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灿灯彩闹元宵!总台2023年元宵晚会海内外好评如潮

2023-08-23 1:51:57 聚哦资讯 聚哦

花灿灯彩闹元宵!总台2023年元宵晚会海内外好评如潮

花灯耀四海,欢歌闹元宵!2月5日(正月十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元宵晚会》圆满播出。晚会以“欢乐吉祥、喜气洋洋”为主基调,在“花灿灯彩闹元宵”的主题设置下,涵盖非遗灯彩、南狮、戏曲、曲艺等多种传统文化元素,融合歌舞、魔术、艺术体操、默剧等多样态艺术形式,尽展千灯璀璨、万家团圆的节日盛景,获得海内外受众纷纷点赞。“超惊喜”“中国排面”“创新大融合”“视觉享受”等成为晚会播出当晚的网络高频词汇。

据统计,截至2月6日8时,总台《2023年元宵晚会》跨媒体直播总触达人次3.32亿次,新媒体端直播播放量1.76亿次,电视端直播观众触达人次1.56亿次。元宵节当晚,晚会收视率实现断层夺冠,最高收视超6.3%。晚会贡献全网146个热搜话题,相关阅读量累计超7.5亿。许多网友评论道:“没想到小小的花灯竟然蕴藏着深厚的历史背景”“传统文化设计巧妙、韵味十足”“足不出户赏花灯,像是天南地北的朋友们一起度过这个团圆的夜晚”。

海外传播方面,总台通过68种语言面向全球受众转播或报道元宵晚会,并通过全球传播矩阵持续将中国红点亮“海外千屏”。CGTN(中国国际电视台)全平台发布元宵晚会相关报道获全球阅读量超1.32亿;央视网海外社交平台直播播放量超1070万次,比去年大幅提升206%,让全球受众一同感受中国元宵佳节的喜庆氛围和万家团圆的新春祝福。

“节目太懂传统文化了!”

奇思妙想创新表达 中国韵味惊艳舞台

一盏彩灯流转千年,点亮了元宵佳节,也深化了“种花家”的情感。观赏灯彩自古以来都是元宵节最重要的节俗活动,总台元宵晚会以灯彩为媒,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传统民俗工艺“灯彩”作为整台元宵晚会的核心符号。秦淮灯彩、硖石灯彩、仙居花灯、潮州花灯、北京灯彩、湟源排灯等来自全国各地的非遗灯彩传承人在晚会现场制作灯彩,配以灵动沉浸的视觉动画,将元宵节的氛围感拉满,更通过镜头让观众感受东西南北中多地灯会的热闹景象,在流光溢彩中,营造出天南海北共度元宵佳节的仪式感。

在元宵晚会现场展示灯彩技艺的非遗传承人胡金龙、翟玉良、黄韬、何文斌、陈柏华、曹有仓等纷纷表示,晚会展现了全国各地非遗灯彩文化的魅力,极大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弘扬。作为对台文化交流十二年的花灯艺人,秦淮灯彩传承人陈柏华说:“元宵晚会上我展示的是亮相台湾新北灯会的同款作品,祈愿两岸同胞同庆佳节共团圆。”

河南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彭恒礼看到各地灯会亮相元宵晚会后表示:“晚会设计巧妙,传统文化和潮流时尚结合,既展现民俗非遗的内容,又有时代感、国际感的表达。”看到家乡非遗潮州花灯登上了元宵晚会舞台,广东潮州市民表示,“在元宵晚会看到漂亮的潮州花灯,非常骄傲非常美好”“为潮文化而自豪,为天下潮人骄傲!”

好听又好看的《声声慢》这一晚会爆款“金曲”,到底融合了几种唱法 粤语唱腔唤醒耳朵,细听下句,吴侬软语婉婉道来,再往后,英语唱腔带给你惊喜三连。苏州评弹、京剧、英语等多元素融合的一曲《声声慢》,用深挚情感诉说温柔缱绻之意。网友表示,“好爱《声声慢》这个节目呀,景美人也美”“把自己带到那个温柔的水乡,坐在船上撑着伞听雨声滴滴。”

当河北竹板书邂逅苏州评弹,一开口便流淌出令人惊喜的《新花好月圆夜》,展现出圆满和美的寓意。南北曲艺在月光下曼妙相遇,颇有绕梁三日,不绝于耳的韵味。如此惊喜混搭也收获了网友的好评无数,“今晚最大的惊喜,好听至极,弘扬民族传统艺术”“拆西厢曲调的新花好月圆夜,简直宠坏了我的耳朵。”

器乐表演《百凤朝阳》中传统器乐和现代乐器上演“双厨狂喜”,唢呐与笙合奏出中华民族昂扬向上的精气神,独特的韵致令网友直呼“太燃了”“我能听亿遍”!戏曲节目《看花灯》选取了多剧种关于“观灯”与“团圆”的经典唱段,尽显戏曲艺术生生不息的传承魅力。杂技《弈》巧妙融入了中国象棋元素,以山河写意画为背景、中国象棋棋盘为地坪的视觉设计震撼呈现了山河对弈的景象。网友纷纷表示,总台元宵晚会在玩一种“很新的”混搭,呈现了一种“很新的”传统文化,“这样的节目可以多来点”!

“中国排面太震撼了!”

拆盲盒送惊喜 国家队展示顶流实力

今年元宵晚会用别具一格的匠心设计和精心编排奉上了高潮迭起的精品文化大餐,时代感、年轻化的创新呈现,让许多受众特别是年轻网友直呼近2个小时的节目充满拆盲盒的惊喜感,晚会收视率持续断层走高。多个国家队的出现展示了来自“顶流”的非凡实力,直播中不断有网友在社交平台留言:“今年元宵晚会是个大惊喜”“个个都是隐藏款!”

