治区民兵工作先进个人”李盛周等一批模范代表的故事被相继报道,越来越多的人们知晓了百色戍边民兵群体的故事。
天池国防民兵哨所
“选择了戍边,就执着坚守”
在天池国防民兵哨所半山腰的斜坡上,用石子拼成的中国地图让人眼前一亮。
这是凌尚前和哨员们花3天时间,用一粒粒碎石堆成的。凌尚前想用这样的方式点缀这个陪伴了他42年的“家”。
今年2月,凌尚前到了退休年龄。但他主动向那坡县人武部提出申请,希望继续坚守哨位,守护这个“家”。
初到这个“家”时,凌尚前才18岁。他对“兵”的情缘,源于幼时。凌尚前出生在那坡县平孟镇一个距离边境线不足1公里的小山村。年少时,在一次目睹了村庄被炮火炸成废墟的场景后,保家卫国的信念在他心底扎了根。
初中毕业后赶上乡里征兵,凌尚前先后两次报名应征,均因身高问题未能如愿。1981年3月,听说天池国防民兵哨所招哨员,他主动报名,成为一名民兵。
20世纪90年代,天池国防民兵哨所条件很艰苦。水、电、路“三不通”,哨员每天都得步行2公里到山下背水,到10公里外的镇上买菜。更难熬的是漫漫长夜——山风呼啸、门窗作响、孤寂难耐。不少哨员只住了一两个晚上,就头也不回地走了。凌尚前留了下来,原因很简单,站在哨所,一抬眼就可以望见自己的村庄,“守哨所就是守家”。
哨所巡逻线8公里长,有11块界碑。哨所民兵每次巡逻不仅要防止失足摔下陡峭的山崖,还要小心蜈蚣、蚂蟥、毒蛇的侵袭。
一次巡逻,凌尚前左手被毒蛇咬伤,当场昏迷。经过全力救治,他虽然保住了命,但是左手的无名指再也无法伸直了。即使这样,凌尚前也没有想过离开哨所。“离开就对不起那些牺牲的战友们,就算是为了他们也要守好这条边境线。”凌尚前说。
凌尚前回忆起,刚到哨所时的一件往事。一位哨员在662界碑配合部队执行任务时踩雷牺牲。这件事令他悲痛不已,也更加坚定了守边护边的决心。
1992年,那坡县对连续工作10年以上的哨员进行转岗安置,凌尚前有到镇里担任专职人民武装干部的机会,但他担心他走后“人去哨空”,最终选择留在哨所。
这一守,凌尚前就从青年守到现在。“选择了戍边,就执着坚守,只要我能守得动,就一直守下去。”凌尚前说。
有人说,选择哨所,既需要勇气,更需要奉献。如今,百色市所属4个国防民兵哨所有七成人员守边5年以上,他们经受住了时间和环境的考验,扎根八桂大地,用自己的无私奉献守卫祖国边疆安宁。
哨所民兵为界碑描红。罗桂科 摄
其龙国防民兵哨所
“哨位即战位,执勤即战斗”
“八一”前夕,靖西市其龙国防民兵哨所,62岁民兵杨松康,站在当年迫击炮留下的弹坑前,带领哨员们重温那段历史:哨所因战火而生,哨位即战位,执勤即战斗。
来到哨所门前,杨松康指着“英雄民兵哨所”荣誉牌匾,骄傲地说:“这项荣誉,也有我的一份付出”。
1981年8月,杨松康和战友在时任哨长、“民兵战斗英雄”杨作标指挥下,在哨所附近的边境线,击溃了一股来犯之敌,这成为他最自豪的人生经历。
2018年,杨松康为了照顾患病的老伴,卸任哨长职务。经他推荐,同村的退役军人李盛周成为哨所的第十九任哨长。
李盛周记得很清楚,上哨第一件事,杨松康就指着不远处的村庄,对他说:“我们的脚下是战场,身后是家园,第一、二任哨长都是民兵战斗英雄,你不能给他们抹黑。”
平日里平易近人的李盛周,一旦上了训练场十分严厉。2018年4月,上哨没多久的李盛周,带队对所辖地段国境线进行巡逻。当大家喘着粗气爬到山顶时,李盛周突然下口令:“全班注意,成防御战斗队形!”大家一下慌了神:“是不是遇到了什么突发情况 ”
李盛周说:“没啥情况,就是想看看大家的战备意识和战术基础,你们摆出的队形问题很多。”
年轻的队员问:“我们是民兵,有必要如此紧张吗 ”
李盛周郑重地点了点头,因为他深知,脚下这条巡逻路,曾经遭受过战火,思想上任何的懈怠,都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他从路边捡起几块石头,在队伍中间演示起来,为大家讲解各种战术队形动作要领。
在李盛周的严格训练下,哨所民兵的战斗素养越来越高。
2018年9月,李盛周带领哨所民兵巡逻至一处界碑附近,发现邻国境内停了10余辆摩托车,每辆车上都捆满了麻袋,而我方一侧停着几辆面包车,20余人不停地往面包车上搬运物品。
李盛周一边通知公安机关,一边带领大家摆出防御战斗队形,将双方人员分隔在边境线两侧。随后,公安机关及时赶到,根据哨员提供的线索,依法将涉嫌走私者抓获。
