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踢中超游刃有余!汪嵩揭秘我不吃油和辣,懂得聪明运动

2023-08-22 21:24:58 聚哦体育 聚哦

40岁踢中超游刃有余!汪嵩揭秘我不吃油和辣,懂得聪明运动

汪嵩,中国职业联赛的传奇常青树,即将年满40岁的他是为数不多经历过甲A并且还没有退役的球员。在中国足坛,太多的球员因为不自律早早地结束了运动生涯,而汪嵩除了顶级联赛的历史出场王,他职业生涯连续22个赛季都取得进球更体现出背后的刻苦与不易。

1983年,汪嵩出生在贵州,90年代中期被黎兵看中,选到了四川全兴梯队,职业生涯起起伏伏,从四川全兴到冠城,从成都谢菲联到杭州绿城,30岁后辗转多家球队,本来回到四川九牛要落叶归根,却因为与李毅的矛盾导致他再次远走。38岁拿下中甲助攻王,39岁重返中超舞台,他说这一切都源于热爱和责任。

“大家都知道,我在南通支云的收入不高。到了我这样的年纪,薪水的高低已不是第一位,更何况在中国足球目前的经济环境之下。我看中的是中超这个平台,而不是钱。这么说并不代表我特别留恋这个平台,而是我认为自己有能力应对这个舞台,哪怕已将近40岁。”

汪嵩认为,自己40岁还能踢中超有多方面的因素,第一个是客观环境导致中超的竞技水平下降,第二个是自己懂得保持竞技状态,让自己的身体像30出头。

他表示:“我很注重肌肉和各个关节力量的训练,同时还会自己做有氧跑训练。我每周会给自己安排一次力量训练,如果放假两天,我肯定会在其中一天进行有氧跑训练。我从未让自己有过连续3天没动过的情况,哪怕是放假和过年过节。”

此外,生在贵州,长在四川的他还有一个与大家不同的习惯,“我从小就不吃油、不吃辣。在外面吃火锅都是清汤锅或番茄锅。蘸料只有酱油、醋,偶尔会来一点点花生酱。”

不过,汪嵩从来不希望自己成为中国的三浦知良,这位日本老将在职业生涯后期已经沦为了吉祥物,并不能给球队带来帮助,完全是为了话题而踢。汪嵩说:“我要踢就是在竞技上有用,而非制造新闻。踢不动了,我自然就退了。”

可以说,汪嵩是中国足坛非常值得研究的案例,他并不是同年龄段最强的球员,在国家队的履历也很短暂,但是他的生涯足迹包含了中国足球职业化的大半历史变迁,他个人的状态很好地诠释了足球所需要的精神、本质。正如汪嵩所言,以前优秀年轻人一批一批地出来,现在一个队找不到两三个好的小将,我们要重视这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中国足球才能真正好起来。

半路出家的上海学生运动员,奥运归来的她们在全运会圆冠军梦

18日,在第十四届全运会女子7人制橄榄球决赛中,奥运联合队32比0战胜江苏队夺得冠军,其中上海队队员谷瑶瑶、刘潇倩一圆金牌梦。

谷瑶瑶和刘潇倩都是来自上海体育学院的研究生,在东京奥运会女子七人制橄榄球比赛中,她们随中国队取得第7名的成绩,实现历史性的突破。

奥运会的磨炼,给了姑娘们更多的自信。谷瑶瑶说:“通过我们的努力,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关注橄榄球项目。”这是谷瑶瑶的第三次全运会,终于尝到冠军的滋味。她的下一个目标是在明年的亚运会上夺金。

2016年,上海市体育局跟上海体育学院双方合作,在橄榄球项目上整合资源、合作共建上海市高水平运动队。上海女子橄榄球队的成员大多是 “跨项选材”“半路出家”。谷瑶瑶和刘潇倩都是2011年开始接触橄榄球运动,巧合的是她们都是练田径出身。