“请党放心,强军有我”“清澈的爱,献给我的祖国”……声声誓言、字字铿锵。首次参加总台元宵晚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奏唱的歌曲《强军有我》,不仅唱出中国军人的拳拳赤子心,更唱出了“最可爱的人”那豪迈激情和磅礴气势。整齐划一的动作、坚定有力的眼神让无数网友直呼:“震撼!这就是中国排面”“为人民子弟兵热泪盈眶”“致敬中国军人!感谢你们为大家负重前行”。而网友们也用整齐一致的留言共同致敬“最可爱的人”。

军事评论员贾永评价道:迈着整齐步伐列阵高唱《强军有我》的三军仪仗队队员让人们热血沸腾,顶着10级狂风巡逻的铁列克提边防连戍边官兵让人们热泪盈眶!连队指导员说晚会播出后官兵们的手机里都塞满了关切的问候和祝福,让他们倍感温暖。

本场晚会的又一吸睛之作来自中国国家艺术体操队带来的体操表演《威风霓裳》。节目将艺术体操的灵动飘逸与国风元素的深厚底蕴相结合,为观众献上一场国家队“顶流”水平的视觉盛宴。力量与美的完美结合让网友纷纷惊呼,“舍不得眨眼,生怕漏了精彩”“国家队果然不一样”。中国国家艺术体操队主教练孙丹难掩激动的心情:“这种电视化的呈现太美了,尤其是背景视觉的变幻,完全不同于赛场的展示。大家都在赞叹,简直是惊艳!这是我们所有体育人的骄傲!”

“敬平凡,敬不凡”。创新节目《默默有闻》留下的这行字也同样带给观众惊喜和感动。节目以道具师误入舞蹈表演的喜剧巧合开场,让趣味诙谐的默剧表演和优美动人的江南歌舞碰撞出奇妙的火花,在幽默欢乐之余,点赞了幕后每一位默默付出的普通人。如此形式与立意,让网友不禁感叹:“默剧太有意思了”“戳到我了”“有创意、有笑点、有立意,看完后忍不住鼓掌”“这几个字一出来,眼眶就湿润了。”

作为总台精心推出的高质量晚会,元宵晚会为观众打造了一个又一个“神仙打架”的顶流组合。毛不易、周深两位实力唱将暖心合作;黄绮珊、希林娜依·高再次携手登台。《家乡人》《熠熠的光》两首歌曲通过让观众惊喜的唱将组合和治愈、温情、有力量的歌曲风格,将晚会氛围推向高潮。

“中华文化魅力吸引五湖四海伙伴”

中国年引热议 海内外共庆欢腾元宵夜

全球媒体齐关注。CGTN(中国国际电视台)英西法阿俄全平台发布元宵晚会相关报道超1092条,获全球阅读量超1.32亿。其中,面向海外重点推介元宵晚会上《声声慢》《新花好月圆夜》《百凤朝阳》《我心万里晴》《威风霓裳》《弈》等歌舞、杂技、乐器演奏、艺术体操等节目,生动展示非遗等中国传统文化和赏花灯等元宵佳节风俗;发布特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元宵晚会〉:花灯耀四海》,获法国《创业》媒体集团、阿尔及利亚《独立青年报》、智利合作电台官网、《俄罗斯报》官网、哈萨克斯坦国家经济周报《哈萨克斯坦实业报》等媒体广泛转载转引;国际视频通讯社向全球媒体推送元宵晚会18条精品节目内容、多语种稿件46篇,被意大利广播电视公司、墨西哥ADN 40电视台、黎巴嫩广场电视台、迪拜电视台、印度国家电视台、文莱国家广播电视台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17个电视台及其新媒体平台播发。

众多海外网友纷纷表达了对元宵晚会的喜爱,特别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绝美呈现和中国军人的飒爽英姿赞不绝口。Hector Sanchez留言说:“非常精彩的表演!技法精妙,中国传统拥抱五湖四海的伙伴”,阿拉伯网友留言:“我非常喜欢你们精妙的文化、丰富的想象力”,网友Angel Peng评价《声声慢》说:“哇!外语也来参与中国古装剧,我喜欢”,瑞士网友Zwygi49点赞晚会:“祝中国和中国朋友元宵节快乐,祝贺艺术家和组织者举办如此精彩的演出! 美好的国度,美好的人民”。

“海外千屏”放异彩。总台元宵晚会宣传片陆续登陆美国、加拿大、德国、意大利、俄罗斯、南非、巴西、阿联酋等国家的1322块户外大屏和院线银幕,华灯璀璨的上元美景和喜庆团圆的节日气氛引全球瞩目。

港澳同欢一家亲。在香港维多利亚港、澳门旅游塔等标志性旅游胜地和香港奥海城、屯门市广场、荃新天地等热门商圈的87块大屏上播放元宵晚会宣传片,并首次实现在香港3300辆公共巴士的电视屏幕循环播放,节日欢歌伴随着香港市民日常出行。

“百城千屏”新体验。总台“百城千屏+云听”双平台在上海豫园、深圳海滨广场、无锡中央车站、福州闽江之心、沈阳中街等全国70多个城市的500多块户外大屏同步直播总台元宵晚会。“在广场看晚会闹元宵”成为城市文化活动新场景。

“我们是光,追逐梦想,温暖也坚强。”正如压轴歌曲《逐梦》中所唱,总台《2023年元宵晚会》陪伴全球受众在新的一年,迎着春风、心怀美好。向着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奋斗迈进!