近年来,在李盛周带领下,其龙国防民兵哨所配合公安机关查获违法越境走私案件10余起,有力地维护了边境安宁。他常对哨所民兵们说,“一万次巡逻可能没有情况,一次疏忽就可能使国家利益受损。”
长期工作在边境一线,戍边民兵们熟悉界碑的坐标走向,熟悉防区山脊的地貌特征,熟悉边境路的一坡一坎,边境线上的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们的“火眼金睛”。这些年来,其龙国防民兵哨所合理处置边情上百起,收集和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数千条,始终捍卫着国家的利益和边境的安全。
天池国防民兵哨所哨员。罗桂科 摄
旧村国防民兵哨所
“守边我有责,青春正担当”
“我是中国民兵,我宣誓: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积极参加国家建设,忠实履行国防义务……”
4月1日,一场特殊的授枪仪式,在旧村国防民兵哨所观察哨前举行。现场,哨长廖雄伟带领全体哨员整齐列队,身着老式军装的“名誉哨所民兵”王启荣,双手握枪向前送出,廖雄伟迅速伸手接过,举枪回礼。
在王启荣看来,授枪仪式不仅是传递一把钢枪,更是传递一份责任,让新一代哨员继续追寻前辈足迹,坚定保卫祖国边疆的决心。
王启荣是旧村国防民兵哨所的第一代民兵,曾作为哨所的一名机枪手,参加了边境作战。战时13名哨员一起约定,假如谁在战场上“光荣”了,活下来的人一定不能忘了他。
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王启荣不幸右腿受伤,落下残疾,而他的战友——副机枪手隆向东却牺牲了。
1980年,王启荣退役,原本可以选择去供销社、百货公司等别人眼中的“好单位”,可他心里惦记着对战友的承诺,要求到刚筹建的那坡县烈士陵园当守陵人。
从此,寒暑易节,木棉花谢了又开,草黄了又青。在这座陵园,王启荣一守就是38年。在此期间,他搜集整理360多位烈士的生平经历、所在部队、参加战役等历史资料,供后人缅怀。2018年被评为全国“最美退役军人”。
今天,读着身边一个个戍边民兵的守边故事,新一代戍边民兵正在茁壮成长。
今年24岁的李旺,曾是一名酷爱极限运动的滑板少年。2021年,在家乡民兵故事的感染下,他辞掉了在深圳收入不菲的工作,报名参军。因身体原因与理想失之交臂后,为了圆梦军旅,他又主动申请到哨所当民兵。
报名时,那坡县人武部干部对这个稚气未脱的年轻后生心里不托底。很快,李旺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
刚上哨所,李旺便赶上了哨所搞建设,849级台阶一天上下3、4趟,扛水、扛菜、扛物资,这种高强度劳动持续了一整年。
2022年5月,李旺与3名同事要将40公斤重的货物搬上哨所,由于道路阶梯狭窄,4人只能轮流背扛。李旺注意力高度集中,到达山顶后,才发现脚后跟磨破了皮,胶鞋被血染红一大片。
2022年8月,哨所执勤点接到紧急电话:一男一女骑摩托车强行冲卡,请求协同堵截。李旺放下电话,立刻和同事从卡点出发,开车沿公路围堵,最后协助民警将两人抓获。
今年,已经是李旺上哨的第3年,谈起未来,他说:“守边我有责,青春正担当。比起原来仅仅为自己的生计奔波忙碌,如今为国家站岗,我觉得更有意义。”
弄平国防民兵哨所
“扬起一面旗,守边固国防”
国旗——国家主权的象征,也是每个边境军民心中最神圣的精神图腾。
乘车沿着边境一线前进,沿路家家户户门前悬挂着的国旗不断映入眼帘。哨所虽然散落在边境的崇山峻岭中,但高高升起的五星红旗,一眼就能让人认出。
近年来,随着哨所民兵的故事不断被人知晓,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哨所,感悟家国情怀。
今年3月,百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与那坡县人武部签订协议,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设边境线上的红色思政课堂。
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边防民兵数十年戍边积淀的深厚爱国情怀,如同山顶耸立的旗帜,持续感召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爱国守边的行动中。