谷瑶瑶原本练习三级跳远。2015年,她入选国家女子橄榄球队;2020年,她作为国家队主力队员,在广州举行的2020东京奥运会女子七人制橄榄球亚洲区资格赛中,与队友们以全胜的战绩获得冠军,拿到奥运会入场券。谷瑶瑶曾经说过,“成功没有捷径可走,只能一次次地重复,一次次地坚持。”

谷瑶瑶

刘潇倩是练习短跑出身,她在比赛中表现出的速度、力量、灵敏方面的天赋,被女子橄榄球队教练青睐。刘潇倩曾代表中国队获亚青赛第二名、亚洲橄榄球锦标赛冠军。2018年9月,在第18届亚运会女子七人制橄榄球比赛中,刘潇倩作为主力全程参赛,帮助中国队收获一枚银牌。

橄榄球比赛冲撞激烈,伤病对队员来说是家常便饭,也是她们职业生涯最大的拦路虎。刘潇倩在东京奥运会周期中受伤多次,先后做了四次手术,从两个膝盖到肩。每一次受伤,她都要承受疼痛的极限挑战,克服极大的困难。

作为学生运动员,谷瑶瑶和刘潇倩上午进行文化学习,下午进行训练,以体教结合的方式走到现在。上海橄榄球队主教练徐辉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在一起已经将近11年,看着她们一步一步成长。我也特别佩服她们。”

谷瑶瑶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刻苦学习,顺利拿到了教师资格证。刘潇倩在国家队期间,也在不断提升自己的英语口语水平。

这次中国女子橄榄球队创造历史,对上海队的年轻队员也是一种鼓励。谷瑶瑶和刘潇倩训练刻苦,平时喜欢钻研录像,找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调整,这些优秀的品质也影响着年轻队员。小队员郑文燕表示:“作为大师姐,她们身上永不放弃的精神,总能带动我们,向她们学习!”

栏目主编:陈华 文字

踏上钻石联赛上海赛道,这是一群傻傻的宝藏男孩

“老男孩”覃富春。

热爱,是一种难以准确定义的情感。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大多曾是体校学生或半职业运动员,但由于伤病或成绩不理想,最后在继续职业竞技和升学读书的人生拐点上选择了后者。但他们心中都放不下那份对于田径运动和竞技比赛的热爱,于是又聚集在一起,组成一支业余田径俱乐部。

这群人,给这个俱乐部起了一个有意思的名字,叫做“昂悠马”。

他们四处寻找比赛机会,也四处拿奖,在创造自己个人最好成绩的同时,占据了不少业余公开赛的领奖台。今年5月11日,即将在上海举行的“2019迷你钻石赛-业余公开赛”上,昂悠马田径俱乐部的不少成员又出现在比赛名单之中。

“我们其实不在乎名次和成绩。”在上海读书的覃富春说出了俱乐部队友的心声,“我们就是希望能够坚持做自己热爱的事情,一直跑下去。”

覃富春生活照。

一群“神经兮兮”的老男孩

能够一直坚持做一件事情,是难能可贵的情怀。昂悠马田径俱乐部的产生,其实就是建立在这种情怀至上。

几年前,建立起这个业余田径俱乐部的创始人们,其实是北京的一群“老男孩”。

彼时,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早已离开了校园,但其中一位名叫宋学淼的男生久久割舍不下对于田径的热爱,所以召集了一帮曾经一起跑步训练的田径兄弟,利用周末聚在田径场上,苦练短跑。

不带任何功利目的,也没有过多的成绩追求,更不奢望能够赢得正式比赛的机会,他们就这样一直“傻练”。

其实,他们中大多数已经是上班族,平均年纪都在三十岁左右。按照俱乐部里老前辈们的说法,他们在田径场上一起飙速度的时候,很多人都觉得他们“神经兮兮”。

但就是这样一群别人眼中的怪人,吸引来了不少“同道中人”慕名而来。一起重新踩上钉鞋,蹬上起跑器,在奔跑中回忆年轻时风驰电掣的感觉。

后来,宋学淼和他的朋友们建立了俱乐部,将其命名为“昂悠马”。

这其实也是一份情怀,因为对于了解田径的人来说,当他们念出“昂悠马”这三个字,就会觉并不陌生——这个词正是田径术语里“各就位”的英文“On Your Marks”的音译。