客户端

敢拼才会赢!中国女排32逆转巴西找回自信更重要

北京时间8日晚,已经在2021年世界女排联赛中遭遇四连败的中国女排迎来劲敌巴西女排的挑战。

以替补为主的中国队苦战五局后,终于以3:2(18:25、25:22、25:20、14:25、15:12)逆转对手。

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止住了中国女排连败的颓势,也为最近饱受质疑的姑娘们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中国女排官方微博。

世联赛前半段的比赛,由于大部分主力球员并没有参赛,中国女排二线阵容的表现起伏不定。

第三周的比赛中,中国队先是2:3输给了名不见经传的比利时队,而后又1:3输给了同样是替补出战的塞尔维亚队。一连串的失利不仅打击了队员们的信心,也让中国女排遭受了一些质疑。

面对主力出战的巴西女排,球迷们原本以为这会是一场脆败。但是中国女排往往能给观众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比赛中,球员们一改患得患失的状态,静下心来全力冲击对手。张常宁继续发挥球队的核心作用,砍下全场最高分36分。

副攻杨涵玉和王媛媛分别有14分和11分的进账,老将刘晓彤和林莉的状态也逐渐回暖。另外,此前自失过多的中国女排终于控住了失误。姑娘们因为失误只丢掉了9分,而巴西女排送给中国队17分。

总体而言,球员们的技术表现和精神面貌相较之前的几场比赛都有进步。虽然是中国女排的替补阵容,但她们面对强敌,并没有丢掉求胜的欲望和敢于亮剑的女排精神。

女排姑娘赛后合影。中国女排官方 。

身负重任的张常宁赛后对队友们的表现赞不绝口:“今天我们所有人表现非常好,赛果在我们的意料之外,但是我们确实每一分、每一分的在拼,今天的胜利非常感谢大家。场上有很多比我小的队员,希望能带动她们一起努力,争取在比赛中有技术上的提高。”

掀翻排坛劲旅巴西女排,释放了姑娘们积攒已久的压抑情绪。赛后,女排队员们一起自拍合影,她们灿烂的笑容格外动人和美丽。

这场胜利也是对中国女排替补阵容实力的充分肯定。郎平曾经几度强调,比赛不可能只靠七八个主力去打。

而与巴西的鏖战中,在大部分主力没有上场的情况下,国际大赛经验并不丰富的姑娘们顶住了赛场内外的压力,体现了中国女排的板凳深度,也让东京奥运会的大名单有了更多的选择和悬念。

中新网

资料图:2016里约奥运女排决赛,中国女排战胜塞尔维亚女排,时隔12年再夺奥运冠军。中新网

此次与老对手巴西的交锋,又不免让人想起里约奥运会对阵巴西的那场大逆转。那场比赛成为了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的“分水岭”。之后,中国女排一路过关斩将,登上了最高领奖台。

值得一提的是,8日的比赛结束后,中国女排此次世联赛之旅也已经过半。从第四周开始,随着主力队员的回归,中国女排也很有可能以一波连胜回到积分榜前列。

北京时间12日晚,中国女排将迎战荷兰。巧的是,里约奥运逆转巴西后,中国女排面对的对手也是荷兰女排,当时,中国队3:1获胜。这次,你觉得中国女排还会赢吗

中新体坛

水花的精灵奥运跳水冠军全红婵的成长故事

【奥运健儿风采录】

10米跳台决赛,五个动作三跳满分!东京奥运会上,14岁少女全红婵一鸣惊人。作为中国奥运代表团最年轻的运动员,以创纪录的成绩夺得10米跳台冠军,让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东京水上运动中心上空。

全红婵是幸运的,凭着天赋与努力,绽放青春的光彩。而这成功的背后,有一个团队体系多年不辍的培养,有一家人温暖而坚定的支持,更有一个重视体育、珍惜人才的强大祖国。

2021年8月5日,在东京奥运会跳水项目女子10米跳台决赛中,中国选手全红婵夺得冠军。图为全红婵在颁奖仪式上。新华社发

冠军之路:从海滨小城走出的天才少女

广东省湛江市,这座南海之滨的小城,素有中国跳水之乡的美誉,诞生过陈丽霞、劳丽诗、何冲、何超等4位世界冠军。

全红婵的家,就在湛江市麻章区麻章镇迈合村。这个只有3.3平方公里的村庄共有339户,不到2000人。

这样的村庄,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如同沧海一粟。但全红婵这个苗子,却被细心的教练发现了。

2014年5月,麻章镇迈合小学,正在和同学们做游戏的一年级学生全红婵吸引了湛江市体育运动学校跳水教练陈华明的目光。无论是跳皮筋还是跳格子,她的身形轻盈、动作灵活。

对孩子们进行了弹跳和柔韧性方面的测试后,陈华明初选了几个苗子,其中就有全红婵。

4个月后,全红婵到湛江市体校报到,开启了她的体育生涯,离家时她依稀记得爸爸说:“要为国争光。”

刚起步时,她还是个“旱鸭子”,不会游泳,但很快,这个活泼开朗的小姑娘喜欢上了跳水。训练只能在露天跳水池进行,完全要看天的“脸色”,夏天打雷下雨不行、冬天太冷不行,全年只能训练7个月。

跳板是铁制的,夏天被晒得滚烫,她只能用毛巾挤水给跳板降温,然后一次次迎着炫目的阳光,一跃入水。

“即便是如此艰苦的环境,全红婵在训练中的刻苦、认真慢慢表现出来了。”陈华明说,“她的成功并不完全靠天赋。”