“新时代、新征程,百色民兵有作为;边境巡逻有我在,保障支援我能行。”7月底,那坡县平孟镇弄平国防民兵哨所副哨长农宏义和民兵们,巡边返回后正用朗朗上口的壮语快板为边民宣讲党的创新理论。
快板唱完,农宏义继续讲起近年来边防的发展变化。他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平孟边境经济合作产业园等对外开放的身边事例,向每一个边民传递信息——边防建设越来越好。
“日子好过了,更要搞好国防教育,经济发展才有保障,生活才会更好。”去年底以来,百色军分区开展“一十百千”工程,即举办1期理论培训班、邀请10名军地理论宣讲专家、选拔100名宣讲骨干、培养1000名民兵宣讲员,深入田间地头、村庄社区、厂矿企业宣讲党的创新理论和国防知识。
活动开展以来,哨员们利用巡逻执勤时机,走进边境一线村屯,采取“拉家常”的方式与村民面对面交流,并结合村里推进乡村振兴实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党的好政策讲活讲透,民兵队伍通过这样的方式,密切军民血肉联系,助力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
在宣传教育活动中,百色军分区还注重实施现地教育,充分利用地处边防一线、哨所民兵和边民中榜样人物众多的特点,组织学生、村干部和群众到界碑和设在弄平国防民兵哨所内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听身边人讲战斗经历。
“无论是农宏义讲述父辈在边境一线经历风雨的故事,还是他自己甘于清贫寂寞、20年坚守哨所的事迹,都一样感人,会进一步激发青少年戍边卫国的热情。”那坡县人武部领导说,民兵宣讲队队员发挥“旗帜”作用,凝聚起强边固防的强大合力。
前不久,广西军区机关礼堂举行“强军战歌献给党深情礼赞二十大”主题晚会,百色军分区民兵宣讲队收到特别邀请,表演《身在边疆,心向中央》主题朗诵。宣讲队队员的深情讲述,引得在场官兵纷纷表示,将以先进典型为榜样,努力为党和人民守好边、固好防。
百色军分区领导告诉
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
身边跑步的人有很多,那么全国有多少人在跑步锻炼
我查了一下目前并没有很正式的官方统计,能查到的最新、最靠谱的一个数据就是国家体育总局2014年发布的《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公报》。
其中提到了:我国20岁及以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比例为14.7%,其中选择跑步的比例为12.4%。20岁以上人口约为10亿,10亿*14.7%*12.4%=1820万。
假定从2014到2022每年递增10%,那么到2022年全国跑步的人群大概就在3900万左右,我觉得最多不会超过五六千万。从人口比例上来说不算高,但是绝对数量还算可以,所以现在就经常能在公园、操场、马路上看到形形色色的跑者。朋友圈里面也能经常看到别人晒出来的跑步成绩截图。
那么,这些跑步成绩算什么级别 是在怎么样的一个跑步水平呢
之前,也有很多文章将业余跑者按照5公里或10公里的成绩做了一个划分,有大神级、精英级、专业级等等,但是这个多为自娱自乐的一种方式,并不科学和具有标准性。
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区分年龄和性别,假设一名年轻的小伙子,和一名有一定年纪的女士,5公里都跑了30分钟,那么他们就是一个等级吗 显然不是。老王介绍几种比较科学权威的方法。
12分钟跑
比较科学的分级方式,国际上一般采用“12分钟跑”。“12分钟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它是由时任美国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市的有氧运动中心主任、运动医学博士库珀首先提出的,他也是最先提出“有氧运动”,被誉为有氧运动之父。
12分钟跑是将不同性别的人,按年龄区段分为6个组,按每个人在心律合格条件下所跑出的最大距离,分为极好、好、及格、差、极差5个等级。