随着俱乐部人数的增加,他们从北京延伸到了上海和广东等地,很多大学生也主动加入他们一起训练和奔跑。

“我是在一年多前加入这个俱乐部的。之前就曾经听说过,后来在师兄的引荐之下,才正式加入。”来自上海理工大学的刘航曾经也是一名体校学生,但是因为伤病最终放弃了职业道路。

如今,他就时常和俱乐部在上海的八九名成员一起进行相对专业的训练,“大家一起训练不会那么孤单,而且互相较劲,也是一种鼓励。”

刘航(前排左一)多次登上田径比赛领奖台。

他们就是热爱比赛的感觉

刘航和昂悠马俱乐部里的很多成员一样,都有那种“神经兮兮”和“不合群”的属性。

“我觉得这真的是一种热爱吧,因为平时只要有空闲,我就想去训练跑步。没办法,心里就是这么想的。”刘航自己也承认,他的这种行为确实会引来不少人的误解和质疑,甚至是身边的朋友,时常都会对他的这种执念报以惊讶的眼光。

毕竟,他并非职业运动员,不停地训练也没法给他带来太多的比赛机会和丰厚的收入。

“在加入这个俱乐部之前,我们每一年最多也就只有两场比赛,都是大学生运动会。”成为一名“昂悠马”之后,刘航最直接的“福利”就是得到了更多比赛的机会,“后来跟着俱乐部可以每年增加三四场,一年起码有五场比赛。”

2018年,刘航参加了第二届陕西田径公开赛,拿到了50米比赛的冠军——他的成绩是5秒95。

而同样是这项在陕西举行的业余田径公开赛,第一届比赛400米的冠军,就是他在昂悠马俱乐部的队友覃富春。

这位如今就读于上海体育学院的大三学生,也是从小学六年级就开始训练中短距离的跑步,但是由于在高三时候训练的成绩不够理想,他就转而升学读书。

“也是放不下,所以就一直训练。”说起加入俱乐部的原因,覃富春解释得简单而直接,“我就是忘不掉比赛的那种感觉。”

“如果我当时放下了,或许就没有这样难得的比赛经历了。”

刘航与奖牌合影。

田径的财富是自律

22岁的覃富春和24岁的刘航,在大学生运动员里,水平和能力都属于优秀。但是每每谈起自己的成绩,他们总是说出同样的一句话:

“我们真的没有那么在乎成绩,主要就是享受训练和比赛的感觉。”

覃富春对于训练的渴望和执着,比刘航还要更强烈。

“我真的很佩服覃富春,虽然不是职业运动员,但是经常把自己练到吐。”每当刘航说起覃富春,他总会津津乐道队友的那份“自律”,“我也很渴望训练,但是没办法到他那种程度。”

覃富春在田径场上的偶像就是苏炳添。“那时候我看了苏炳添的一段采访,大概有15分钟,我都完整看完了,他讲的很多东西都和我的理念很像,所以我很喜欢他。”

覃富春在上海读书的时候,还曾经专门在钻石联赛上海站的赛场外等苏炳添,就是为了和他合影,送上一句鼓励的话。

也正是这么多年的喜爱和支持,让覃富春和自己的偶像越来越像——他们都对自己的训练计划非常严格,而且极度自律。

事实上,如今大三的覃富春已经在同济第一附中成为一名实习体育老师,而且还有不小的课业压力。但只要一有空,他就要为自己加练。

“就像这周同济第一附中要期中考,我有三天时间不用去学校,我就把上午的时间也拿来训练,一天两练,每次训练两个小时,增加训练量。”

覃富春的自律和刻苦,并不是仅仅为了提高成绩,这只是他的日常生活罢了。

“我觉得这份热爱对人生有很大的影响”,覃富春和刘航都秉持着这样的理念,“我会一直跑下去,不管跑到多少岁。”