全红婵是同伴中第一个登上3米板,接着是5米跳台、7米跳台……两年后,她又是第一个站在10米跳台上,毫不犹豫地跳下去。

全红婵说:“也没想那么多,眼睛一闭就跳下去了。”教练由此得出全红婵“胆子大”的结论。

教练的赞许和鼓励、同伴羡慕的目光,让这个小姑娘懵懂地意识到自己可能“是这块料”,而梦想的种子,也就这样悄然种下。

“爸爸工作很忙,很少来看我,但是有队友和教练的陪伴,就好像在大家庭里一样。”全红婵说。

2018年2月,位于广州二沙岛的广东省跳水队训练基地迎来了全红婵,她在试训中锋芒初露,教练何威仪至今记忆犹新。

“别看她身形小,身体素质远胜同龄女孩甚至男孩,跑得最快,30米4.5秒,肋木举腿10个用时13秒,身体里蕴藏着与体型不相称的能量。”何威仪说,想家、会哭、畏惧,是每个孩子的必经之路,但全红婵目标明确,经过鼓励后,没有再退缩过。

全红婵承认自己哭过,但次数不多。“我不是爱哭包。学新动作时也挺怕的,但我太喜欢跳水了,鼓励自己坚持。我想拿冠军,像大哥哥大姐姐那样。”

大哥哥是指同样来自广东队的里约奥运会男子10米台双料冠军陈艾森和东京奥运会男子3米板双金得主谢思埸,大姐姐则是“跳水女皇”郭晶晶。

“教练经常说,大哥哥大姐姐都是榜样,再苦再累也要坚持。”有了心中的榜样,全红婵训练更加投入。练体能、练基本功、上翻腾器训练、一次又一次从高台跳下……

“我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学207C(向后翻腾三周半抱膝)时,用了一年零几个星期的时间。”全红婵说。

2020年10月,在开赛前三周刚刚掌握5个全套比赛动作的全红婵首次代表广东队,出战全国跳水冠军赛并一举夺金,力克陈芋汐和张家齐等世界冠军。“爆冷”“黑马”“出乎意料”……此后她的每一次亮相,带来的都是惊叹号:在三站奥运选拔赛中两夺冠军,以总积分第一的成绩获得奥运资格。

2020年底全红婵进入国家队,由于疫情期间阵容精简,队里特意指派专人在生活中引导她,由经验丰富的广东籍队医负责康复,再加上教练的专业指导,全红婵渐入佳境。

全红婵向

在全红婵问鼎奥运冠军的背后,是体校、地方队和国家队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是多位教练科学训练、悉心呵护,让天赋与努力最终完美结合,成就那一方碧池里惊艳世界的水花。

2020年10月4日,在河北奥体中心举行的2020年全国跳水冠军赛暨东京奥运会、世界杯预选赛女子10米跳台决赛中,广东海印队选手全红婵夺得冠军。图为全红婵在比赛中。新华社发

光环背后:爱和坚持浇灌出的农家女孩

全红婵在东京奥运会夺冠后说“要挣钱给妈妈治病”,感动了很多人。在奥运摘金的高光时刻,她和所有这个年纪的孩子一样,简单而又直白地惦念着家人。

全红婵来自一个七口之家,父母之下,兄弟姐妹五人,她行三。母亲在2017年遭遇车祸后失去劳动能力,整个家庭的收入来源几乎全靠父亲。

村干部介绍,2019年,全红婵家被纳入低保,每月按国家规定领取低保金。当地政府为全红婵的母亲办理了大病救助,每月发放残疾人补助。2020年全红婵母亲住院8次,医疗救助覆盖超过了总金额的90%。在村干部的带动下,不少村民还帮助她家里干些农活。

得益于这些保障,全红婵家日子虽然算不上富足,却也没有太多后顾之忧。

村里人对全红婵也很关注。赢得第一个全国冠军后她回家休假,大家伙儿见到她都说“全国冠军了不起,下次再拿奥运冠军”。

少小离家,那些常人可以想见的难舍,早已云淡风轻。小姑娘只腼腆地笑着说:“刚开始是有点辛苦,想家,但是我太喜欢跳水了,爸爸鼓励我,让我坚持。”

妈妈叮嘱得更细致:“听教练的,好好训练,小心点,别受伤,多看点书,多学点文化。”

在父母眼中,全红婵“听话懂事”,是个好女儿。难得休息回到家,她跟着爸爸在果园里帮忙干活,给种的桔子树施肥。

“爸爸很辛苦却从不说困难。”全红婵觉得自己的性格“像爸爸”,“冷静、孝顺、永不放弃,他永远是我的榜样。”

虽然不常回家,全红婵却心疼爸爸从早忙到晚、照顾一家老小的辛苦。所以每次接到爸爸的电话,十几分钟的时间,她都会“挑练得好的事情告诉他,练得不好就不说了,不想让他着急担心”。

各自忙碌,并没有阻隔深厚的亲情。寒来暑往,哥哥送给她的一个娃娃始终陪伴她征战南北。

浅蓝色的动物布偶,笑着露出了一口牙齿。全红婵总把它放在床头,训练或比赛结束回到房间第一眼就能看见。

“它是泳池的颜色,样子不太好看,但手感特别好,摸着软绵绵的,特别减压。它有点儿小龇牙,像我自己,每次笑的时候都有点儿龇牙。”说着,小姑娘又咯咯笑了起来,声音清脆得仿佛迸起的水花。

“家里的事情不用操心。”女儿一战成名,父亲全文茂接过了献花,却婉拒了其他馈赠。他说的“女儿靠自己努力获得的成绩”道出了全家人的骄傲,而“都是要靠刻苦训练出来的”又彰显了朴实淳厚的家风。

忙于训练的全红婵没有给家人买过什么礼物。她只在获得奥运冠军后的第一时间,给家里打电话报了喜。她打算像以前一样,把金牌送给家人。

“奖牌是最好的礼物。”全家人一致的心声,就是全红婵继续攀登的动力支撑。

2021年8月5日,在东京奥运会跳水项目女子10米跳台决赛中,中国选手全红婵夺得冠军。图为全红婵(上)在比赛后庆祝。新华社发

未来可期:不忘初心、追寻梦想的体坛新生代

全红婵红遍神州乃至世界,不仅仅在于她令人惊叹的跳水技术,更是因为她的率真烂漫。

夺冠后怎么庆祝——“吃点好的,辣条!”