通过12分钟跑测试可以客观地了解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自己的体能水平,并据此制定适合自己的训练计划。在训练一段时间能力提高以后,可以再进行一次12分钟跑,就可以测试出本阶段自己的训练效果如何。
在进行12分钟跑测试前规定必须去医院进行体检。如果年龄超过30岁,那么需要进行6周的预备性训练。测试中如有头晕、呕吐、气短、力竭等任何异常状况,应立即停止测试。
中国田径协会大众田径健身达标标准
2021年11月中国田径协会发布了《中国田径协会大众田径健身达标活动管理办法》,其中为大众选手制订了田径水平标准,跑步项目包含了从100米到10000米。
中国田协在国内多地组织大众田径健身达标系列赛,报名赛后可获得中国田径协会认证的达标达级证书。
路跑大众选手等级标准
这个标准也是在《中国田径协会大众田径健身达标活动管理办法》中。
对全马、半马和10公里按不同性别、年龄进行了详细的等级划分,分为:精英级、一级、二级、三级。
这个分级充分考虑了年龄和性别的因素,比如:一名60岁大爷4小时27完赛全马,另外一名25岁的小伙4小时03完赛全马,两人均为全马男子一级大众选手。这就避免了平时对于跑步成绩不分男女老少一刀切的不科学的评定。
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
国家体育总局自2021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最新版的《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中关于田径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
大众选手选择参加A1 类认证赛事达标项目比赛并达到相应等级成绩,也可申请相应的达标等级。说明大众选手也可以通过参加马拉松申请国家运动员等级证书。
最新的田径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
男子:
女子:
这已经是业余走向专业了,普通跑者就随便看看吧。
以上4种跑者级别标准,可以说是目前最为权威的4种。大家可以作为自己能力评定的一种参考。
不过,对于普通的业余爱好者来说,跑步只是一项爱好,偶尔在训练中、比赛中挑战自己,但更多的是在跑步中获得健康和乐趣,所以具体到哪个等级其实并没有这么重要。
事实上,老王认为跑步还有一种标准——那就是身心的健康和达观。我们绝大多数人跑步不是为了成为专业运动员,身体的健康和身心的愉悦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至于成绩、速度,那岂不都是天上的浮云吗
你怎么看,评论区聊聊!
随着天气越来越热,比赛越来越多,赛道上和平时的跑步中出现生命危险的例子也越来越多。昨天,网传一宁波跑者晨跑时猝死,上个月的扬州半马和上海半马当天,也有不少人因为高温闷热而猝倒、晕厥。
在跑步如此盛行的当下,各行各业的人群都加入到跑步中来,每个人追求的目标都不相同,随之而来就使我们大家产生了一种初心上的矛盾。
有些人认为:跑步不就是为了健康吗 跑那么快干吗 别忘了初心。
有些人觉得:人如果不追求成绩,不能不断超越自己,那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我的初心就是追求速度。
由此,很多人也陷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凡是猝死、猝倒的选手都是跑得太快的选手。而事实上,生死,不是快慢决定的,而是态度不正和自我定位不准导致的。
在马拉松助手去年写过的一篇文章《他全马PB236,将训练心得分享给跑友,却引发极大争议》中,写过这样一句话:“真正的危害来源于不自知,而不是所谓的误导。”
1、态度、定位决生死
事实也确实如此,我们知道,在比赛当中出现危险的情况多数来源于半马,由于它相对于全马距离短、且强度大,业余跑者很难自如掌控比赛,稍微的冒进和疏忽都会导致危险,而发生危险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态度没摆正、二是自我定位不准。
还记得去年新乡马拉松上,一位选手在起跑两公里处倒地猝死。
当时大家的评论大多是:“没跑过步上去逞能 马拉松不是谁都能跑的!”