将迎来总决赛的村超,因何爆火出圈|凤凰聚焦

进球的欢呼声响彻贵州省黔东南州榕江县夜空,一场“村超”的比赛正在火热进行。在这里看球赛是不需要门票的,通常比赛开始前一个小时,看台上就已经满满当当的,他们是从十里八乡、天南地北赶来的男女老少。

“村超”解说员:

收视率已经超过中超了,榕江的‘村超’有高度,榕江的西瓜有甜度,人生就要有追球,一球不争,何以争天下。

“村超”赛事上了国内新闻的热榜,也被一干国际媒体纷纷报道,地处偏远的贵州榕江县,怎会凭借“一个球”在国内外广受关注 村超火爆的背后到底有什么秘密呢

解说员黄健翔:

“说了一辈子的比赛,这是头一回坐在这样的解说席上,还挺有意思的,村超需要能赢球的队,也需要尽管输球还依然在坚持对足球热爱的队伍,像他们那样,这才是足球的最本质地、最纯粹地热爱。”

“村超”解说员:

“黄老师在解说间隙,可以品尝一下我们的榕江西瓜。”

解说员黄健翔:

“这辈子还没有一边解说,一边吃过东西呢。别拿‘村超’不当比赛,踢球我们是认真的。”

贵州“村超”是以当地三宝侗寨及其周边村寨为主体组建的20个村队的联赛,分a、b两组,先后踢循环赛和淘汰赛,5月13开始,7月29日将进行总决赛。

董永恒,在这场比赛中连进3球,上演帽子戏法! 目前进球15个,位居榜首!人称榕江“草根球王”。赛场外的董永恒平时开店卖卷粉,因此也被称为 “卷粉射手王”。

忠诚足球队队长 董永恒:

“不会包卷粉的球员,不是好球员,我应该是包卷粉里面踢球踢得最好的了,作为榕江人来说,特别兴奋,特别地自豪。我觉得卷粉是为了生活吧,到球场是自己的热爱,心情不一样,在足球场比较开心,比较奔放一点。”

董永恒不仅是场上绝对的锋线人物,生活中卷粉、炒料的手艺更是没得说。许多网友慕名来到这里,但和这些远道而来的朋友们谈论 不收门票、开放办赛、保持土味的创新之路。”

“村超”的火爆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同样名声大噪的“村BA”,“村BA”所在的贵州台江,距离榕江只有160公里,2小时车程。台江县坐落于苗岭山麓,苗族同胞占总人口的97%,有“天下苗族第一县”之称。

20世纪40年代,随着篮球运动的引入,台盘村每年都会在农历“六月六”吃新节后举办篮球赛,迄今已经持续举办了几十年。2022年,拥有千余人的台盘村就举办了上百场篮球赛,观众最多的一场赛事,线下有近2万人、线上有上亿人观看。

每逢比赛日,十里八乡的村民都会蜂拥而来。没有电子屏幕,没有商业广告,只有一块刷了层塑胶的水泥地,但球场上球员们全力奔跑,看台上球迷们尽情享受,让这场硬件简陋的篮球比赛“氛围感拉满”。赛场内外人山人海,山坡上、屋顶上全是人,树上、梯子上都“挂”满观众。

随着“村BA”揭幕战和总决赛的举行,不仅让“村BA”这项“草根比赛”变身全国性乡村篮球大赛,让“村BA”不再局限于贵州,而是让更多的人可以感受到乡土中萌发的体育快乐

在“村BA”与“村超”的相继火爆之后,“村排”“村晚”等一大批村字头的IP正在各地的乡村涌现,它们虽然运动种类不同,但是内在的基因和成功破圈的密码却几乎完全相同。

“村味”勾起的是情感共鸣和文化价值认同。人们的共鸣点就在这浓浓的人情味和本土特色中。贴地气、聚人气的活动、凝聚起中国乡村的精气神。

制片人:王瑞雪

编 导:时琳琳

发表评论:

标签列表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