你觉得自己性格怎样——“杏哥是谁 ”

夺冠后被教练举高高——“感觉有点疼!”

这是在她的年纪该有的样子。能看出,在她的教练和“哥哥姐姐”当中,她受到的宠爱与呵护,一点都不少。

在国家队里年龄最小的全红婵,因为敢拼肯练,被哥哥姐姐们宠溺地称为“红姐”。训练之外的时光,她会跟队里的小伙伴一起学文化课,聊开心的趣事,还有滑板、跳舞……

全红婵所呈现的,是中国运动健儿更加鲜明的时代面孔。东京奥运会期间,人们记住了戴着“小黄鸭”发卡“比心”的杨倩、“跑得最快的大学教授”苏炳添、“姣傲女孩”巩立姣……他们健康、阳光的形象,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中国年轻人的偶像。

赛场上,他们拼尽全力百折不挠;赛场外,他们青春洋溢率真爽朗。他们是激情洋溢的体坛先锋,是惊艳世界的中国力量,更是14亿多中国人的自豪与骄傲。

党的十八大以来,竞技体育攀越高峰,全民健身快步前行,体教融合不断加深,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推进,体育产业向着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稳步发展,我国正在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扎实迈进。

“得益于国家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举措,全民体育正在‘落地开花’。”当年挖掘全红婵的陈华明教练深有感触,遍布全国的基层选拔体系为更多人才搭建成长路径,愈加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让广大运动员心无旁骛,科技含量满满的训练体系助力奥运健儿勇往直前。

没有强大的国力支撑,这一切都无从谈起。

以广东省为例,近年来,全省19498个行政村都建设了农民体育健身设施,1139个乡镇建设了农民体育健身设施,投入约2.5亿元购置的全民健身器材均优先安排到贫困地区。全红婵家乡所在的湛江市麻章镇,在打造广东省乡镇企业百强镇的同时,也一直保有广东省体育先进镇的名号。

“教练,你看我家孩子有没有天赋 ”奥运比赛结束后,曾经指导过全红婵的湛江市体校跳水教练郭艺,接到了很多家长的咨询电话,国家对体育健儿的关爱重视,掀起一股关注体育的热潮。

全红婵的妹妹和弟弟也先后进入湛江市体校练习跳水。有一次市级比赛,三姐弟罕见地“同框”,只能匆匆向彼此道一句“加油”。闲暇时间,妹妹弟弟会凑在一起给姐姐打电话,向她请教跳水的小窍门。

东京奥运夺金后,回国隔离期间,全红婵依然一丝不苟地在房间里做着练习,为即将于9月6日至14日举行的陕西全运会做准备。

“三年后,我还想代表中国,站在巴黎奥运会的冠军领奖台上。”她说。

然而以巴黎奥运会为目标的全红婵还必须经历多道关卡考验:全运会、明年的世锦赛和亚运会、2023年世锦赛、2024年跳水世界杯等一系列赛事,和随之而来的“成长烦恼”。

中国第一位女子跳板奥运冠军、共获得过70多枚国际赛事金牌的高敏指出:“生长发育期对于女子跳台选手来说是一个挑战,因为长身高、长体重意味着需要增强力量、调整技术结构,一旦力量和技术不匹配,就会状态下滑。期待未来在巴黎赛场看到全红婵,用‘强者’代替‘天才’来称呼她。”

“爸爸提醒我要不忘初心,我的梦想就是拿冠军!”全红婵的话语,透着越来越清晰的坚定。

希望那些奥运带来的光环与喧嚣,在她登上10米跳台的一刹那,都会安静退去,只待那发力的一跃,化作水花的精灵。

(新华社广州8月22日电

《光明日报》( 2021年08月23日04版)

光明网-《光明日报》

45岁新手妈妈,生娃后拍了部功夫片,太猛了

生小孩的过程,

陈翠梅觉得身体变成一片废墟。

她想象自己成为“异形”,

身体被另一个生物侵入,吸食养分,

又感觉自己像一台3d打印机,

在复制不知道是谁编好的DNA。

李圆满在习武

为了夺回对身体的控制,

她开始练习武术,

并将这段故事搬上银幕。

8月10日,陈翠梅自编自导自演的

电影《野蛮人入侵》全国上映,

影片获上海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其中的武侠桥段,拳拳到肉又不落窠臼,

并极为罕见地从女性视角展开。

被戏称是“东南亚版的《谍影重重》”。

作为马来西亚电影新浪潮的旗帜性人物,

陈翠梅几乎是马华导演里唯一的女性,

在国际影坛久负盛名。

在一个起初甚至没有电影学院的国家

拍了快20年电影,

那背后是一个创作者的赤诚,

也是一个女性的赤手空拳的成长史。

撰文:洪冰蟾

很多年前陈翠梅在片场

陈翠梅带着儿子宇宙

做妈妈之后,陈翠梅变了很多,不再像从前那样自由。

从前她的形象常常是短发利落、目光如炬,看着监视器讲话或是捧着脑袋写作。她全世界游牧,每个月拖着行李箱奔赴新的城市。她总在谈恋爱,和千奇百怪的人陷入爱情,连第一部电影的名字都叫“爱情征服一切”。拍辐射村生存状况的时候,她永远拿起摄影机冲在最前面——一个彻头彻尾的先锋女性的作派。

但她现在自己难以想象和人相爱,不如拍个和ai在一起的。她变得讨厌机场,因为小孩不受控,她总是成为“飞机上大家最讨厌的那个人”。她定居在吉隆坡,思考很多现实的问题,她怀里抱着的不再是摄影机而是小男孩。