而大家不知道,他其实是资深跑者,跑的马拉松至少有几十场,在去年丽江马拉松晚宴上,小编跟知情人士口中了解到,那个人还是很厉害的,之所以当天猝死,是因为前一天晚上饮酒过度,实际上这个人跑马拉松之前都有喝酒的习惯,直到那一天,觉得自己这么多场都过来了,忽视了危险性,觉得无所谓,酒喝多了,所以发生了悲剧。
所以,猝死的首要原因就是态度问题,想要平安,首先要把态度摆正。
另外一点,就是自我定位和对比赛的认知了,跑得快的人有的是,跑得慢的人更多,在这其中有些人为了追求成绩,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现在我们大家都爱说的一句话就是:“我必须特别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想要成绩,就得刻苦训练,盲目凭天赋奔跑是最幼稚的想法,也是最危险的行为,明知道自己没有那个能力还有去逞强的人,必将受到现实无情的打击。
在我们之中,有很多人对半马不屑一顾,甚至歧视半马,“半马不是马”、“半马有什么好跑的”等言论弥漫在跑圈内,自以为跑过全马,半马就不需要训练,顺手拈来。
这样的想法也是危险发生的根源,不论是半马还是全马,只是一个名称而已,在专业跑者看来,无论是全马、21.0975公里、10公里还是5公里,都不敢轻视(距离越短对心肺和能力的要求越高、距离越长对耐心和毅力要求越大),更何况业余选手了,如果因为比全马少一半就贬低它,那迟早会吃到苦头。
明确马拉松的难度之后,我们要给自己定位,了解自己才是真正避免危险的方法。
2、马拉松跑者10个等级
①散步级(6:00:00 ~)
在中国的大部分比赛当中,6小时是关门时间,如果跑者跑出6小时开外,一般情况下也就没有比赛成绩了,这规定相对于国外部分关门时间7、8个小时的赛事来说要求相对高一些。
全马6小时以外,意味着配速要在8分31秒开外,这样的速度对于一个跑者来说是很容易达到的。
②入门级(5:00:00—5:59:59)
马拉松成绩在5小时,配速将达到7分06秒,5小时30分的水平,每公里配速则需要在7分49秒。
在40多公里的长距离过程中能够保持7分多的平均配速,可以说是入门级的选手了,这其中,大部分是初跑者,而且没有从小跑过步,一般都是半路出家,没有形成良好的跑步姿势,盲目的增大步幅,重心后移等问题也屡见不鲜,膝盖、腿部等伤病也非常常见。
③跑者级(4:30:00—4:59:59)
全马成绩能达到4小时30分到5小时以内,速度为每公里6分到7分之间,这个速度虽不快,但是不追求速度的绝大多数跑者都会用这个速度跑步,他们不追求速度,不和别人比,每日一边欣赏风景一边跑步,可以说是个地地道道的欢乐跑者。
④刻苦级(4:00:00—4:29:59)
全马跑到400,每公里的配速要跑进5分41秒,在42公里的距离跑出平均每公里6分以内的配速,时速10公里以上,是绝大多数业余跑者的一个门槛,很多跑者跨越这个门槛会非常有成就感,半路出家的跑者在这个水平阶段会持续很长时间,有些人经过刻苦的努力突破了这一阶段,有些人则在这个水平线上一直保持着,不再进步。
⑤精进级(3:30:00—3:59:59)
当全马逐渐趋向于3小时30分的时候(330平均配速4分58秒),对于男子选手而言,就可以被认定为一个精进跑者了,5分以内的配速是业余跑者非常大的门槛,很多人望而却步。如果一个跑者没有职业经历且运动能力不强的话,想达到这个配速还是需要下很大一番功夫的。
而对于女子而言,3小时50分这个成绩,已经是国家二级运动员水平了。
⑥男子业余高手级、女子大神级(3:00:00—3:29:59)
这个阶段的跑者,已经能完全掌控5分以内的配速了,所以在马拉松开始井喷发展的2015年,我们就把跑进330定位为业余跑步大神。
而女子达到3小时19分就已经是国家一级运动员水平了。
⑦男子业余大神级、女子奖金选手(跑进3小时)