李圆满带着儿子去工作

电影里,陈翠梅饰演的李圆满因为生子事业停摆,离婚后她带着小孩去拍摄一部武打片。陈翠梅细腻地描摹一个母亲面对失控的生活——用自己的整个身体压在充气床垫上,一点点放气,一点点萎缩。她在无声地崩溃。

她做了一个热血的决定,拼命地习武,夺回身体,找回自己。但后来的一系列波折中,她丢失了小孩,失忆后忘记自己是谁,从哪里来,是谁的女儿和谁的母亲,唯一确定的是,她有一身的功夫。

李圆满忘记自己是谁,只有身体还有记忆

拍完电影,陈翠梅把练武这个习惯保留了下来,她甚至登上过体育新闻,因为拿到了一个轻量级巴西柔术比赛冠军。

她会在早上6点前到武馆,练到每根头发都湿透,再开始一天的工作。那是一个母亲少有的属于自己的时间,孩子和工作伙伴都还没醒,没人会来打扰她。来拍摄的那天也不例外,她连连道歉,“脸上有点肿,刚挨了一拳。”她说:“不是为了拍电影才学武,是为了学武拍了电影。”

上海电影节工作间隙里,练巴西柔术

《野蛮人入侵》的制作团队,三分之一是陈翠梅认识近20年的老朋友,有的连剧本都没看就答应了。

饰演导演胡子杰的张子夫记得他第一次在街上遇到陈翠梅,她才20岁出头,说她是他的歌迷,自己是一个刚刚毕业的导演,写了一个剧本,可不可以找他演 张子夫问她片酬是多少。她说自己没有钱,身上只有50块。他买了四杯啤酒,两个人一人一半,剩下10块钱给陈翠梅打车回家。“我的片酬就是两杯啤酒,成交了。”

2021年,张子夫在《野蛮人入侵》里

2004年,张子夫在《丹绒马林有棵树》中

如今这帮40多岁的中年人回想起来,那是一段太过理想化的岁月。

在他们出现之前,马华电影是一片空白。马来西亚电影就是“马来裔拍给马来裔看的”,里面充斥着对华人的刻板印象。而陈翠梅、李添兴、刘城达这帮7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把镜头对准在这片土地上庞大而沉默的华裔族群的世界,他们对未来茫然,为爱情苦思。

他们的人物讲混杂各种口音的汉语、闽南语、广东话、马来语。许维贤在《华语电影在后马来西亚:土腔风格、华夷风与作者论》中称之为“土腔电影”,是在进行“身份认同的书写”。邱玉清把这种电影定义为“地下式的、低预算的,不以利润为主的游击式创作……当今大马华人终于有机会在银幕中自我再现了。”

2005年,陈翠梅参与创立“大荒电影”,在《蘑菇兄弟》片场

2010年,《无夏之年》在海中拍摄

陈翠梅为他们组建的独立电影公司起名“大荒”。这个词出自《庄子》,“宇宙洪荒的感觉,从头开始,什么都没有,我们在上面创造。”

他们用极小的团队和简陋的成本拍电影。短片就是一个周末拍出来,陈翠梅的《丹绒马林有棵树》团队只有四五个人,连灯光组都没有,甚至要打手电筒。长片《爱情征服一切》花了12天,成本只有1万欧元,第二部长片《无夏之年》算成熟制作,也不过花了四五万欧元。这些影片在国际电影节上大放异彩,被称为“马来西亚电影新浪潮”。

2020年,陈翠梅在《一时一时的》里饰演母亲

十年前,大荒电影一度传出停业的消息。大马华裔600多万,潜在的华语观众只有300多万。陈翠梅直言市场小,从业人员薪水低,年轻时他们可以不顾现实,有了家庭后,就得“认认真真赚钱”,于是很多人不再拍,“浪潮渐渐冷下来。”马来西亚作家黄锦树说这是他们的“盆栽困境”。张子夫更说“I remember thinking we are orphans(我总觉得我们是孤儿)。”

然而陈翠梅一直没离开,即使生孩子后她一度想放弃做导演,还是喊来了老朋友,并给新的电影人创造机会。《一时一时的》导演叶瑞良决定拍第一部长片,就是起源于陈翠梅突然问他几岁了。

她说:“26岁,是时候拍电影了,我们就拍电影吧!”

以下是陈翠梅的自述:

在机场崩溃的妈妈

更年轻的时候,我读到汉娜阿伦特的一句话:“每一代人的文明社会都被野蛮人入侵——我们称他们小孩。”

我觉得小孩诞生就是野蛮人入侵,带着他们新的眼光来看这个世界,然后慢慢被驯服,变成了我们的一部分。后来我切身地体验到另一层意思,生了小孩之后,我的身体是一片废墟。他打乱和颠覆了我的整个生活。

我记得很清楚,2016年2月5号,我那时候跟着贾樟柯导演工作,为了写《状元图》的剧本,接近一个月没上网,没人能联系到我。因为月经迟了,我就去买测孕棒,发现怀孕了。我开了电话通知完孩子的爸爸,然后给贾樟柯打电话说,我不能拍电影了。

陈翠梅的孩子

我的小孩宇宙是一个特别淘气的小男孩。不明就里的朋友说你把小孩带来聚餐,我们帮你看孩子。去了几次之后,他就大闹,我就一直追着他,大家觉得很烦。后来朋友们就说下次出来不要带你小孩了。

我很常在机场哭,比如过海关的时候,小孩会跑掉,我又不能追过去。飞机上我已经压着他了,但他会从安全带里钻出来,我也要解开带子,满机舱追他,我好像变成飞机上最讨厌的那个人。