马拉松可以跑进3小时,对于跑步时间不多的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4分14秒以内的配速是需要很专注的训练才能够完成的。下多少功夫就会有多大收获,所以业余大神也不是那么容易当的。如果这些业余选手想在精进一步,就可以逐渐向男子国家一级水平进发(2小时34分)
⑧国家一级(男子:2:34:00;女子:3:19:00)
男子想跑进国家一级水平,那就意味着每公里都要跑出3分38秒以内的配速,再这样的高速运转下持续42公里,我想,一般业余跑者是想都不敢想的。
⑨运动健将级(男子:2:20:00;女子:2:40:00)
达到这个水平的人,就完全可以去和世界上众多长跑好手切磋一下了。
⑩国际运动健将级(男子:2:13:00;女子:2:34:00)
就目前中国的专业选手来说,能达到这个成绩的人也是屈指可数。
⑪世界纪录(男子:2:02:57;女子:2:15:25、2:17:01)
男女子记录分别由肯尼亚选手基梅托、英国选手拉德克里夫、肯尼亚选手玛丽-凯塔尼(纯女子纪录)创造。
⑫测试级(2:00:25)
2小时25秒的成绩由基普乔格在耐克“破二”测试中创造,虽然成绩惊人,但由于环境过于完美,且不是正式比赛,仅算是一次测试,成绩不算做世界纪录。
跑步,不要用自己的初心指摘别人的做法,把自己的定位搞清楚然后坚持下去才是最好的安排。
如果你平时不刻苦训练,赛道上就不要指望能出好成绩;如果你只为追求健康跑,就不要学大神的训练方法;如果你想追求成绩,则没有捷径,就要不停的付出,只有特别努力,才能毫不费力,只有平时做了应该做的,才能完成比赛、安全回家。
活下去,是人的本能。因此,自有人类文明开始,就有药、有医、有治疗。
如同东西坏了不一定都修得好,病也不总是治得好。
与恶疾和衰老缠斗了数千年后,医学界面对死亡的态度发生微妙转向——1967年,第一家安宁病房在英国成立,对临终病人进行疗护,不再以治愈为目的,而是尽最大可能缓解病人和家属的生理、心理和精神痛苦。
50多年里,安宁疗护的概念传入中国,在近年来迅速普及。
8月初,
净
早上十点,是医院最拥挤的时候。海淀医院的门诊部站满了人,人们单手举着化验单侧身挤过回廊,候诊室门口的凳子是抢不到的,能站在墙边靠一靠已属幸运。
只有15诊室门口,罕见地有空座,也不见排队。偶尔有人在宣传板前驻足,上面写着:“安宁疗护综合门诊,为就诊患者及家属提供从门诊诊疗至收治入院的多种形式的服务,包括沟通与决策、症状指导及控制、照护指导、家属支持”。
那是一位穿得朴素但整齐的老人,他知道有这个病房,可以让治不好的人走得安稳些,但是没有挂上号,索性上门诊来问问。老伴已是癌症晚期,生存希望渺茫,又不堪治疗的痛苦。
医院是争分夺秒的地方,但安宁门诊的问诊时间非常长,老人等了许久,上一位病人才出来,护士把他们送到门口,轻轻在家属胳膊上拍了拍,以示安慰。
坐在轮椅上的老太太满面病容,鬓角全白,但不乱,连盖在腿上的毛巾被,也叠得挺整齐。
家里有重病患的人都知道,疾病容易让人丧志,对生活胡乱安排。但出现在安宁门诊的病人和家属,都少见邋遢和颓废,哪怕衣衫朴素,也干净整洁。
近年来,安宁疗法在中国迅速普及,但依然是小众的,大部分人不知道,知道的人可能不接受,选择走进这间诊室的人,已经准备好了用另一种方式面对死别。
敬
“明天的手术已经排满了,只能约后天了。”
“那就给患者皮下注射吗啡,先止疼,再坚持一天。”
会议室里,海淀医院安宁病房的秦苑主任正在与护士商讨如何给患者用止疼药。那是一个癌症晚期的病人,尽管疼痛难忍,但她还是坚持每天都下床走走。
癌是众病之王,病至末期,浑身只剩下疼。尤其是老人,当疼痛、出血、失禁、化脓等等问题接踵而至,尊严和体面都已经顾不得,那是伤身,更是诛心。
许多病人家属,因为没有医学专业知识,不敢给病人贸然使用止疼药,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痛苦。