带着孩子去电影节

开始以为生完小孩一个月,我就可以开始工作,3个月后不行,6个月后也不行,直到3年后才能真正坐下来写剧本。因为小孩会突然哭闹,我整个人处于很紧张的状态,睡眠不足,没办法思考,觉得我的电影事业完蛋了,我的才华要被浪费掉,要全职当妈妈了。

有朋友说拍不了电影没关系,小孩就是你最好的作品。我听到就是会翻白眼,你完全没有参与创作,他就是一个DNA,几千年前就决定的那种。像是别人做了编程,你就是一台执行的打印机而已。打印机能说它打印出来的东西是它的作品吗

李圆满被打后本能地躲闪

为了修复自己的身体,我去打泰拳、巴西武术、菲律宾短棍。《野蛮人入侵》里有一幕,李圆满问师傅,怎样通过武术表达自己 师傅没头没脑地打了她一拳。第二拳的时候她就会闪,最原始的自己就是逃避痛苦的自己。现实里我会有各种各样的困扰,可是出拳的时候来不及思考,我的身跟心是在一起的,那些焦虑的东西会消散。

至于为什么会拍成电影,整件事有点像一场游戏。孩子3岁的时候,我在香港遇到老朋友杨瑾,说他刚拍一个电影,光翻译就有十个人,很想念以前我们单纯的样子,几个人、十万块都能拍出来,现在要他要投资一个新导演,300万都说拍不出来。他在做一个计划,找6个导演,每人给100万,只是问我一句话,100万能拍一部长片吗 我说能。

这个计划叫“爱情征服一切”,用的就是我第一部长片的名字。然而我当时整个人都在跟小孩挣扎,我对爱情已经没什么想法了。

为拍摄训练了泰拳、菲律宾短棍、巴西柔术、推手

那之后我去北京见王宏伟,他想要拍一部间谍电影,找我演一个女间谍。我就随口开玩笑:“不如这样,我们换个角色,你演一个独立电影导演,找我来演女间谍,把我送去泰国学泰拳。但你非常不靠谱,我训练了三个月后,你找了一个带资进组的演员,不要我了。”

回到吉隆坡,我真的开始写这个女性寻找自我的剧本。因为没别人照顾小孩,我就只好带着他去泰国勘景,一度想还有哪个导演会像我这么狼狈,连看个景都会被小孩破坏掉。突然一个转念,不如把女演员设计成一个母亲。

陈翠梅在《野蛮人入侵》片场

那时候考虑过找杨雁雁来演,一想到电影是关于重新找回自己的身体,那必须是我的身体。可能杨雁雁来演的话,这个电影会变更好,但我在这里满足了自己的一点私心。其实可以反过来说,我是为了学武,才去拍了一个电影,为了有正当的理由花很多时间和金钱,去变成更好的人。

1978年,陈翠梅出生在马来西亚关丹,在家中排第四

小时候我没有意识到,我们家和其他人很不一样。我爷爷从金门到马来西亚关丹开渔场,我就出生在这个小渔村里,门前就是海。村子只有二三十家人,我们是唯一一家华人。

过年只有我们会庆祝,我一直以为春节是我们家特有的节日。我在电视里看香港武侠电影,从小对武术充满幻想,很想扎个包袱上山拜师,但别家小孩都不看。老师讲普通话,我不会听,根本搞不懂上课是在干嘛,老师就要用闽南语跟我解释。

《野蛮人入侵》剧照

《野蛮人入侵》里李圆满失忆后不记得自己是谁。是越南新娘 还是缅甸难民 她说马来语、英语、泰语、汉语、缅甸语去辨识自己来自哪里。在马来西亚长大,时时刻刻都会提醒你是哪个种族的人,但又要讲好多种语言。像我们家里交流就用汉语、马来语、英语和闽南语。

我会拍电影,可能是家里没有厕所的缘故。我在七个兄弟姐妹里排第四。二姐胆小,天黑去河边上厕所,就要叫我和三姐一起。为了骗我们蹲在外面陪她,她就随口编故事。于是我从小就爱听没头没尾的故事。

父亲开渔场,孩子们在修补渔网

在马六甲多媒体大学读动画专业的时候,我拍了几部小的短片。毕业后我在大学教书,和当时的印度男朋友在一起三四年,买了房子。他挺传统的,想要跟我结婚,觉得女性不应该当导演,不应该太强。我其实很爱他,或者说挺柔顺的。但是我很焦虑,心里会觉得我这辈子就这样了,没有办法做自己想做的东西,因为想要跟这个男人在一起。

2005年,《丹绒马林有棵树》,获奥伯豪森大奖

于是我拍了短片《丹绒马林有棵树》,其实是我自己跟自己的对话。一个充满希望的17岁的女生,和一个34岁的一无所有的中年男人,在夜晚漫无目的地行走。男人最后喊的是我的名字:“陈翠梅,你懂什么 ”

拍完我就想清楚了,我跟男朋友分手,从大学辞职,去了几个重要的电影节,拿到奖,发现我可以做导演。

2006年,《爱情征服一切》,获釜山新浪潮奖、国际影评人协会奖以及鹿特丹金虎奖

然后我就想拍一部长片证明自己,拍了一个《爱情征服一切》的故事。少女阿萍背井离乡到吉隆坡,爱上了一个男人,为了这段爱情,她堕落到去做妓女。男人已经讲明了自己会怎么去骗她,观众看到他一步一步实行,让少女落入圈套。我想讲的是,所有的爱情故事都是老土的、俗套的、千篇一律的,但是当它发生在你身上的时候就不一样了,还是惊天动地。

我谈了好多恋爱,二三十个男友,可能有吧。我的朋友聚在一起的时候问:“翠梅在干嘛 ”就会有人说:“她正在某个地方做着一个错误的决定。”我的监制胡明进导演会说:“I don’t get your taste(我搞不懂你的品味)。”

他们觉得我老是和莫名其妙的人谈恋爱,我的男朋友个个都不一样。但我觉得很自然,跟这个谈了没有,那就不要找这样的男人。有些朋友他们找的女朋友个个都一样,我觉得你换女朋友来干嘛 我不理解他们。

2007年,在巴黎参与戛纳创作营

2000年初马来西亚还没有电影学院。我们每星期聚在一起拍短片,大家都有正职,也不是计划性的。独立电影圈有句话:如果没有钱,那最好有朋友。我幸好是朋友特别多的一个人。这一次我给你当摄影,下一次给他当美术,再下一次当演员,轮到我导的时候你给我当。拍电影像爱好一样,偶尔有200个人来看,就觉得特别开心。

我做过最荒谬的事情是,我们拍一个印度家庭60年代的戏。我是制片,不知道怎么做时间表,想到演员都要上班,我就让演员来一天拍完所有的戏,然后再安排下一个演员。这就导致美术组唯一的女孩子,每一天都需要把借来的杂货铺里的现代物品换成60年代的,置景就花两个小时。但没人骂我,我就在心里想,好像是我的问题哦。大家都没有经验,你做错了任何事情也不会给人质疑,因为他们也不会,一边拍一边学,这就是我们的电影学院。

15位马来西亚导演联合拍摄短片集 15 Malaysia

2005年,我和刘城达、李添兴、Amir Muhammad在吉隆坡创办了“大荒电影公司”。当时我们想要在戏院放映,就需要一个公司去申请拍摄准证,可以把我们做的独立电影合法化。那几年的国际电影节都能见到马来西亚导演在活跃,我们把每个电影基金申请一遍,回马来西亚拍,然后再给国外主要是欧洲的观众放。

至于大马的观众,很少看我们的电影。他们喜欢马来人演的喜剧或者主流一点的。我们是华人为主,又拍文艺片,市场特别小。《野蛮人入侵》我是在中国才获得那么多观众,比较多人能共情和喜欢。

到现在还是有这个问题,我们没有很好的工业基础,摄影师、灯光师、美术师,他们做不久就得转行,因为薪水太低了。

2017年,陈翠梅创办东南亚短片节,支持本土青年导演

年轻的时候,电影是这么美好。大家傻傻的,做事没有什么目的。但是过了30岁,要结婚,要对家庭负责,就得认认真真赚钱。所以我们中的一些人不得不去拍商业片、电视剧,或是直接转行了。

慢慢地,人就离开了。氛围有点冷下来,所谓的新浪潮其实也没有真的掀起一个浪潮。

2005年,《南国以南》

12岁的时候,我们家从村里搬到城里。往返两个地方的小路,交通状况很差。我奶奶在回家的路上出了车祸去世了。27岁的时候,我在吉隆坡拍电视节目,接到我两个姐姐的电话,只听到她们在哭。第一句话是,我弟弟开的车,弟弟过世了,父亲还在医院里抢救。

他们两个开车回关丹的村子,在奶奶出事的同一条路上出了车祸。两个小时后,还没等我赶到老家,父亲也过世了。我没有见到他们最后一面。因为葬礼有好多事情要处理,我没有太慌张。可是过了很久,可能5年、10年,我还是没有办法不慌张。那种伤痛就是没办法过去,还是需要别人提醒我,弟弟和爸爸都不在了。

我有一个弟弟,他永远25岁,消失在那条我们的回家路上。

2010年,《无夏之年》

32岁的时候,我决定回故乡拍《无夏之年》。故事讲的是30年前离开村庄的阿赞,现在是一个过气歌星。他回到家乡寻找儿时好友。一整个晚上他们在海上钓鱼,聊起童年往事,黎明之前阿赞消失在水中。

南中国海是我最熟悉的风景,我几乎能认出不同海滩上的沙子颜色,它有一种安稳的感觉。我记得父亲站在海里和朋友打拳,到了晚饭时刻,母亲就喊我们回屋吃饭。

看侯孝贤的《童年往事》,二姐说里面的阿嬷就像我们的阿嬷,总是想回到遥远的故乡。不如我们就在家门口的海边拍一个电影。渔船靠了岸,阿嬷赶着水牛到海边,把一篮篮渔获运下来。我那时12岁,不知道电影是什么,只想着拍我们的生活,讲自己的故事。

2010年,《无夏之年》

长大后回去拍电影,我才发现它根本不是我记忆里的模样,看到了美好回忆和残酷真实之间的落差。现在那片海已经不好打鱼,很多人就去工厂打工,可那不是他们习惯的生活方式,出现了很多问题,尤其是青少年的毒品问题。

我可以回家,但故乡是不存在的,或者说,回不去的。

短暂北漂3年,2011年在北京家中写作

隔年在阿姆斯特丹

以前我是一个国际游牧民族,拖着行李箱,恨不得每一个月就换一个城市住,换不同文字的车牌,去泰国、印尼,还北漂过3年。压根没有想过自己会结婚,38岁因为怀孕才决定组建一个家。

后面过了两年离婚了,现在是一起照顾小孩,可以做朋友的那种关系。前夫也再婚了,我和他现在的妻子关系也不错。别的小孩炫耀自己爸爸在哪栋高楼工作,我的小孩是炫耀他有两个妈妈,他还有两个家,一个爸爸的家,一个妈妈的家。他觉得这个事情很正常,这很好。

我常讲,在什么年纪,就只能拍那个年纪的东西。25岁的时候,我觉得爱情征服一切。爱情可以完全改变一个人,让你失去理智。现在45岁,最可怕的是每一天和每一天。你可以去寻找新的爱情,但生活会把所有东西消磨掉,取而代之的是麻木。

变成了生活征服一切。

发表评论:

标签列表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