躺在床上的身上疼,陪在床下的心里疼,情状凄惨。
面对已无药可医、无方可用的病人,安宁疗护会把重心放在症状控制上。安宁疗护又叫姑息疗法——顾名思义,让病程顺其自然,不强行抢救,尽最大的努力,有痛止痛,出血止血,让病痛从眼前“消失”。
当日查房时,有一个病人说肚子不舒服,秦主任过去摸了摸,问道:“给你灌肠吧,会好受一点,好吗 ”
患者不假思索:“好,好。”
既然告别无法避免,能少痛一点是一点,这也是一种对生命的尊敬。
近
海淀医院的安宁病房与肿瘤科设在同一层。中午的病房飘着饭菜香味,吃过饭的病人倚在床上犯困,一对正在散步的母女,在走廊小声交谈。
墙上贴着医护团队的照片,但不是一板一眼的白大褂照,都是生活照。有个可爱的护士,甚至只有一句话简介:“减肥是我的终身事业”。除了医护,安宁病房还配有心理咨询师和社工及志愿者,他们的介绍栏大都写着对生死的感悟。
“都是P过的美照,”秦主任笑着大方介绍,“在我们这,没有医生和患者,只有人与人,你和我。”
节奏很慢,没有不断响起的呼叫铃,也没有探视者来来往往,走廊上的绿植和鱼缸都被打理得很好,一尾健壮的金鱼在水里“皎若游龙”。
这间安宁病房只有两个医生,查房像串门。
“我这个样子,要麻烦你们照顾,真是太对不起了。”病床上的老太太自责,秦主任走近,抚摸她的臂膀,耐心地问起来,“发生什么事了,您怎么会这样想呢 ”病人的女儿站在远处,悄悄抹泪。
老人的心情总是沉郁,医生与社工和她的亲人轮番谈了好几次,努力想办法。
在其他治疗中,医生是挡在患者和死亡中间的最后一道墙,但在安宁病房,医生更像一座桥,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治疗手段,“托住”被死亡阴影笼罩的一家人,牵引他们渡过这一难关。
尽
安宁的安,是安生者的心,安宁的宁,是让逝者得到宁静。
吃午饭前,社工赵静带着自己的实习生,一直在做一份PPT,这是她第一次做送给病人和家属的“传承文档”,速度很慢。
她介绍,这是“尊严疗法”,在征询患者同意后,会和他们好好聊个天,从未了的心愿,到对家人的嘱咐,天南海北,把想说的话都讲出来。
社工会把聊天整理出来,交给家人留存。
“你是人间四月天……”赵静仔细核对着自己做的第一份“传承文档”,她是个年轻的姑娘,四月天是她心中对生命最好的赞美。
志愿者回忆,有一位病人一直和老伴闹矛盾,弥留之际老伴也不太会照顾,儿子夹在父母中间又气又急。
社工们反复给老人电话,真心实意地调节,一家人最终摒弃前嫌,重新坐在一起。
第二天凌晨,病人在睡梦中安详离世。
清官难断家务事,但安宁疗护的原则是“全人、全家、全程、全队照顾”。许多家事纠葛,在死亡来临之际会凸显出来,秦医生和护士、社工们会通过召开“家庭会议”,引导患者和家属把话说开。
“了无遗憾才是善终”。一位病人家属在送走家人后,对秦主任感叹道。
采访的间隙,救护车又送来了一位紧急入院的患者。
“您知道自己得的是什么病吗 ”老人耳背,秦主任大声问着。
“不知道。”
......
“那您对我们有什么期待 ”秦主任追问。
一阵沉默过后,老人仿佛松了一口气,答道:“减轻痛苦就好!”
送他来院的家属递上病史资料,告诉秦主任,自己一家已经做好了准备。
中国人讲究“善终”,认为这是人生很大的福报。
这个规模不大的安宁病房,五年里,已经让三百多位患者安详离世,得以善终。
央视网
(1)2022lol世界赛程时间表赛程:入围赛:2022年9月29...
(1)2022女篮世界杯赛程表时间女篮联赛2022赛程表如下:小组...
1、cba辽宁2023年赛程表年CBA联赛将于10月初正式开幕,辽...
(1)英雄联盟2021总决赛LPL代表队一览1、S11全球总决赛L...
(1)女排世锦赛2022具体时间1、女排世锦赛2022年时间是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